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客绍兴有感之九文/老骥
天籁萧萧万种声
似风似雨似幽情
东郭先生古谁是
北山老骥昔能鸣
知音每在千年后
洞世方堪万事轻
丘壑雲烟胸自有
孤松偃蹇任枯荣
作客绍兴有感之八
文/老骥
莫道天公不拘格
世间今更抑贤才
诗都说好无人赏
身已老耄多病来
明月清风昔知味
琼楼玉宇晩能开
白头落笔风雷起
扫尽浮华万里埃
作客绍兴有感之七
文/老骥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江吾亦棹扁舟
鸟音百啭拟人语
牧笛一声令客愁
世上脂韦多竖子
诗坛风骨少王侯
如今老矣更何说
唯有空言传九州
作客绍兴有感之六
文/老骥
江边闭目听天籁
身着单衣微觉寒
作客他乡少佳友
寄情山水独为欢
诗虽雅好千年梦
胸自恢宏万里宽
晨步归来小亭坐
一盃龙井胜春盘
作客绍兴有感之五
文/老骥
每晨闲步寻胜境
归后写成长短吟
俗事千般置门外
清茶一盏养文心
风雲变幻腐儒策
泉石清幽高士琴
空谷芝兰虽独茂
天涯未必少知音
作客绍兴有感之四
文:老骥
苍茫西望接平芜
朝旭夕晖山水图
鹧鸪声里催人老
欸乃歌中卖酒无
贺监归来种田未
陆游卧病尚看书
而今老骥空流落
瞻视两公每不如
作客绍兴有感之三
文/老骥
作客越州身减衣
气侯每与故乡违
五更夜雨听声密
四月街头卖菽肥
农舍随时变楼阁
通都无处觅柴扉
苍山廓外斜坡近
竹杖青鞋踏翠微
耕 读 记文/老骥
吾儿自买七十亩田后,则为农夫矣!去年吾至,见其药方初种,田犹未治,芃芃然杂草丛生,复加之农事未谙;吾甚忧之,忧其卒未能获成也。
今年吾复至,见其田既治,药既茂,草既刈,颇具农事气象;吾甚喜也。且其又飼鹅数百只,鸭数百只,鸡数百只;犬十餘匹,大者如豹,小者如豺。晨开栏放之,鹅歌而泳,鸭行而叫,鸡奔而走;皆欣欣然放于山野之中。或啄、或饮、或啼、或斗、咸乐其生而自成之。而犬散巡于其群之周,以警卫之。故山上虽有蛇、鼠、狐、狼;皆不敢下而噬之。时至停午,吾儿高呼“吃—饭—了—”一悠悠长声,鸡鸭鹅皆群奔而归,真乃有仙家鸡犬之风范也!
儿昔之所居,已迁于谷中。谷深而幽,最深处有湖,湖外为堤。堤之南有茶一畦,梅柿二株;堤外有桃三五株,花已过而实渐成矣。堤之西,则为橱。有亭阁建于湖上,吾儿䜩寢之所也。其境甚幽,客至可撷茶而饮,採笋而食,钓鱼而烹;皆须臾中取于山水之间者耳。午后吾眠于阁中,以其幽静故,则酣然入华胥之国,做周公之梦;待其醒,则已晡矣。坐而望之,半湖萧瑟,满山苍翠,鸟声时出于林中;大有“鸟鸣山更幽”之感。白鹭款款来翔,红鱼鲅鲅出跃,暖阳晒之,遥觉日悠悠而长;复有一种“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之情也!
堤下有白板房一间,中有長案,上置盃、盘、鼎、砚、书诸物;墙上挂“耕读”两大字;”乃吾儿农隙休读之所也。有农夫过之,指耕读两字问吾儿曰:“衣食所取必由耕,耕者吾知之也;既弃世事,不作宦游之计,而读者乃更何为也?”儿答曰:“耕者,养生也。读者,修心也。不耕则贫,不读则俗;苟不堕于贫与俗;非耕读不能得也。”吾闻儿之言近乎道,甚喜,特为其作《耕读记》云。
作客绍兴有感之二
文/老骥
亭外森森老树立
亭中习习晩风凉
细雨满江迷对岸
夕烟落地锁津梁
散步经过常坐坐
饮茶喜看水泱泱
蒹葭萧瑟人何在
会稽郡中遥思長
作客绍兴有感之一
文/老骥
每日临江坐小亭
笑谈翁媪亦生平
燕穿绿柳百回转
魚泳碧波千尺明
身受俗尘已汩没
心如孤竹更新生
苍苍会稽若耶路
遥忆昔贤空复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