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九 画
消解和构建一切的运动
A. R. 阿蒙斯
威廉·詹姆斯①(《宗教经验的种种》第84页)应该
为奋力
替我们写下了美好生活光景的最佳建议
而被盛赞:
他已痛苦非常,但却深知如何开出
那精妙的
良方:他知道任何了解
人类
存在的人都知道生活很沉重:就是啊,它可以
沉重甚至
能摧毁自身的沉重,曲膝不支,更不消说呼吸
和心跳
更不用说肠道了,会变得不规律等等:但
这个世界,
威廉很明白,讽刺而怀疑,这样症状的人
被目为
装病的软蛋,而像我这种人其实并不
喜欢沉重
而是喜欢这些个:重量引来更多重量还有
自然亦如此
(也无意识地)沉浮:必须把你用的英语
偏离到
闪亮的行为中:光明
无论
多么理想,是场输掉的战斗,詹姆斯知道
更多时候
他是可以信赖,但人们并不会在每天早上都能
有额外的
光明来为这沉重让他们付出代价:所以,总
那么
假如有人问候你,无论感觉如何,都说
些好听话:说,
“很好”或者“美好的早晨”,这样,地狱
就逐渐
靠向了天堂,这是被合谋推动的
误会,因为
几乎所有,也许所有人喜欢这种而非别的:对立
会更费钱:
歪扭的牙齿要用牙套来矫正,而一旦
每个人的牙齿
都完美无瑕,歪牙就不正常:总有一些东西
是在
反向运作:如果你放任相反的方向,你就会陷入
困境
而最初相反的方向可能构成一种另类
主流,
很快裂变成分散的支流,浑圆
细点
化为座座牧场以及涓涓细流,直到这一切
变得
根本不可能盈握,河流的水系开始
倒流:
要明亮:这是个能够稳定的愿望:你可以
一直想着
快乐,因为希望它能够摆脱任何与现实的
摩擦,所以
你可以保持画面纯净稳定:我总是想象
一座小山,
一如我这些天能爬的那些山,山上一棵美丽的
遮荫树,树下
有一个动人的女子,年轻得不可方物,她
构想出金色
世界:这场景这般打动我,就算是我有
一小点
畏惧,仍然感到生机勃勃,玫瑰般甜蜜的生机:
诗人们
总能够免除我们的傲慢,提醒我们棺材板
如何破裂
裹尸布和裂隙,时间如何在呱呱坠地时就锤击我们,
爱情如何衰退,
过去如何成为过去,饥饿孩子的眼睛如何
喂饱苍蝇。
①: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1910)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倡导者,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1875年,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90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0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诗人简介:A. R. 阿蒙斯(Archie Randolph Ammons),美国诗人,1926年2月18日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怀特维尔附近的一个农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了美国海军,并于战后到威克森林大学学习生物学。之后,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英语,并获得文学硕士学位。阿蒙斯在1973年和1993年两度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诗歌奖,2001年2月25日病逝于纽约。
他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创新性,经常使用长诗的形式来探讨特定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感知。他的诗歌语言简洁、直接,经常使用短行和中断的句式,以及他标志性的冒号,来表达思想的连续性和变化。阿蒙斯的诗歌不仅是对自然世界的深刻描绘,也是对人类存在和宇宙秩序的哲学探索。
见地
蕾·阿曼特劳特
飞行时鸟儿在虚构的线条上下两方交换位置——
就像视觉上的颤音——尽管模仿很庸俗。
每个人都很独特的念头:记忆组织的重量和
抗衡力。如此多的状态代表
大概是少许愿望。
咬脂肪是为了咬出奶,换句话说,完全是
同一个女人①。
而冰凉的番茄块环绕这中间的橄榄
彰显了爱情和幸福。
兴奋地详述诱人的变体,我们设想它是个②
普遍的,虽然是虚构的,条件
街上两个男子给他们的50 年代蓝绿色水星车上蜡。
她认为这两人是恋人,但你说你不同意。这让她
生气,要么是因为你模仿,要么因为你只简单模仿,
而对这事无知。
她用交媾来表示说服。
老年人从不会有像端庄美人特质那样的矜持。
她梦见病人无忧无虑被允许自由出入
重建但却是空置的印第安村子。
感觉她的视线弱弱地扫过近处,就像孩子们在
滑雪橇一样,虽然从未滑过雪,但 “我搞懂了 ”的
“嗨——嗨 ”声却增添了几分扯——把子③的意味。
你没哭是由于找不到你做的东西,哭却
因为她不肯帮忙。 她不帮是由于正舒服、
正在看书——但其实不是,因为现在你已经
把头伸到她肩膀后面,抽泣着假装喘息。
一边抽泣一边假装喘气了。她离开去
拿你的衣服,但同时也在试图寻找你想要的
东西。你告诉她那东西看起来像只螃蟹。她一
走开你就发现就在椅子下面。你苦涩并坚称,
早就知道它在哪里;你只是要测下她的视力。这
就像让她盯着一个蹦跳的小点。她说,在你
泣不成声,需要她帮助时,要么你现在撒谎
要么之前就撒谎,她真觉得你两次都撒谎,一直
都是,但又不全是。④
现在的新闻是度量我们对欺诈态度的民意调查。
她用舌头舔着小孔,模仿着精准的样子。
译注:
