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商锁城村,位于河南省濮阳县海通乡政府东南2公里处,这里物产丰硕,人杰地灵,贤才辈出,涌现出许多红色革命者。
1938年2月初6日,日寇进攻濮阳大地,当时生灵涂炭,再加上何宝明的二方面军扰乱之势,百姓民不了生,1938年3月8日,国民党二十九军,团长张世宽,张世甫带领三个团3000余人,驻扎在海通区南部刘吕邱,甘吕邱,张称湾村,以待渡河,与追击的日军展开激战,连战几次打退日军的进攻,坚守三昼夜后,因得不到供养和弹药补充,被迫撤庄,大肆奸淫烧杀,残杀村民18人之多,商锁城村多处房屋被烧,村中祖谱在前清秀才商克念家中烧的荡然无存,仅乔寨村被杀47人,杀绝4户,乔殿选一家7人均被烧死,曹锁城,曹清臣被日寇大卸八块。老百姓欲哭无泪,痛之恨之,,,
经过这次的恨之入骨,24岁的商好贤和,商景修,商继忠,李学增等,商议下,经濮阳冀,鲁,豫战区区委同意,决心建立一支抗战救国的游击队,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在村里发展很多青少年积极参加游击队,其中商庆选,商继良,商新常,商学东,商新江,商景继,商景云,商学忍,等等,,这支队伍在方圆与日寇和二方面军周旋,保护这方老百姓的平安,1942年9月18日夜,有一支二方面军夜间悄悄去往东明县城给日寇运送粮食,得知消息后,游击队们企图抢夺粮食,游击队队长商好贤与副队长商景修同志迅速集合,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悄悄包围了敌人,他们利用地形优势,不断向敌人发起攻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最终,在村民的协助下,成功枪袭敌人二方面军军粮20余车,后买枪10余支补充武装力量。
解放以后,祖国日新月异,鸿业远图,国昌繁荣,老百姓直呼共产党毛主席万岁,村里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革命前辈为新中国成立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这些老革命给我们留的最宝贵的财富,就是“爱国精神”,值的后人追忆和学习,,,,
作者简介
商爱楠,1987年3月生,濮阳书法委员,爱写历史文章诗集,担任全国商氏文化代表委员,代表作,我爱我的家乡,村史小说,红色记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