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东方文化园
作者:李永合
五一假期的第4天,阳光洒满大地,空气中都洋溢着欢快的气息。我带着家人和小孙子,满心期待地走进向往已久的神奇的杭州东方文化园。刚到园区门口,就被眼前的热闹景象震撼——售票处排起的长队宛如蜿蜒的长龙,入园后更是人潮涌动,处处欢声笑语,大家都迫不及待想开启这场奇妙之旅。
踏入园区,惊喜扑面而来。恰逢园区精心策划的“千家苗寨女儿城”系列活动,随处可见身着五彩斑斓苗族服饰的工作人员与演员。他们热情似火,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一边用苗语向游客们问好,一边邀请大家参与互动。小孙子瞬间被苗族姑娘们身上银饰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吸引,一位苗族姑娘亲切地递给他一串精致的小银铃,耐心教他随着音乐节奏摇晃,小家伙学得有模有样,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园区里,苗寨非遗文化体验项目精彩纷呈。苗绣摊位前,绣娘们指尖翻飞,银针穿梭于彩线之间,不一会儿,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便跃然布上;银饰锻造区,工匠师傅抡起小锤,叮叮当当敲打着银条,一件件精美的银饰逐渐成型。我们驻足观看,被这些精湛的技艺深深折服,小孙子更是看得入神,还好奇地向工匠师傅提问,师傅们都笑着耐心解答。
最令人期待的当属苗寨风情表演。表演场地被围得水泄不通,随着激昂的鼓点响起,身着华丽服饰的苗族演员们闪亮登场。苗族歌舞热情奔放,姑娘们舞姿婀娜,小伙子们舞步矫健;芦笙演奏婉转悠扬,乐声仿佛带着我们走进了神秘的苗寨;还有惊险刺激的上刀山表演,表演者赤脚踩在锋利的刀刃上,一步步稳健向上,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惊呼,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小孙子激动地拍着小手,扯着嗓子跟着欢呼,眼睛里满是崇拜与兴奋。
穿过热闹的表演场地,循着悠扬的钟声,我们来到了杨岐禅寺。这座始建于南宋嘉定二年的古寺,历经岁月沧桑,如今依然香火鼎盛。踏入禅寺,古朴的建筑风格便映入眼帘,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处处彰显着历史的厚重。寺内香烟袅袅,诵经声、木鱼声交织在一起,让人的心瞬间沉静下来。我蹲下身,轻声给小孙子讲述着禅寺的历史,告诉他这里承载着无数人的信仰与祈愿 。小孙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学着周围香客的样子,双手合十,一脸虔诚。禅寺内的每一处角落都值得细细品味,斑驳的墙壁、古老的石碑,仿佛都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还未从杨岐禅寺的清幽氛围中缓过神,远远地就望见了山上巍峨耸立的三江宝塔。小家伙眼尖,兴奋地拽着我的衣角大喊:“爷爷,快看!那座塔好高呀!”我笑着摸摸他的头:“这就是三江宝塔,它迎着阳光,静静俯视着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三江交汇的壮阔景色。春天这里能欣赏到富春江的秀丽风光,夏天能感受浦阳江的汹涌激荡,秋天可以看到钱塘江潮水奔腾的磅礴气势,冬天还能瞧见往来渔船停靠码头的温馨画面呢。”
一进入园区便可看到花费巨资建造的观音佛像前。音乐喷泉表演即将开始,周围早已围满了游客。夏天的阳光下,绚丽的彩虹环绕四周,如梦如幻。随着音乐响起,观音佛像缓缓从小山中升起,周围喷泉的水柱随着音乐高低起伏,翩翩起舞,水汽蒸腾,形成朦胧的雾气,好似仙境一般。孙子看得目瞪口呆,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哇,太神奇了!观音菩萨好像会魔法!”家人们也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精彩的瞬间。
园区四周矗立着金木水火四座木塔,观赏完表演后,我们随着人流漫步到后面的草地。这里充满了西欧或英国的风情,大风车悠悠转动,大片的草坪绿意盎然,搭配上几座精致的房子,宛如走进了《音乐之声》的电影场景。只是今天草坪上满是欢笑奔跑的人群,热闹非凡,小孙子立刻融入其中,和新认识的小伙伴们玩起了捉迷藏。