①. 同一个女人(the self-same woman)self-sam通常用于强调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或不同的方面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②. 第十行到十一行 “Thrilled to elaborate some striking variant of what we imagine to / be a general, if fabricated, condition.”这句话指的是说话的人由于对某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感到兴奋,他们要分享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独特看法,并且他们认为这种看法是有创意的,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虚构的。
③. 扯把子,原文为cam-piness,作者用了连字号截断并换行(包括Whoo-ee也是这样),作者使用这种方法来创造一种幽默和轻松的效果,以使得诗句看起来更加真实和有趣。译者此处选用了四川话的词汇来捕捉这种幽默意味。
④.从第23行开始的那一段,充满了复杂的逻辑跳跃和情绪反转,这些跳跃和反转正是语言诗派诗歌的特色之一,它们鼓励读者去思考诗歌背后的深层含义,并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诗歌的情感和关系。例如"You're not crying because you can't find the thing you made, but because she won't help." 这句话的逻辑跳跃就在于:首先,它暗示着说话者是为了找不到自己创造的东西而哭泣,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理解。但紧接着,它迅速转向了另一个原因:说话者是因为"她不会帮忙"而哭泣,而不是因为找不到东西。 这突出了说话者和"她"之间的关系,以及“她”对说话者需求的冷漠。"She won't because she's comfortable, reading—but not really because now you've stuck your head behind her shoulder sobbing and pretending to gasp." 这句话继续解释了“她”不愿意帮忙的原因:“她很舒服,正在阅读”,这表明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注意到说话者的需求。但接下来又说 "but not really",表示情况并非如此简单。 说话者“把自己脑袋放在她肩膀后面,啜泣着假装喘息”,这破坏了“她”的舒适感,并且提醒她自己的存在。 这也暗示着说话者的行为是刻意为之的,试图引起她的注意。
诗人简介:蕾·阿曼特劳特(Rae Armantrout,1947- )当代美国诗人,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与诗学理论著名,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担任诗歌教授二十年,曾获多项诗歌奖项,包括2010年普利策诗歌奖和200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批评家奖。她是语言诗派创始成员之一。
意大利的回忆
约翰·阿什
——献给帕特·斯蒂尔①
我当然爱那里的光
以及年轻男人彼此间
调情的方式。
我喜欢那轻快,——
它落下如同画作自天际降临,
或者也许像挥洒(希望这
样的说法不会太过
悖谬)于大地,
或如年轻人站在车站中
穿着天青色的牛仔裤
抑或如画中海洋之色,
展示他们腿形的裤子,让我想起
站前广场上的雕塑群,
那里阳光照射得如此猛烈
雕像阴影却比画家的绝望又还要黑
画家无法继续作画:画布
在他前面,画上的碧海和空白处犹如车站上方的天空
年轻人在站前游荡着看起就像特洛伊大战某个间歇
闲逛的英雄
平静海畔旁慵懒地吃顿野餐,在微笑的
天空下,
而这场战争半似会永远结束,显然
他们都必定就会很快彼此爱上……
而画家知道这幅画必须要显得英勇,而蓝色
并不是天空
是神已举起一片怒海要浸死车站中
大理石战场上年轻人的俊美,
他知道这幅画画完了,
它代表了神明感到对人类的羡慕
如同大理石羡慕海水一样,
而那幅画悬挂在车站大厅中
年轻人在画前漫不经心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脚似乎不怎么踩到大理石沧海。
①:帕特·斯蒂尔(Pat Steir1938- )美国画家和版画家。她的早期作品与观念艺术和极简主义有着松散的联系,然而,她最著名的作品是她在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创作的抽象滴、泼、浇 “瀑布 ”画,以及后来创作的特定地点墙面绘画。
诗人简介:约翰·阿什(John Ash,1948 年 6 月 29 日-2019 年 12 月 3 日)是一位旅居美国的英国诗人和作家。他毕生对拜占庭(尤其是拜占庭建筑)的兴趣是贯穿其诗歌、小说和游记写作的重要主题。
一层油漆
约翰·阿什贝利
看来我们都得再坚持坚持,
现在似乎就那样。或许意味着“提前退休”
对某些人而言,哪怕只是一下午瞎逛逛
买点鞋带之类。这或者可能指在某
魔法师的洞穴里待一须臾,醒来时已过几个世纪
你顿觉奇妙神清气爽,急于要返回到
填字游戏,只是没人知道你的名字
或究竟你是谁,或真在意这个。去诱使
事实变成物体,一个讨喜的,带有点
美学品质,还能给知识储备添砖
加瓦甚至延伸到历史的几个
层面,如一根针穿过断裂的腕骨,
以如此动态的方式连接这些,迫使人
承认一种新的优越感,没有它世界的
业务就无法运作,就算简单从井里
取水回家,铲煤碳到炉边,当然会是
其最优形式,但无论如何事情必须
成形,要产生点什么,否则我们
剩下的只有分歧、相嫌,诸如此类。
哦,你没看到亲历有多么必要吗,
被渡船从这里运到咫尺处微笑的岸边
再返回那些爱我们的人的怀抱,
虽不多,却有无限、脱俗的甜蜜
他们的谎言为我们吐露,变得蓬首垢面,
最终以一种恼人的镀金方式,变成
真理加点余料,如星星般精致而黯淡,
如一滴牛奶般瞻前顾后,以至于让我们
逃脱这些,有些人确实做到了?
