兰溪村:产业旺、乡村兴,秘密全在这个鳄鱼养殖基地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有这样一个地方,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它就是赣南大余池江的兰溪村。你是否好奇,这个曾经普通的村庄,是如何实现华丽蜕变,让乡村振兴的动力如此足?今天就让我们去一探究竟。
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乡村都在努力寻求发展之路,但真正能走出特色、实现经济腾飞的却不多。有的盲目跟风,发展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产业;有的虽然有资源,却缺乏有效的整合和运营模式。而兰溪村,自2023年被列为中组部第四批红色美丽村庄后,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党建+乡村振兴”之路。
兰溪村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重点来抓,积极探索特色产业试点项目。投资150万元建设鳄鱼养殖基地,这可不是一时冲动之举。他们采取“党支部+企业+农户”的模式,充分依托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发展起了鳄鱼养殖特色产业。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发展的涟漪,乡村振兴在这里翻开了新篇章。
这个鳄鱼养殖基地可不简单。它引进了赣州市目前唯一一家具备规模化鳄鱼驯养、繁殖及养殖能力的养殖公司——大余县渔锦记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精心培育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特种养殖品种暹罗淡水鳄。这种鳄鱼有着卓越的适应性、低病害率及低廉的喂养成本,主要以鸡肉、鸡骨及鱼肉为饲料,有效保障了养殖效益最大化。目前,兰溪鳄鱼养殖基地已成功实现自繁自育,种鳄存栏量176条,商品鳄590条,养殖规模仍在逐步扩大中,还聘请本地工人5人,其中脱贫户3人,有效带动了本地农户增收。
为了确保基地的长期稳定运行与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兰溪村还在逐步探索建立稳固的利益链接机制。在项目初期,即前两年内,基地采取固定租金的租赁模式,为村集体提供每年7万元的稳定收入来源。两年后,则转变为固定租金加动态收益的双重模式,除租金外,每售出1斤鳄鱼,村集体还将额外获得2元的分红。这一机制不仅为村集体提供了坚实的收益保障,更为其未来的持续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实现了村集体与养殖基地的互利共赢。
位于河对岸的山居小苑农庄也没有置身事外,而是与村集体、鳄鱼养殖基地紧密携手,形成了三方协同、互利共赢的合作格局。农庄充分依托兰溪红色研学的品牌影响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用餐,村集体每吸引1名游客在农庄用餐,即可获得8元分红。这种合作模式极大地拓宽了村集体的收入来源,更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实现了红色文化与绿色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共生。
截止去年底,兰溪村年度集体经济收入已达67万余元,同比增长42.97%。这样的成绩足以说明一切。如果你也对乡村振兴感兴趣,或者想了解特色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不妨关注兰溪村的发展,也许你能从这里得到一些启发。也请把这个消息转发给身边同样关注乡村发展的朋友,让大家一起为兰溪村乡村振兴的硕果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