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摇篮黄崖洞
---太行山黄崖洞游记
文/李威武
(原创 灵秀师院风
2025—5—5河南
在绵延500公里的魏巍太行山中段,藏着一个过去鲜为人知的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相媲美的大峡谷,她不仅景色绝美,而且与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悠关。她就是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的巍峨壮丽的峡谷秘境——黄崖洞文化旅游区,亦被称为“中国军工的摇篮”。
史料记载: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华北敌后最大的兵工基地,八路军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兵工厂诞生于此,被誉为“人民军工摇篮”。1941年11月,这里曾发生了著名的黄崖洞保卫战。景区内,黄崖洞(物资仓库)、兵工厂旧址群、烈士陵园、碉堡群等遗址遗迹遍布,被誉为“没有围墙的抗战博物馆”。“巍巍太行,群峰矗立,峡谷纵横;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之上,有一个高25米、宽20米、深40米的天然石洞,曰黄崖洞。”听说黄崖洞这个名字,缘于这些年山西文旅的推介,也听去过的朋友谈起,说这里景色绝美,峡谷幽深,“山犹百里画廊,水似江南秀色”,有太行山“小江南”的美称。提起黄崖洞,人们印象中大多是历史文化和军事要塞,事实上,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有秀美的自然风光。黄崖洞的自然风光,集雄奇与壮美于一体,悬崖、山峰、叠嶂、岩洞、瀑布、山泉,使这块古老的土地既富传奇色彩,又有几分神秘,让人流连忘返。。。带着好奇和敬仰,终于2025年4月19日随团到黄崖洞一睹芳容。
旅游大巴经过4个多小时的长途奔波,我们来到了黄崖洞景区。首先映入眼睑的是矗立在河谷中的“军工摇篮黄崖洞”七个红色标牌大字和广场上一块巨石上雕刻的、由邓小平于1985年题写的“黄崖洞”三个金色大字。蓝天白云、伟人题字、魏巍太行山、大气的广场……给人以震撼的视角冲击。
进入景区服务中心大厅,6枝硕大的步枪模型立刻吸引了游客的眼球。旁边的电子屏幕对黄崖洞景区有详细的介绍:
黄崖洞文化旅游区位于太行山脉的中部,海拔1000-1500米,地壳相对运动产生的巨大能量,把这里的硬红石英砂岩、页岩层组成的山岳切出道道峡谷,峭壁连绵数十公里,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崖壁高度大部分在80--150米之间,坡度绝大部分成直角,称得上是“崖壁博物馆”。各种岩石共存于一条崖壁上,如页岩、砂岩、砾岩,也有蚀化的极像阳朔的熔岩地貌。岩面上有许多造山运动留下的纵向裂缝,也有因河流切割、冲蚀形成的片页岩,窄的岩缝只能塞进小指,宽的岩缝可以挤进去两个人,可以说是攀岩爱好者梦寐以求的野外攀岩场所。她集雄奇与壮美于一体,悬崖山峰、叠嶂,岩洞、瀑布、山泉,使这块古老的土地既富传奇色彩,又有几分神秘。这种独特而壮观的地貌,与举世闻名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里以奇特的地貌、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访。黄崖洞文化旅游区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遍布油松、桦树、崖柏、党参等300多种植物。栖息着华北豹、野猪、锦鸡、雕、隼等50多种野生动物。亿万年的地质运动,塑造出雄壮刚劲的“天下脊梁”。区内最高海拔2008米,最低点1000米,巨大的海拔差在不同的高度,形成多层次的自然景观。太行山古老的三大地层岩石在这里完整出露,人称“三世同堂”“天然地质教科书”。有“赤壁丹崖”之称的石英砂岩,是太行山地貌景观的精华,也是太行山最为独特之处。而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又以石英砂岩层最厚、面积最广、造型最美、景观最丰富著称,堪称太行山最典型代表。差异性侵蚀与外力风化作用,形成观赏价值极高的奇特风景,集雄、奇、峻、秀于一身。淙淙泉水帘帘飞,红崖雪夹持碧水,奇在峡谷平湖。
这里同时还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植被茂密、叠瀑成群,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天然的避暑胜地和氧吧。连绵起伏的山峦、雄伟的峡谷、奇特的石峰和秀美的瀑布,黄崖洞文化旅游区氧离子浓度高,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漫步林间,清风拂面;置身山野,身心回归,尘世间一切的纷扰荡然无存。感受太行山地区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底蕴,带给游客不一样的旅行体验。景区内的黄崖洞瀑布更是壮观,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形成了一道巨大的白色水帘,让人惊叹不已。景区的四季景色各有特色,春天山花烂漫,夏天溪流潺潺,秋天红叶满山,冬天雪景如画。
看完介绍,我迫不及待走出大厅,来到景观湖,站在占地一万平方米的巨大景观湖变边,湖光山色,立刻欣赏到了一幅静态的太行山水画,脑海里印上了太行山独特的地貌景观。
拾级而上到达观光车站,乘坐观光车几分钟即到达“三洞一台站”,尔后进入一个拐弯小隧道,乘120米高的隧道观光电梯,下边一部分80米藏在山中,上边一部分40米嵌在崖壁之上,可在上升中欣赏独特的美景。到达黄崖洞文化旅游区祈福康养板块——善陀康养度假区天上人间站,走到嵌着福、禄、寿、喜、财的五福台,祈福氛围浓厚,可以悬挂福带、福牌和祈福锁。登上通天阁,撞响大锣三下,祝福国泰民安;祈福家人朋友幸福安康!