诗人简介:约翰·阿什贝利(John Ashbery,1927年7月28日–2017年9月3日)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被誉为20世纪后半叶英语诗歌的代表人物。他出生于纽约州罗切斯特,在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接受教育,后成为“纽约派”诗歌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阿什贝利的作品以其复杂的语言、创新的形式和对日常经验的深刻反思而著称,影响了无数后辈诗人。晚年的阿什贝利依然保持旺盛的创作力,出版了《Where Shall I Wander》(2005)等诗集。他以对语言的革新和对现代生活的敏锐观察,赢得“美国桂冠诗人”(2011-2012)的殊荣。阿什贝利不仅是诗歌巨匠,也是文化与艺术交汇处的重要声音。
再一次,致俄耳甫斯①
乔治·布拉德利
当黑暗女王听见他的声音,
那个陌生的凡人,举起里拉琴,
她看见麻木的亡灵欢欣鼓舞,
听他诉说人间与世间的渴望,
痛苦与向往,没觉得有乐子。
她听出那隐晦的羞辱,
勾起自身故事,恨不得当场拒绝,
如不是成群亡魂为他鼓噪祈求。
“弄走他吧,”她对身边滂浩幽冥
低语,那幽冥却觉得最好戏弄一番,
明知他注定会优柔寡断,
想安想全,一生都在改变。
①:这首诗以希腊神话中的俄耳甫斯(Orpheus)为主题,标题“Noch Einmal”在德语中意为“再一次”,暗示对俄耳甫斯故事的重新审视。俄耳甫斯是一位传奇的诗人和音乐家,他因深爱妻子欧律狄刻(Eurydice)而冒险进入冥界,试图用音乐打动冥王哈迪斯(Hades)和冥后珀耳塞福涅(Persephone),以带回死去的妻子。然而,神话中最著名的一幕是,他被要求在离开冥界时不得回头看欧律狄刻,但他因犹豫和不信任而违背了禁令,最终失去了她。布拉德利从冥后(“Queen of Darkness”)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这一经典故事,聚焦于她的情感反应和对俄耳甫斯的态度。诗中不仅重述了神话,还加入了心理深度和讽刺意味,探讨了人性中的优柔寡断与反复修改的宿命。冥后和冥王的反应也带有讽刺意味,他们并非被俄耳甫斯的才华打动,而是利用他的人性弱点设计了一个注定失败的结局。
诗人简介:乔治·布拉德利 (George Bradley,1953— )美国诗人、编辑和小说家,以其形式严谨、幽默风趣和讽刺叙事著称。他出生于纽约罗斯林,在长岛长大,曾就读于耶鲁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1985年凭借诗集《Terms to Be Met》获耶鲁青年诗人奖。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涵盖科学、艺术及文化,语言优雅且富有哲理,常融入对历史与人性的深刻思考。他还编辑了《耶鲁青年诗人选集》(1998),追溯美国首个诗歌系列的历史。他曾从事建筑工、侍酒师和广告文案等工作,现经营意大利托斯卡纳产橄榄油品牌。其诗歌常见于《纽约客》《巴黎评论》等刊物,展现了他对语言和形式的精湛掌控。
虚空
罗伯特·哈斯
假如我开头并不提及死亡,
或爱如何在我们善意的手上败落,
或我父母在对彼此的无心怨恨中
给我的伤害。假如我让光倾倒在
山间草地上,骡耳菊①已在
八月的热浪中干枯,鼠尾草
甜美浓烈的气味升腾,与其所能
获取的光线结合,一场战时婚姻,
这些山间的夏天很短暂,雪花
的彩带游行会将它埋葬,
毫不费力,在世界舍弃的过剩
之地,在这里,你想要雪?你以为
你在塞伦盖蒂平原上见到天空
打乱三万只火烈鸟粉红色的牌阵
就算窥见永恒?我脸都红了,
她说,一边转向你,眼睑低垂,
羞涩地,嘴角有一抹微笑,
在玩什么?过家家,扮演我是你悲伤的
妹妹与作者,扮演上帝爱这绿色大地,
我是他的探访修女,你想要雪,我就给你
雪,她说,这是我火烈鸟迁徙的羞红。
冬天会埋葬它。你最好是
睡过那寒冬,或睡在城市里一张
孤单的床上,晨雨中石头
闪着幽光,你可以有条被褥,
质地丝滑,但必须是蓝色的,
而且你早晨可以听音乐,
音符如喷泉的反光一样不安,
你可以喝一杯芬芳的茶,
冲洗杯子,打扫房间,
你抵御悲伤,鸥声响彻教堂塔楼外窗
而你又闻到大海的咸味,
那是你并不记得草地在
十五英尺雪下沉睡的梦,你
半记起某种半大动物的足迹,
小狐狸或大野兔,致命的
寂静,冬日天空刺瞎眼的灰色:
草地,它在沉睡,别唤醒它。
你必须探究消解有没有分晓。
手术托盘和泵,没有漂浮在
酒精味中生命的碎片,或床上老人
吐出如异界奶水的黑血,或是
来自贫穷国家的中年女人们
做善后清理,扔掉内衣这种。
要紧紧把握住她曾经朝你转身
的奢侈,别放弃,夏天
太短暂,没人会不一样地说给你,
这是场热闹的游行,这是小旅馆,
码头上的船屋,月色清稀,在松林
之上泛着银光,而现在你开始
冒汗,掉头朝北走出草地
又开始攀登花岗岩穿过荞麦丛
向瀑布而去。你注意到温暖皮肤上
有层薄膜。你是水,光与水与虚空,
你现在深呼吸——小土拨鼠的尸体
如一团赤褐毛发,蚂蚁一旁爬来爬去——
你可以听到远处湍急的水流
水跃上半空,而后落下。在冬天的
城市,她向你走来,或离开你,
雾气在老公寓的护栏上,在夏天
乃至春天的阳台上吹干的贴身
衣物的记忆上凝结并滴落。
你可明白?你可以泡一杯茶,
你可以喝,茶叶是来自锡兰,
那个打包的小胖很不耐烦,
他在等乌得勒支②奖学金消息,
他很确定如若拿不到手,就会
死在这破地方。你可以品最后一口
再洗干净杯子,放在架子上,
然后你出门,或在桌前坐下来。
你自得,鼠尾草香气在炽热中升腾。
译注:
①.骡耳菊(mule ears),骡耳朵是菊科(Asteraceae)骡耳菊属(Wyethia)的俗名,主要分布于北美地区,以其向日葵般的大花和宽大的叶片而著称。
②.乌得勒支(Utrecht)其实是指乌得勒支大学(Utrecht University)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该校建立于1636年,位于荷兰第四大城市乌得勒支。
