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有一方小院
□姚昌德
在豫西南唐河姚西堂村落里,每户人家都会有一方自己建的庭院,不像城市里,乡下的房子都有自己的独门独院。当然我也不例外,正努力打造出一道乡村诗情画意的居所和灵动的风景。
一走进小院,便会被那些绿植和鲜花所吸引,它们在阳光下舒展着枝叶,变得满目翠绿,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生活的美好。小院的中式徽派建筑风格简洁而明亮,白墙黛瓦,屋顶两侧的女儿墙高低错落有致,院门开在正中,门楼宽大,方正美观。大门两侧柱子像又粗又壮的大树一样挺直,为我们撑起一片天地。整个院落显得古朴大气,又不失时尚与活力,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温馨的气息,让人看了心情大好。
院子,是家庭的延伸,是人们的心灵花园,有庭有院有家才美满。国人一直有着浓浓的院子情节,它既是一个居住环境,也是一个安放心灵的空间。院中,栽着株株红豆杉、罗汉松、桂花、玉兰、石榴、月季树等的绿色花卉和植物,花草繁茂,绿意葱茏,让人看后心旷神怡。分前院后院,前院用青石板铺就,后花院用水泥小道一字排开,冲着餐厅窗外的那棵棵海棠树、月季树、香椿树、映山红等叶儿油绿,花儿鲜红,真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啊。
在这个小院里,烟火气息是它最真实的写照。每当到节假日这样的特殊日子,小院里总是人来人往,有外地朋友专程前来参观游玩的,也会燃放起绚烂的烟花。烟花在黑暗中绽放,犹如生活中的那些美好瞬间,照亮了每一个角落。日常生活中,小院的烟火气息则更加浓厚。在这里,可以自己动手烹饪美食,也可以在花园里用柴火炉炖肉菜或烧烤,享受着人间烟火的独特魅力。
小院子是一个宝藏,它是宁静和平静的源泉。在这个温馨的园子里,每个人都有着劳碌而繁忙的生活,有时会感到心力交瘁,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放松自己。放下一切烦恼和忧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用心感受自然的美妙;放慢节奏、舒展身心,尽情享受与挚友相聚的时光;闲下来的时候坐在幽静花园中,尽情欣赏着花朵的绽放,闻花香、悦鸟鸣、聊趣事,喝闲茶、晒太阳、睡懒觉,享受阳光的温暖,触摸大地的温度,感受时间的静止;在月光下闲庭信步,粗茶淡饭中,逍遥安度清雅自在的人生;约两三好友或独自一人,舒展肢体、做做瑜伽、举举杠铃,不妨把这一天然氧吧打造成一个户外健身场所,感受到乡村小院田园生活带来的别样惬意,真是一个让人仿佛进入了流连忘返的人间仙境!
往昔农村人羡慕城市的繁华喧闹,而今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向往乡村的安静。真想在城市的繁华尽处,有一片宁静的花园。在庭院里寻一角落,片刻的悠游一杯清茶,闲坐半日理情绪。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不慌不忙,心有所属。在院子里,呼吸着大自然的新鲜空气,享受与家人陪伴、交流着静好时光。这里没有灯红酒绿的吵闹,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可以尽情享受在院子里闲弄花草,开垦菜园的慢节奏生活。这种慢生活终将幻化成一种时空,一种感受,一种理想,滋养心灵,润泽精神。
小小的院落之地, 从来都不只是一种建筑形式,它深入每个人的心灵和记忆中,成为国人的生活艺术和精神家园。它除了是日常起居的物质空间,更是一个独立的精神理想国。外面一片喧嚣热闹,院里一应清明悦目。一砖一瓦,成人情之所;一花一草,沐钟情之光;一书一茶,悦闲情之雅。
一个小小的院子,唤醒了人们的居住情怀,更是大伙的乡愁所在。它承载了人们更多的美好希冀和诗意的生活乡愁,那里有魂牵梦绕的童年,有兄弟姐妹的情同手足,共同成长。有欢笑也有烦恼,更有彼此的理想抱负。一蔬一饭里的简朴生活,一哭一笑里的童真童趣,都是小院里。带着香气的记忆,一直流淌进心里。
一庭一风景,一院一世界。院子对于都市人来说,不单单是一面墙、一块地而已,而是隔绝了喧嚣,守住了宁静,足以安放一颗向往大自然的灵魂。这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居住情韵,为空间和视野松绑,也让所有消极的都市症结在这里得以治愈。作家林语堂曾说,人生中有一大快事:“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一方庭院,是东方人居的风骨,是文化与情感的传承,生活便多了一番韵味。让我们珍视
这片土地,传承乡村文化,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乡村的美好与魅力。
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院子是一个可以安放心灵的避
风港,不仅仅是一个房子的附属,是一个心灵的归宿,更是老院子里的新院门。那里有忘不掉的童年,有写不完的乡愁,最重要的是有妈妈的味道。庭院,是一种记忆,是一种寄托,是岁月静好的诗篇,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疫情之下,小院有了非同的意义人人都知晓。当下这个新时代,拥有一个院子是奢华的。尽管如此,院子对人们的诱惑未曾减少。
每当走进小院, 总感到有一种归属感,这才是真正家。不仅是一种个人荣誉的象征,实现了自己的心愿,也是对后代的传承和寄托,让其也能够在家乡的土地上延续家族的荣耀。城市的房子只是房,农村的房子才是家。那装修讲究的城市楼阁,却怎么也不如小院住得踏实,住得安逸,住得随心。难怪母亲不愿意离开老家,总说不习惯城里,也许更多的是不愿意给我们增添负担,然而我越发感觉那是她对小院的习惯、对家的依恋和不舍。在这个宁静的空间里,装满了母亲对我们的期望和祝福,也寄托着我们对母亲无限的敬重和牵挂。
院子,是人间的清欢。不求多大,不必奢华,但一定要有花,陪我度过春秋冬夏。这里是一方远离焦躁喧嚣的净土,是一段古老而绵长的回忆,是一处漂泊浪子心中的牵绊,是我的家,生在那里,长在那里,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我的生活标记。
少年出去老来归乡,故乡永远是自己的牵挂,无论在外多么成功,也是自己挥之不去的宿愿。也许是从小在乡村长大的缘故,对纯朴自然的古村落充满眷恋。只要条件允许,就会选择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发挥自身优势,以全新的理念、独特的视角、切实的举措,助力推动乡村振兴贡献正能量。希望发挥自己的余热,为家乡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不忘桑梓之恩,倾情回报家乡。
有辆轿车,算是交通便利,顺着312国道去城里不长时间(唐河北站旁)。沿着乡村公路,很容易找到我的乡村小院。
作者简介:姚昌德,河南唐河人,现定居北京。喜欢用文字记录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用写实的笔法洞察天地书写世间的斑斓壮阔;借文学之力铭刻时代发展轨迹,凭历史的眼光还原本真。在乡土文化中寻找兴趣爱好和精神意蕴,创作了大批有思想、有温度、有情怀、有品质的文学和新闻精品力作,并获得若干个奖项和荣誉,致力于文化的传承弘扬和人文情怀的培育涵养。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