东方文化园以周易八卦布局,儒、释、道三家同构建筑。长达2728米的彩绘文化艺术长廊贯穿全园,划分出佛家区、道家区、儒家区等八大景区,处处都展示着东方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我们沿着长廊前行,再次感受着佛教文化的魅力。这里有着庞大的地宫,寺庙层层叠叠,三四排错落有致。两旁的过道长廊上绘制着精美的壁画,每一幅壁画都在向游人讲述着古老的佛教故事,尽管人多,但大家都自觉放慢脚步,安静欣赏。
走进第一大殿天王殿,接着是圆通宝殿、大雄宝殿。殿内,人们都沉静虔诚地双手合十,低头许下心中的愿望。我带着孙子也上了香,小家伙学着大人的样子,有模有样地许愿,那认真的模样逗得我们哈哈大笑。继续前行,我们见到了卧佛,随后进入万佛金塔地宫。地宫里阴凉幽静,各种珍贵的器物静静地展示着历史的沧桑底蕴。不过可惜的是,万佛地宫不让拍照,我们只能用心去感受那份庄严与神圣。
休息片刻后,我们决定爬山去看看三江宝塔。山路上满是攀登的游客,大家相互鼓励着向上走。石阶两旁每隔几步就有铜钟,我拿起木头把柄,轻轻敲击三下,清脆的钟声在绿树成荫的山间婉转回荡。周围静谧极了,没有鸟儿的歌声,只有这悠悠钟声,让人内心格外平静。小孙子觉得有趣,也争着要敲钟,那奶声奶气的笑声和钟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欢乐。
终于登上山顶,三江宝塔矗立在眼前。我们沿着盘旋的楼梯登上宝塔,每一层都有形态各异的塑像,或大或小,镶嵌在墙壁上。站在塔上的外侧走廊,清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极目远眺,三江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汇聚处犹如巨龙盘旋,气势恢宏,就好似儒释道文化在此汇聚交融。
下山途中,远远就听到了宏大的撞钟声。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杨岐钟声,据说它历史上与南屏晚钟齐名,被称为江南钟王。看到简介才知道,上山的35口吉祥钟有着特别的意义,没想到我们刚才不经意的敲钟行为,竟然也契合了这份美好寓意。而这钟声,正是从杨岐禅寺中传来,仿佛在为我们此次的文化之旅奏上一曲悠扬的尾声。
随后,我们前往后山的道家和儒家区域。走过长廊,欣赏着道家人物群雕,看着论语碑铭,孔子圣像庄重地屹立在眼前,后面的杏坛与之相互映衬,充满了文化气息。圣贤阁和孝心馆巧妙地融合了儒家思想,建筑布局别具匠心。
圆圆的道苑天宫造型独特,宛如一个盖子,颇有几分北京天坛的韵味,或许这就是道家文化的独特意蕴。沿着高高的台阶向上,我们来到玉皇阁。站在阁楼上向下俯视,远处的太极坛圆圆的,阴阳八卦的图案和谐美观,蕴含着无穷的智慧。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沉,天空被染成了橙红色。园区广播提醒闭园时间到了,我们这才意识到一天的游玩即将结束。文化公园大门缓缓关闭,我们依依不舍地往出口走去。小孙子紧紧拉着我的手,仰着小脸眼巴巴地问:“爷爷,过几天还带我来玩?”看着他充满期待的眼神,我笑着点点头:“好!等有时间,咱们还来!”
这一天,我们沉浸在苗寨非遗文化与风情表演的热烈氛围中,感受着苗族人民的热情与智慧;穿梭于儒、释、道文化建筑之间,领略着东方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古朴的杨岐禅寺到巍峨的三江宝塔,从精彩的民俗表演到深邃的文化长廊,这场东方文化园之旅,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一家人收获满满,难忘至极 。
李永合简介 河南南阳人,1986年10 年从河南入伍,从军20余载。部队团职干部自主择业。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优秀党员20余次。出版报告文学《天路军魂》散文专辑《心贴青藏线》。部分作品被入选《中国散文大全》《中国当代作家作品集》《中国好作品》等。在干好本职工作同时,利用业余时间采发各类文学和新闻稿件600余篇(幅)约50多万字。被多家报刊电台聘请为特邀通讯员。现任中国散文作家协员会员、杭州市余杭区作家协会会理事,杭州兵之初公益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