诗人简介:罗伯特·哈斯(Robert Hass,1941年3月1日-),美国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与评论家,生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其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人文关怀闻名。他的诗歌融合了美国西海岸的自然景观、个人记忆与哲学思考,常探讨生命、爱与无常的主题。哈斯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曾任美国桂冠诗人(1995-1997),并获得普利策诗歌奖(2008年)与国家图书奖等殊荣。他的诗集如《田野》(Field Guide)、《赞美》(Praise)与《时间与物质》(Time and Materials)展现了对日常生活的诗意挖掘与对生态的关注。此外,哈斯致力于日本俳句的翻译,译介了松尾芭蕉等诗人,推动了东西方诗歌的交流。他现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名誉教授,教学与写作并重,其作品以清新、哲理与情感深度著称,影响了当代美国诗坛。
梦
罗伯特·克里利
你以为你是在
某张桌子上吃东西
像头猪与你
恰巧并不认识的人
一起,有个女士
喂你们所有人,而你,
最后算是
饱了,哦哟,看看 看看
他们还在吃!为啥
(一个女人说,另一个
坐在我旁边)那些
你这么狡黠旁观的
人还在吃,并不
像你,你可以被喂饱
是因为你饿了!但
他们,他们不能——他们
被饥饿的
念头掌控,永远也
吃不饱,唉……
你也是,做梦的人,
讲这个直白的
故事,在一个
空空如也的头脑中,
扮演所有这些
同样令人反感的角色。
诗人简介:罗伯特·克里利(Robert Creeley,1926-2005),美国诗人,黑山派代表人物,以简洁、口语化的诗歌风格著称。生于马萨诸塞州,早年丧父并因事故失明一只眼,经历塑造其敏感内省的创作特质。他曾就读哈佛大学,后与查尔斯·奥尔森等人交往,深受现代主义影响。克里利作品常聚焦日常经验、情感碎片及语言本身。他强调诗歌的节奏与呼吸感,反对传统韵律,影响了后世诗人。晚年任教于布法罗大学,2005年在得克萨斯州去世。
婚姻
艾米·格斯特勒
浪漫映在一把勺子上,是个小而弯曲的世界。脆弱得像一张白纸。为何开始?为何玷污、揉皱这好端端的表面?有诸多理由,感官的诱惑、纾解的渴望、好奇的驱使,抑或这就是你的使命。你或许责怪那交配的本能:
用屎黄色木头雕的一个矮小神祇。不不不,它并不肮脏。欲望的困境,渴求相伴、嬉戏、交缠和迷失;直到被擦拭成锃亮如新的器皿,一把刻有姓名缩写的黄油刀,现代款式或传家宝。这是一个瘟疫与堕落的时代,臭氧层婚纱撕裂的时代。人们必须尽其所能自求安慰。他想让她咬他,轻咬。她只想喝一夸脱水,早早上床。这便是我说的动人约会。在伏都教①中,信徒可与神成婚。有些修女嫁给耶稣,但首先得削去秀发。他怕自己会纠缠其中,绊倒跌跤。被击倒,迷失。你的脸美丽而粗砺如墓碑。我吻它,我愿意。
在更务实的时代许多新娘的面纱后来成了她们的裹尸布。履行完母性职责后,人们对她们致以最后敬意,墓穴里摆放着花圈、香烛和绸缎。在印度,童婚很普遍。下午一队早夭的孩子穿过你的画室来斥责闭眼不看世界的丰饶。但他们近到足以看清你额头上的字迹,才明白你不过做了必要之事。于是他们匆匆跑出去,
祝福你的车,你那杂草丛生的草坪和你前院那低垂的银丝树。
他的候见室挤满了虔诚的异教徒,牧师把他们一个个召他们进办公室辅导。曾几何时,你在餐馆里用叉子戳我,那是你对我的爱抚。那些日子,任何拥抱都是种折磨。在这本百科全书的图片里,东方新娘的头饰像纸船。图注说:“日本的婚礼是正式而庄重的仪式。”哦,新娘,在减肥药、茶、米饭和奎宁的海洋里被喂养、被安置,你能指引我吗?水流湍急吗?有桥吗?这古老的分数如何计算:你除以我?分子先生压在分母小姐之上?我俩被诗篇的一行,一条分歧的思路和你紧闭双唇那薄薄的血线分开。婚礼结束时,宾客常抛撒米粒或旧鞋。你刮得很干净,帅哥。差点被飞来的军靴砸昏,而你的朋友们仍在蚊帐下若无其事地交谈。你从未认出我,亲爱的,但我一眼便知是你。我一眼便认出我的命运。可若在适当的“我愿意”之前对视,便是厄运。
所以别看了。即使隔着这还在扩大的鸿沟,房间变得巨大,我吻你新旧的伤口。我吻你。我愿意。
译注:
①.伏都教(Voodoo Religion)起源于 1700 年左右的蛇崇拜。其重要组成部分是舞蹈、音乐和最多样化的仪式。在仪式中,舞者在一种恍惚的催眠节奏中起舞,有时看起来有点恐怖。仪式还会使用对伏都教非常重要的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如蜡烛、食物、金钱、护身符、仪式项链、仪式响尾蛇、天主教圣徒的图像、朗姆酒瓶、气泡、旗帜、鼓、圣石和刀。
诗人简介:艾米·格斯特勒(Amy Gerstler,1956- ),当代美国诗人。她1978年毕业于培泽学院(Pitzer College),2000年在本宁顿学院(Bennington College)获文学硕士学位。她现为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艺术硕士写作课程的教授。此前,她曾在本宁顿写作研讨会项目、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和南加州大学专业写作硕士项目任教。《洛杉矶时报》称之为“我国最好的诗人之一”。2010年任《最佳美国诗选》客座编辑。现居加州洛杉矶。
临湖感怀
唐纳德·贾斯蒂斯
城市在我们身后燃烧;湖面闪闪发光。
高大的高音喇叭正宣布开奖;
湖边,另一个则广播游船时间。
童年曾经满是恐惧以及惊喜,
现在却渐渐淡成了悠远的风景——
远处总是传出忧伤的钢琴声,
远处隐约有幽灵般的叮当声
(哦,难以辨认的模糊和声)
或某种远远的号角声在水面回荡,
高亢的失落音符,背离所有的和谐。
恰恰此时,清醒的孩子会梦见世界,
而这就是我们从世界中逃离的世界。
抑或两个世界靠拢合二为一
在风暴与雨甜美暗黑的下午,
旧的立体观景器被拿出来擦拭,
整理一堆旧《国家地理》杂志,或冒雨,
疯狂地冲向当地的电影院,
也许会听到凯恩那凤头白鹦鹉尖叫。
(这会是1942,那个夏天么?)
到六月,城市好似变得神经质。
但湖泊整个夏天都适合深思,
我们的湖以如画的蓝色调著称,
细想之后,又不全是忧伤。
为何会忧伤?是他们的愿望并不独特——
用装扮成纯技术的爱去
人格化无生命的死物么?
哦,艺术和孩子全都是无辜的!
