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巷记事
有一种地方,或是有一种人,你离开它之后,过了些时间,开始想着它,并且觉得它无与伦比的好;而曾经,你又没觉得它有多好。
——题记
听友人说屈原公园樱花正开得烂漫,心里不禁痒痒,下班后特意绕道,一睹芳容。花径中,瞥见一旁挂着“郭家巷”招牌的廊子,一股莫名吸引力,让我迈进老巷。青石板路、小商铺,古朴与摩登,恰到好处融合;亲睦邻里关系,浓浓烟火气……一切熟悉又陌生。花香浓郁里,记忆的闸门被打开,往事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相比30年前,老街的变化并不大。依然是零星的商铺,依旧没有喧哗,闲散淡泊,凡常琐碎,安静得不像街市。置身其中,仿佛回到我的青涩年代。突然想起一句话:再怎么壁垒雄奇的城墙,也需要扶疏掩映的古街,以柔缓人的眼界,以渐次遮藏它繁华中的另一股轩昂器宇,予人那一份“切亲”之感。
91年的夏天,我大学毕业,成为口腔科医生。最初的三年,我栖身于这条老街,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惶恐。白天,我在医院上班,晚上就回到老街的租住房。老街,给了我婚姻,给了我亲情,给了我无尽的慰藉和希望。
彼时医院条件简陋,连一张床铺都无法满足,更别说单身宿舍了。身无分文的我,只好投靠做生意的舅舅。他家门面坐落在城西常德人汽公司一侧,对面的郭家巷,隐藏着一处私房,是员工宿舍,与门面仅一街之隔,相距不过五百米。门面的房东姓陈,家有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我住宿的房东姓周,膝下有四位千金。两位房东都是在本地颇有声望的大佬,他们家境殷实,拥有宽敞的院落。舅舅一家一间房,我和门市部几位同事同住另一间房,房内并列摆放四张单人床。
我在郭家巷生活的三年,薪资微薄,生活清贫,但内心却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对未来的热烈向往、无尽的期冀以及不断尝试的勇气。在那些迷茫而又坎坷的日子里,我虽身无长物,但快乐却如影随形,澎湃不息。
我是医院第一位口腔专业科班生,初来乍到,科室同事大多是部队转业的军医,他们在拔牙、补牙、镶牙等方面早已声名远扬。那时的小城,私立口腔诊所寥寥无几。刚上班,我就忙得团团转。跟随老师学习几天后,我便开始单独操作。人生地不熟,加上寄人篱下,我内心充满了自卑和焦虑。
下班后,我会自觉地到舅舅门市部帮忙,清理货物、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凡事都争着做。与舅舅的营业收入相比,我的工资简直不值一提。他从未提起伙食费和住宿费,而我并非心安理得,总寻思着回报他们。我曾几次试图交点费用,都被他言辞拒绝。姨妈还因此没少打趣我。
尽管我是年轻医生,但依然颇受尊重。口腔科是当时的王牌科室,我锻炼的机会很多,渐渐的,我的能力也提升了。病人对我很满意,每每治疗结束,总会对我有所表示。一天下来,他们给我的散烟累积起来,有时会有一整包。我总是喜滋滋把这些烟收集起来,孝敬舅舅。他从不嫌弃烟的牌子,还夸赞我这个小医生有前途。偶尔有乡下病人送土鸡蛋、鸡鸭等农产品,我都会拿回家送给小姨,她总是乐不可支,夸我懂事,甚至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小小的崇拜。因为她们对客户毕恭毕敬,周末还会经常把他们接过来打打牌,吃吃土菜,联络感情。而我的体贴和孝敬,恰恰弥补了他们心里的某种缺失。
郭家巷前后不过一千米长,两百多户人家错落有致。下班后的闲暇时光,我喜欢在巷子转悠。小吃店、超市、桌球娱乐室、录像厅应有尽有。周伯的女儿在一楼开了一间理发店,那时她还待字闺中。我和几个年轻小伙,爱去找她闲聊,她对我这个大学生也颇有好感。可惜无缘,我在大学就有了心仪的对象,不然,我和她或许会发生一段浪漫故事。
不久,舅舅儿子进城了。他到郭家巷对面五中上学。我负责他的课余辅导,他当时读四年级,调皮蛋儿,活泼有趣。他分不清家教老师和保姆的区别。有一次,他当着姨妈面说我是他家请的保姆,结果挨了一顿训斥。这件事过去很多年,我尤其记得清晰。如今想来,余味悠长。
小表弟聪明伶俐,爱说笑话,是大家的开心果。我们经常带他出去打台球、溜冰、唱歌。偶尔看看少儿不宜的录像,我们会找各种理由把他支开。有一晚,我们玩得尽兴,第二天早晨,发现他尿床了。我们吓唬他要告诉班主任,他吓得慌了神,赶紧承诺带橘子给我们吃。第二天,他果然给我送来一箱橘子。表弟天资聪颖,加上我的精心辅导,他顺利考上湘雅医学院。如今,他已是单位领导,年轻有为,能力卓越,妥妥实干派。他酷爱体育,篮球、排球、乒乓球都打得很好,在唱歌、节目主持方面也很出色,我们称他“常德版刘德华”。跟心仪姑娘结婚后,夫妻恩爱,孩子懂事,家庭幸福。偶尔家庭聚会聊前这些,兴味盎然,笑得前仰后合。
门市部门庭若市,人来人往,堪称实战演练场。从门面接待的礼仪周到,到货物摆设的艺术美感,再到税务管理的严谨细致,乃至客人宴请的周到安排,各项事务纷繁复杂,大家在这里相互扶持,灵活变通,共同应对各种挑战。由于时常需要接待客户,大家亲自下厨,各显身手,厨艺了得!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成长为多面手,他们不仅精通业务,还擅长交际,机智灵活,才华横溢,尤其口才,那是顶顶好!