祈福结束,穿过一个小洞,洞门上分别由大作家浩然题写横眉“天上人家”,张长弓作诗联“半山半水半田园,亦佛亦仙亦人间”。看到这两位大家的题字,顿觉这里非同一般,不然何以能惊动当代文豪?顿时兴致倍增,往下边游览的劲头更足。
过小山洞,眼前豁然出现一个小广场,广场边有小庙一座,名曰“善陀庙”,这里高居白云深处,群山环绕,清幽恬静,古风依存,超然隔世。小庙香火不旺,静谧庄严。庙前广场中心浮雕一个大福字,庙的对面有一面墙,刻有各种字体的福字,俨然一幅“百福图”。
离开善陀庙,前行不足百米,即来到观光索道站,乘坐独有的翻山索道(索道大约3、4公里,需翻一个山头),先大幅度爬升,可纵览善陀区域的美景,随后下降中可一览太行山的雄壮。到达榆树坡站,再次乘坐观光车到达龙门夹站。细观龙门夹峡谷,地质运动造就了千奇百怪、千姿百态的峡谷地貌。这段峡谷不长也不很大,走个“s”型即出峡谷,好似鲤鱼跃龙门。出了峡谷开始攀登挂壁栈道,登上悬崖峭壁,漫步近4公里的木质悬崖栈道,一路观赏太行山色峡谷美景,拍照打卡。
绕过了一段森林步道下山,来到了装甲车三岔口站。所谓“三岔口”,既在这里分三个方向游览:一路到兵工厂遗址群;一路花25元坐退役的装甲车到黄崖洞仓库区;一路下行进“瓮圪廊”峡谷。在打听到去黄崖洞区域(过去是军工产品仓库,现在洞未开放)有限制且时间不充裕后,决定步行到兵工厂遗址群,切身感受一下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兴建兵工厂,誓死打败日本侵略者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
从三岔口到兵工厂遗址群大约3公里,顺沟而上,有不少台阶,两边是悬崖峭壁沟底有一条小溪在静静流淌。一路过岗楼遗址、供销社遗址、休息室遗址。。。最后到达图书馆遗址和兵工厂车间遗址,这里还保存有机床等制造枪械的设备,所有的遗址皆就地取材,用石块垒砌。这里被称为“人民军工摇篮”---1939年7月,八路军总部军工厂将榆社韩庄修械所迁到黄崖洞水窑山进行扩建,半年后发展成为1400多人的兵工厂,生产步枪、刺刀、掷弹筒、五零炮等各类武器和弹药,年生产量可装备16个团,形成了华北敌后最大的兵工基地。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左权等长期在这里战斗生活。为保卫黄崖洞兵工厂,左权将军据太行天险,亲自设计并组织构筑明碉暗堡等防御工事200余处。黄崖洞兵工厂的壮大,引起了日本侵略者的恐慌,爆发了震惊中外的黄崖洞保卫战,以敌我伤亡6:1的辉煌战绩,开创了中日作战史上前所未有之记录。如今,兵工厂车间、弹药库、战壕、将军屋、镇倭塔、血花亭、吊桥天险、黄崖洞保卫战烈士墓地、纪念碑等遗迹遍布黄崖洞,构成了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国家级红色抗战遗址,犹如一座“没有围墙的抗战博物馆”。参观完兵工厂遗址群,怀着对革命前辈的敬仰下山,开始进入长达600米的瓮圪廊,欣赏最原始的峡谷景观地貌,体验“低头深潭流水急,仰望上空一线天”的美景。
瓮圪廊是从东面进山的唯一通道,也是景区的主要景致之一。瓮圪廊口两峰合围,被群峰环绕,峭壁陡立千丈,,形成了一条长一华里多、宽仅丈许的S型天然山廊走廊。廊底,一股清澈的山泉四季不断,淙淙流淌。抬头望去,千仞绝壁巍然耸立,仿佛触手可及蓝天一线。从中观天,头顶只见蓝蓝的一线,所以人们又叫它一线天。当年八路军在这里设置吊桥天险,派1名八路军小战士昼夜驻守,打败了日本鬼子的进犯,确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险隘。漫步其中,山顶和岩石渗出的水珠,沿着层层叠叠的悬崖滑落,形成串串银光闪闪的珠帘。当这些水珠碰到岩石阻隔时,又化作濛濛细雨,纷纷扬扬降落。此时的瓮圪廊,清凉遍体,神秘迷人,仿佛踏入了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
从瓮圪廊耸峙的120余级山崖石梯攀拾而上,出廊口、山势豁然开朗,形成一个小小的山间盆地。这里是水色山光的高山公园,景区开辟后,缘山建造亭塔,堵泉造就石池,借水搭垒步桥,建成了这座公园。在这里驻足小憩,既可消除登山的疲累,又可尽情赏阅美丽的风光。
黄崖洞的山,横云割雾,层叠连绵。在高山公园的西南,有一座锥形孤峰,孤峰上耸一高塔,和孤峰浑然一体,直刺青天。这座塔叫镇倭塔,呈锥形,高7米,借整块石头雕凿而成,工艺精细,造型生动。著名作家马烽、孙谦、李束为和著名书法家徐文达的题词面塔而立,为其增色不少。
如今的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先后获得国家级抗战遗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全国首批工业遗产名录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景点、人民兵工精神教育基地等荣誉,被誉为“人民军工摇篮。
2025.4.19
作者简介 :李威武,1965年生,白杨镇四村人,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代表联络工委主任。
主播简介:玉华,河北怀来人,退休教师。爱孩子,喜诵读,好旅游。用声音传递真善美,担任多家平台主播和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播讲的长篇小说《南阳月季》《北京的雪》《大同的风》《信与爱》《赫哲密码》等作品入驻喜马拉雅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