但风景会渐次变抽象,一如老去的父母;
很快了,战争会让大酒店关门大吉;
而我们,再回来时,必定已是父母身份。
现在松树之间并没有灯笼挂着——
仅仅,像历史一样,北方松树裸露得精光。
而且一段时间后,湖滨会消失
在它流亡难以磨灭诗句中
或在几幅老码头的素描中。
也许雨会在内心的另外一边下着,
然后我们记起,不由自主地记起。
——怀旧与雨的味道会一同来,你懂的。
诗人简介:唐纳德·贾斯蒂斯(Donald Justice,1925年8月12日—2004年8月6日)美国诗人、作家和教师,以其精湛的诗歌技艺和对形式的重视而闻名。他是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院士,1997 年至 2003 年担任美国诗人学院院长。他曾获1980年普利策诗歌奖,并于1961年、1974年和1995 年三次入围国家图书奖。
记忆行动①
大卫·雷曼
我们正抽着令人着迷的大麻时
“记忆行动”宣布开始。每个士兵朝
各自的床走去,胳膊上插着针管
从一百开始倒数。而我,陌生城市里,
置身经济萧条,人们工作、住处和婚姻
都不在正轨。没人告诉我那把枪已经上膛。
下午早些时候我们开喝。我完全喝高了。
醒来时浑身是汗,穿的便服,医生让我背出
姓名、军衔和编号。我朋友们都有职业骗子
一样的工作,大多有床上功夫不错的伴侣。
但我有什么?只有万事万物都漂浮的感觉
和看起来还不到五十岁的运气。
黎明时我回到征兵处。我只十八岁
心头倒背数字。考官问了一个又一个
陷阱问题,比如为何我常常只读小说
中段,却忽略了开头结尾。何时
决定的要自愿干情报活儿?“跟一个妞儿
上床时,”我用更衣室的痞气作答。其实工作
难找,参与“记忆行动”总比没活干要
强吧。评估官不以为然,看了看表。那是1970年
终于他开腔了。他饶过了我,命令我中午时
去床上,并且要练习隐身动作。我睡着时
第一幕有人必定已经把墙上
那把无害的枪上了膛。就那样,我毫无借口,处在
一个征途的半程,走在被雪覆盖的无名街上,处在
一个谜团——或一团乱麻的中间。这些任务
可以救赎人的灵魂,或他们是这么说的。但在
孤儿们团聚于年度聚会,那都是十年指后的
事了,在伊顿②的操场上,每人都卸下
一背包麻烦,勇敢地笑着,然后上床睡觉。
多亏了“记忆行动”,在一场从未宣战的战争中
我们每人各自在一张不同的床或棺材里醒来,身边
的伴侣各不相同。没人来得及给武器装弹
或处理战斗前那十几件必须要干的杂务
就那样,我在枪林弹雨中躲闪子弹,只有
百万分之一的机会能抽中幸运数字。当
它发生时,我睡在床上,而醒过来时,
一切都结束了:我38岁,步入中年边缘,一连串
无聊工作抛于脑后,膝上放了一把上膛③的枪。
译注:
①. 这是一首充满叙事性、象征性和自嘲意味的诗作。这首诗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融合了梦境般的超现实主义、战争隐喻以及对个人生活的反思。作者通过反复的意象和非线性叙事,探索了记忆、命运和个人选择的复杂性。难点在于其象征意义的开放性和文化背景的隐晦性,但正是这种模糊性赋予了它多层次的解读空间。标题及诗中反复出现的“Operation Memory”(记忆行动,在正文中译者加了引号)既像是一个军事行动的代号,又似乎暗示一种心理或存在的实验,既像一场实验,又像一场阴谋,可能是隐喻冷战时期的情报活动,或个人对记忆的自我审视。
②.伊顿是指伊顿公学,作者以此暗示某种精英与荒诞的对比。
③.原诗充满口语化叙述和自嘲感,如“loaded”(既指“醉”也指“上膛”)的双关译者做了灵活处理。
诗人简介:大卫·雷曼(David Lehman,1948年6月11日-),美国诗人、评论家和编辑,以其多样化的文学贡献闻名。他出生于纽约市,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和博士学位,后为该校的教授。他的诗歌风格常融合叙事性、幽默与超现实元素,探索记忆、身份与现代生活的荒诞。雷曼不仅是诗人,还是《最佳美国诗歌》年选系列的创始编辑,该系列自1988年起每年出版,汇集当代美国诗坛佳作。他还写过多部非虚构作品及侦探小说。他获得过多项殊荣,包括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奖。
告别演出
詹姆斯·梅里尔
献给大卫·卡尔斯通①(1932-1986)
艺术。它治愈痛苦。当灯光变暗,
大师举起魔术棒,源源不断的巨变
在我们内心升起。活跃的蒸馏器再次
将凡胎俗骨
提炼成纯净单一的金子。结束时的喝彩声
将他们唤回来,汗流浃背又着紧身衣,
一次又一次谢幕——完全不愿面对
表演结束的事实。
你已离去。你如感冒一样捕获了他们对精粹
空灵的渴求。如今,在炉火中烧成
十或十二捧轻盈的灰烬,凡人的砂砾
从指间筛落,
宫廷时光粗粝而又灰暗闪亮的升华,
施特劳斯、西德尼,情人哀怨的
我们就不能做朋友吗?你早餐电话里
穿着欢笑衣服的声音,
这就是我们把邻居的小艇划起
出去扔进水里的——彼得抓紧救生圈,
我将盒子沉入水下,释出其中
所有的一切。那些
晴朗流畅的音色,那自我燕麦粥
化为人形,最后一次幽灵般芭蕾
凌空越,——等等,啊!——向下指向黑暗。
高抬,海鸥的翅膀
拍击。场内灯光(总是料想,亲爱的,
地球仍是你的家)最明亮的灯光铺垫美好
场景:真实的色彩,阳光般温暖的手
覆盖我湿漉漉的手……
他们回来了。你会多么喜欢。我们也
随之起立。遗憾与恐惧已过去,
