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建群作品
☘️《七律·夏日遐观乱弹》
芳菲四月乱红消,绚漫荼蘼慰寂寥。
一院蔷薇说长夏,满池菡萏接云桥。
闲愁但可村醪遣,战火无关肉串焦。
大道难行我归枥,时人何解紫芝谣。
🔸🔸🔸🔸🔸🔸🔸🔸🔸
🔸🔸🔸🔸🔸🔸🔸🔸🔸
遐观夏景乱弹世象
——赏评北门散人七律新作
~李稼夫~
王建群(北门散人)先生的《夏日遐观乱弹》一诗,以精妙的笔触与深沉的哲思,勾勒出夏日独特的韵味与诗人的心境,尽显古典诗词之美与文人风骨,有诸多值得称赞之处。
从意象营造来看,开篇“芳菲四月乱红消,绚漫荼蘼慰寂寥”,诗人以细腻的观察力捕捉时序更迭,用“乱红消”暗喻春逝,又以“绚漫荼蘼”为夏日开篇,形成鲜明对比,奠定了诗中既有岁月流逝的淡淡惆怅,又有新景入目的慰藉之感,画面感与情绪张力十足。继而“一院蔷薇说长夏,满池菡萏接云桥”,“蔷薇”与“菡萏”两组意象,一院一池,一陆一水,将夏日繁茂蓬勃之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说长夏”赋予蔷薇以人的灵性,“接云桥”更增添了画面的奇幻与浪漫色彩,读来仿佛置身于满是花香荷韵的夏日盛景之中 。
在情感表达上,“闲愁但可村醪遣,战火无关肉串焦”一句,将个人的闲愁与世间的纷扰以极具生活气息的方式呈现。诗人以“村醪”消解闲愁,尽显豁达随性;“战火无关肉串焦”看似调侃,实则暗含对世事的深刻洞察与无奈,以小见大,在烟火气中透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使诗歌的情感层次更为丰富。尾联“大道难行我归枥,时人何解紫芝谣”,化用典故,“归枥”展现出诗人虽怀才不遇、理想难伸,却依然坚守自我的气节;“紫芝谣”的引用,进一步表明诗人的隐逸之志与不被世人理解的孤独,情感真挚而深沉,余韵悠长。
从格律与语言上,整首诗严格遵循七律的平仄与对仗要求,如颔联“一院蔷薇说长夏,满池菡萏接云桥”,“一院”对“满池”,“蔷薇”对“菡萏”,“说长夏”对“接云桥”,工整精妙。语言凝练优美,既有古典诗词的雅致,又融入了现代生活的元素,雅俗共赏,读来朗朗上口,充分展现出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与对文字的驾驭能力。
此诗以夏日之景为引,抒人生之慨,融情于景,托物言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礼赞,又有对人生境遇、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兼具艺术美感与思想深度的佳作。
🔸🔸🔸🔸🔸🔸🔸🔸🔸
🔸🔸🔸🔸🔸🔸🔸🔸🔸
王建群作品
☘️《七律·五一扪心有思》
豪富奢言尚俭贫,暗张巨网攫金银。
歌诗听惯劳工赞,黎庶何求凉热匀。
民智才开酣梦醒,初心长守古风循。
深宵得句骚人泪,有愧闲居享俸薪。
❊ ❊ ❊ ❊ ❊ ❊
🌹【吉特赏析】
《七律·五一扪心有思》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对比豪富与贫者,揭示出不公与剥削的现实,批判意味浓厚。诗中“暗张巨网攫金银”形象地描绘了财富集中的残酷景象。同时,诗人不忘表达对劳工的同情与敬佩,寄寓了对社会公平的渴望。尾联以自谦反思,展现诗人的责任感与悲悯情怀,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与社会价值。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