节目单卷起,嘴唇张开,我们挤向前
急切地称颂他们,
更多的,想加入演出行列——某一天有朋友
会为我们报名吗?可是,奇怪,而密接之时,
他们的魔法自行消解。脸苍白、浑身湿、眼低垂
他们已看到你去往何处。
译注:
①. 大卫·卡尔斯通(David Kalstone,1933-1986)他是伊丽莎白时代诗人菲利普·西德尼(Sir Philip Sidney)的权威研究者,出版了《西德尼的诗歌:背景与解读》(Sidney's Poetry: Contexts and Interpretations,1965)。他还研究并撰写了关于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罗伯特·洛威尔(Robert Lowell)、詹姆斯·梅里尔等诗人的评论,代表作包括《五种气质》(Five Temperaments,1977)和《成为诗人》(Becoming a Poet,1989,后者在他去世后出版)。本诗题记原文上的卡尔斯通出生年份1932年有误,或是作者笔误。
诗人简介:詹姆斯·梅里尔(James Merrill,1926-1995)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以其精湛的技巧、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于1926年3月3日出生于纽约,父亲是美林证券创始人之一,家境优渥。他毕业于阿默斯特学院,1947年出版首部诗集《第一首诗》。梅里尔的诗歌融合古典形式与现代主题,题材涵盖爱情、自然、死亡与神秘主义,常以个人经历为灵感,如这首《告别演出》。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史诗《与灵沟通的变迁》(The Changing Light at Sandover),通过与灵界的“对话”(借助占卜板)探索宇宙与人性,获1976年普利策奖。他还凭借《神圣喜剧》(Divine Comedies)和《夜与日》(Nights and Days)分别获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被誉为“形式大师”。梅里尔的生活与伴侣大卫·杰克逊(David Jackson)紧密相连,两人长期居住在希腊等地。他于1995年2月6日因心脏病去世,享年68岁,留下深远文学遗产。
政治
鲍勃·佩雷尔曼
从前有条线,说了它如何被弯曲。
有人死了而城镇也被命名:
匹兹堡,皮埃蒙特,埃默里维尔。
树种下了,但又被砍倒,
偶然的魔手开枝散叶。
现在,那些药店与医院
日复一日,年终也录得有盈利。
一万两千吨的大楼黄昏带一副现实语气
隐喻、拟古与老式精神分裂也无法撼动。
偶然是个现代观念。
梦之书的一页
不能是随意一页,必须是
你母亲第一次关注到你父亲那一页。
他们生活在中世纪,而剑还在石头上
牢牢地扎着,上帝与财富是不分的。
没时间细思量:在救护车里
红桃皇后发现了红桃侍从,
于是他成了红桃国王。
但你,你无名的羞涩,
尚没构思出来,故不应在那儿
阅读,想象所有名字可能很要紧。
有人战胜偶然的例子,
达成了政治化身,突然海报显现,
上升到免费广播时间的天堂,
意义上无止境的纯粹多疑症,
从而获得一种地位,
与当地五金店截然不同,
几个月后它有
可能变成跑步用品店。
突然,我听见街对面的车喊我的名字,
我知道这就是给我的暗示:
如是我说,从前有条路
除非为了些许愉悦,它永不弯曲,
但我们已到了医院。
诗人简介:鲍勃·佩雷尔曼(Bob Perelman,1947- )美国诗人、评论家、编辑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名誉教授。作为 20 世纪 70 年代语言诗运动的关键人物,佩雷尔曼帮助塑造了一种强调语言实验和政治参与的前卫实践,打破传统句法,探索商业化、暴力和历史记忆。受埃兹拉·庞德和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影响,佩雷尔曼的作品融合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元素。他翻译的作品包括卡图卢斯和现代俄罗斯诗人的作品。
圣露西日①
唐纳德·雷维尔
我能触及的一切,甚至
水槽上方黑暗中窗上映出的脸,
凝视外头渐渐暗淡的庭院,
又望向我身后变亮的厨房,
有时会无助地有点摇摇欲坠,
然后又找到支撑。重要的是
试着去留意每一件事情,
然后了解是什么阻止它垮得太凶,
无法挽救。一个孩子可能会担心
庭院在夜幕降临后去了哪里。
而我这里却忧虑
身后厨房的刺眼光芒,
它想让我陷入晚饭后
夜晚最幽深那一端。
但与孩子不同,与那些容易
让人怜惜,让人畏惧的沉默之物不同,
我知道一些事情,可以有个选择。
如果我倒下去,我能选择可以挡一下的。
历史一直在发笑,
摇晃着它与自由之岛之间的
小桥,那些偏远部落
在那里自说自话,陷入狂热,
忘记了那个重要的历史教训。
当下很简单。它像粗糙的吊坠
一样,挂在那里,形状如房子。
你推开门,里面的东西都太小
不会伤害到你,
在理想图纸上徜徉很轻松——
郊区住宅、修道院、
褐石屋。而更轻快的是
站在水槽前考虑你的选项。
当庭院暗去,我是否还来得及
穿过窗户,踉跄看向栅栏边
沉重的房间,也就是那个过去,
那些沉重的房间?还是最好
回头看向前方的暗夜深渊?
想来其实很简单。就像
用花园尽头的石头盆来
收集水,让时间发现它的
精打细算,像其他人
一样自己搞个半推半就的
隐秘救援。但思虑却是
无助者不断思考的假节约。
它像石盆中的薄冰一样融化,
从各个方向消失,侵入
它无助的中心点,此时此刻
它无法扩展,也无法拚除。
在任何地方我都无法自救
除了过去或未来,没有救助,
只能向后或向前倒在院子里
或落入今夜宾客如云的杂乱人群,
阻止我堕落的是我的真实生活。
我立足于认真对待一切。
栅栏边黑暗房子从不收缩。
即便在圣露西日匆忙仪式中
日子也会缩短,仪式却越变越大,
让它疯狂的平面图更为宽广
容纳更多东西,容纳那些我已放弃
希望再见到的人们。在里面
穿梭是不可能的。甜美的是,
在如此黑暗中永不会被陌生人伤害。
面前的夜晚深处充满了
准备彻夜长谈的陌生人,
用新的言辞、用阴影与真实肉体
明亮的联想以及我能用舌头触碰的
女人言辞上的蓝色图案
来排练可能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
在那里当幽灵不可能。而且甜美,
在一生中永不会再次伤害任何人。
故我一生都在两种真实生活之间徘徊。
如果他诚实,任何人都会告诉你
同样的事——在任何时刻,任何
被历史笑声动摇的
危机小桥上,任何人
都足以知道去做出他必须的选择
到底是活在过去,还是活在
未来。除了尝试别无它途
因为这选择一次又一次降临
到我们永远无法完全放弃的
薄冰上。这就是尽管危险
虚幻而轻松的当下生活
如此重要。如果跌倒,今夜我只能
朝一个方向倒下。隔壁房间女人的
影子和肉体和话语不属于
我的生命。面前的夜太快。
我永远不能企及的家,伫立在栅栏边,
黑暗、缓慢,充斥着不会变长的日子。
译注:
①. 圣露西日:圣露西日(St. Lucy’s Day)是一个与基督教相关的纪念日,具体来说是纪念圣露西亚(Saint Lucy,或写作Lucia),一位公元4世纪的基督教殉道者。这个日子定在12月13日。圣露西亚被认为是光明和视力的守护圣人。由于它接近冬至(北半球最短的一天),这个节日被赋予了“光明战胜黑暗”的象征意义。
诗人简介:唐纳德·雷维尔(Donald Revell,1954年-)是美国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和评论家,以其深邃的哲理诗风和对语言的精妙运用著称。他出生于纽约布朗克斯,毕业于宾汉姆顿大学和布法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犹他大学英语系教授。雷维尔的诗歌常探索时间、记忆、自然与信仰的交织,融合个人体验与广阔的文化视野,风格既内省又富有象征性。他的作品多次获奖,从他的第一本诗集《来自废弃城市》就获得了国家诗歌系列奖。最近,他获得了 2004 年莱诺尔·马歇尔奖,并两次获得美国笔会中心诗歌奖。他还获得过格特鲁德·斯坦因奖、两次谢斯塔克奖、两次普斯卡特奖,以及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英格拉姆-梅里尔基金会和古根海姆基金会的奖学金。作为翻译家,他将法国诗人兰波和纪尧姆·阿波利奈尔的作品引入英语,广受好评。
共情戴夫·温菲尔德
大卫·夏皮罗
现在我很开心看到戴夫·温菲尔德①
扔出球棒,它旋转着
向投手飞去而且看起来
是蓄意也罢是动作业余了也罢
但的确很危险不顾后果
“莽撞、激情、或也很无辜”
这就是我的风格
扔球棒的风格
赖恩·杜伦②的风格
他后来承认是自己酒后失当
所有感官都错乱了
他把球扔出球场
落向击球手的头顶
让人受不了的投手
无望投出有力的球
他只能期待可以
看得到击球手
那么读者
我把球棒扔向你③
译注:
①. 戴夫·温菲尔德(Dave Winfield,1951- )美国著名前职业棒球运动员,曾效力于多支大联盟球队,并在2001年入选棒球名人堂 。
②. 赖恩·杜伦(Ryne Duren,1929-2011)美国著名前职业棒球运动员,他以其100英里每小时的快速球、偶尔的不稳定性以及给人印象深刻的厚底眼镜而闻名,这些眼镜使他在投手丘上显得相当吓人。尽管他的视力很差,左眼视力为20/200,右眼视力为20/70,但这并没有阻止他成为一名出色的投手。他最为人所知的可能是他那故意投向看台的热身球,这增加了他对击球手的威慑力。
③. 这首诗使用了隐喻和类比来描述戴夫·温菲尔德对抗行为的个人风格,以及观众的反应。诗中也有一些疑似语法错误或奇怪的表达,可能是为了强调情感氛围。最后一行将球棒扔给读者,这让读者感到被挑衅或威胁。
诗人简介:大卫·夏皮罗(David Shapiro,1947-2024)美国当代诗人、作家、艺术批评家和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编辑和教育家。他的诗以其对后现代生活的狂热混乱的探索而著称,他的声音在所有表现形式中都保持着同时顽皮和抒情的特点。他的作品融合了自传性的数据和音乐元素,被认为是纽约诗派中一个重要的贡献者。他于2024年5月4日在布朗克斯去世,享年77岁。
钓蓝
理查德·威尔伯
——献给约翰与芭芭拉
就如同潇洒的燕鸥,或那片孤云
彷佛缓慢进化的胚胎
在天上翻覆,这条敏锐的鱼
因其奋进与美丽被我们喜爱
我们这类人的镜子。姑且
不看他了无牵挂在空中扑腾,
撇开他反常脱群急转弯
游向百里外海中的产卵场,
多么清晰,细思引擎的嗡嗡声,
我们想象他在水下的等待:
水蓝色中的蓝,那是在闪烁
流形中思想的色度
他身姿轻盈,全神贯注,却又
蓄势待发,以精准的果断攫取,
它是最冷静智慧的那种,
抑或对心智的蓝眼即是如此,直到
他在湍流下隐秘地出击和奔跑,
向后和朝下猛拽想象力
让辨识力坠入暗黑深处
那儿有玻璃海绵,黑叉齿鱼,
有泥盆纪梦境中古老的黑暗,
那不是我们自身的冥想阶段,
那漫长的混战,没有自我,人生
无情、无痛、无眠、无知,
于此,时光荏苒,我们不可思议地崛起。
诗人简介:理查德·威尔伯(Richard Wilbur,1921-2017)出生于纽约市,1942年毕业于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学院。二战期间曾在海外服役,战后重返哈佛大学,先后在哈佛大学、韦尔斯利大学等地任教。在韦尔斯利大学任职期间,他曾协助建立大学出版社,推出诗歌系列出版物。1963年、1971年两次获博林根奖。1987年当选第二届美国桂冠诗人。1989年以《诗合集》(New and Collected Poems)获普利策诗歌奖。另外,威尔伯还获得史蒂文斯诗歌奖、艾略特诗歌奖等重要奖项。
他处
德里克·沃尔科特
(献给斯蒂芬·斯彭德①)
某处,一匹白马奔驰,鬃毛
在木桩缠绕带刺铁丝网的
田野间翻腾,男人们
砸石头,或将稻草捆成堆。
某处,女人们厌倦了包裹披肩大海的
哭泣,因为渔夫的小舟
依然出海。海蓝得像和平。
某处人们厌倦了酷刑的故事。
而某处发生了一次逮捕。
某处,一辆卡车里收获了
几具尸体。士兵们有些
在路边休息,或在森林里抽烟。
某处,会议上愤怒的声讨
针对暴行。某处一页纸
被撕下,不知何故,枝叶
不再像枝叶,而像伪装。
某处,有一位战友,
一个作家,大睁双眼躺在
床垫罩布上,他不读这个,
也不写。如何下笔?
我们在这儿暂时自由,但
他处,这星球的三分之一
或七分之一处,草草一把枪托
将头颅砸成天堂想象的意念
那儿没什么自由,蓝色空气
薄如纸片,而我们所写的
被盖上两种印章,一封蓝信,
被国家的裁信刀割开喉咙。
透过这些黑色的栏杆,
空洞的面孔凝视着。手指
紧握这些诗行的横杠,
就在这儿,因为在他处
他们的目光在迷茫中
消散,一如你电话簿里
让你困惑的没有脸孔的
数字。也像去年的屠戮。
世界是无辜的。更黑暗的罪行
是把良知当作职业,
通过我们的神经去感受冬天枝条
无声的尖叫,奇迹被读作征兆。
译注:
①斯蒂芬·斯彭德(Stephen Harold Spender,1909年2月28日—1995年7月16日),英国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其作品多关注社会正义的缺失和阶级斗争。其早年文学生涯深受20世纪30年代欧洲政治氛围的影响,与W.H.奥登、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等诗人交往密切,被称为“牛津诗人”或“奥登团体”一员。牛津大学大学学院毕业,1965年成为美国国会图书馆任命的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他于1970-1977年间担任伦敦大学学院英语教授,1983年受封爵士,1995年在伦敦因心脏病去世,享年86岁。
诗人简介:德里克·沃尔科特(1930年1月23日-2017年3月17日)是圣卢西亚诗人、剧作家和艺术家,199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加勒比地区最杰出的文学声音。除诺贝尔奖外,还获艾略特诗歌奖(2011)。职业生涯方面,沃尔科特在特立尼达创立剧团,执导多部戏剧,并在美国多所大学任教,包括波士顿大学。他擅长将荷马史诗与加勒比民间传说结合,探索身份、流散与文化冲突,他的创作深受其双重文化背景影响,既批判殖民主义,又歌颂自然与人性之美。他也是一位画家,常为作品配插图。2017年,他因长期疾病在圣卢西亚去世,享年87岁。
成吉思陈①: 私家侦探
约翰·姚
我漂过某个横截面,
手持尘封的酒杯,而她进来,
被颤抖的碎裂星光紧裹。
无需言语来讲述,手势就够了。如今,
我们全都是寄生虫要寻找肉体来
依附。我不过是跑道旁飘过的绚丽流浪汉。
我总是会带些鳗鱼口红②,以备
不时之需。
她笑了,
像小耸下肩划破的旋律。
她左眼里下着雨。
她开口讲述:一片云或故事
裂成两瓣,或者可能四瓣,
木头眼皮和人头发做的围巾。
她停顿一下:我给你狂舞的凄凉③与
闪耀的积淀。
天色已晚,
而我们深陷于其中。
我站在另一边,凝视
公园上方皑皑的雪白月亮。
一个 臭疙瘩用我的声音许下些诺言。
译注:
1. 成吉思陈(Genghis Chan),Genghis Khan是指成吉思汗,作者将字母K戏虐性地替换为C,Chan在非汉语拼音拼法中是指中国传统姓氏陈。
②.鳗鱼口红(lamprey lipstick),lamprey中文为七鳃鳗、八目鳗,是一种原始细长淡水或溯河产卵鱼,长有无颌的圆口吸吮嘴,嘴内有矬牙,在淡水河中其常以寄生方式生活,在海洋中则可能以捕食其他鱼类为生。可能此处作者以其描述口红的形状,但更多的译者认为是响应上文中的寄生虫。
③. 狂舞的凄凉(dervish bleakness),dervish指苏菲派教团中以狂舞作为礼拜仪式一部分的穆斯林苦行僧,此处狂舞的凄凉也即是苦行僧式的凄凉——在绝望与狂喜的求真之间起舞。
诗人简介:约翰·姚(John Yau,1950— )美国著名华裔诗人、艺术批评家,中文原名为姚强,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现居纽约,在罗格斯大学的梅森·格罗斯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他曾获得古根海姆基金会、国家艺术基金会、纽约艺术基金会等机构的资助,以及法国政府授予的文学艺术骑士勋章。此外,还获得过美国诗歌学会和《美国诗歌评论》颁发的多种诗歌奖以及杰克逊诗歌奖。姚的诗歌风格独特,他的作品被描述为语言的狂欢,构思奇妙、魔幻、多文体和多种形式糅合,音乐、绘画、舞蹈元素穿行自如,展示了如何以语言形式来呈现荒诞现实的超高技巧。
陈子弘,诗人、译者,著有诗集《在河边》 ,中译过特拉克尔、布罗茨基、博尔赫斯、卡德纳尔及沃尔科特等多位当代外国诗人的作品,也英译过中国当代诗人柏桦的作品。近年作品和译作散见多种选本、刊物和自媒体。
让我对南方的钟情
成为绝世的传奇
——西渡
南方诗歌编辑部
顾问:
西 渡 臧 棣 敬文东 周 瓒 姜 涛
凸 凹 李自国 哑 石 余 怒 印子君
主编:
胡先其
编辑:
苏 波 崖丽娟 杨 勇
张媛媛 张雪萌
收稿邮箱:385859339@qq.com
收稿微信:nfsgbjb
投稿须知:
1、文稿请务必用Word 文档,仿宋,11磅,标题加粗;
2、作品、简介和近照请一并发送;
3、所投作品必须原创,如有抄袭行为,经举报核实,将在南方诗歌平台予以公开谴责;
4、南方诗歌为诗歌公益平台,旨在让更多读者读到优秀作品,除有特别申明外,每日所发布的文章恕无稿酬;
5、每月选刊从每天发布的文章中选辑,或有删减。
《南方诗歌》2025年5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