外甥小覃,按辈分是我的外甥,只比我小一岁。他初中毕业便踏入社会,早已历练得精明能干,风度翩翩,能说会道。有一次,他随舅舅去长沙进货,乘坐大巴车,恰好和我们医院一位美女医生相邻而坐。郎才女貌,都是未婚,相谈甚欢,格外投机。后来,他们开始正式交往。没想到这段感情却遭到女方父母强烈反对,认为两人门户不当,差距悬殊。尽管女孩以死相逼,但最终还是未能改变家人态度。无奈之下,小覃不忍心让女孩为难,痛苦选择分手。如今,女孩已是资深儿科教授,每当提起这段往事,娇羞无比,欲言又止。小覃的这份深情与决断,让我佩服。爱而不得,不如好好说再见。
另外一位表舅,我们喊他鸡婆舅舅,在门市部负责烹饪,那时常德还未普及出租车,大家出行主要依赖“慢慢游”——一种由三轮车改装成的交通工具,有遮风挡雨的蓬,靠人力踩动。舅舅白天在门市部忙碌,晚上踩慢慢游赚外快。我除了周末替门市部送货,偶尔也会去踩慢慢游,一个月能挣好几十块,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起初,由于技术不熟练,力气小,险象横生。下雨天,路面湿滑,有两次还差点翻车,客人很不满意,闹得不可开交。好在鸡婆舅舅并没有责怪我。
彼时,街头流行打赌博机,舅舅和姨姨以及另一位合伙人很感兴趣。赢钱了,会请大伙儿宵夜,觥筹交错,不醉不归;输钱了,独自疗伤,默默承受。自那时起,我就发誓往后决不打牌赌博。如今看来,我算没有食言。亲戚朋友偶尔打打小牌,小赌怡情,筹码稍大,我就找理由回避。。
最尴尬的是住宿。由于门市部来往客人多,晚上铺位经常不够。为节省开支,我们几个小伙伴就挤在一张床上。我作为编外人员,总是自觉让出铺位。实在挤不下了,我就骗舅舅说医院有急诊加班,晚上睡值班室。长夜寂寂,我在办公室牙椅上辗转反侧,五味杂陈。夏天酷暑难耐,蚊虫叮咬;冬天寒风凛冽,瑟瑟发抖。这是属于我的秘密,从未对人说起过。一个人最深的优雅,就是不给人添麻烦,懂得适可而止,进退有仪。
妻比我晚一年毕业,为和我在一起,她放弃省城工作的机会,成为另一家医院牙医。我们最初租的房子,是邻居周伯家闲置杂物间,不到七平米,一个门,一扇窗,搭下窄铺后,刚好能放下一张小桌和一个液化气灶。我们在窗户安装了排气扇。小屋简陋,肝胆俱全。我和妻度过两年甜蜜时光,尽管后来换了大房子,好像怎么也找不到小屋的温馨浪漫了。这小小的一方天地,还是朋友们的聚集地。每逢周末,大家伙齐刷刷到来,一大锅水饺加上辣椒酱、萝卜片,再临时买几串烧烤,热乎乎,美滋滋,简直人间至味。欢声笑语几乎要冲破屋顶。意犹未尽时,我们还会跑到郭家巷路边的KTV高声吼叫,纵情放歌。周边的人也会被我们的快乐所感染,情不自禁加入进来,又唱又跳,手舞足蹈。
印象最深的是当时的小伙伴,医院眼科医生冯文华,他唱的流行歌曲:“让我悄悄蒙上你的眼睛”,深情款款、如泣如诉,让人动容,泪眼婆娑。还有被誉为常德杨钰莹的甜歌皇后李孟霞,那时的她歌声甜美,高贵端雅,几家歌舞厅争相邀请她担任驻唱歌手。粉丝万千,收入不菲。欢乐场景仍然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冯医生已是曹家整形的CEO,资产上亿。而我虽说资质平平,才艺一般,也晋升为教授。至于李孟霞医生,再也难以一展歌喉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毕业三年后,我和爱人喜结连理。那间狭小的杂物间,显然不配了。我们决定在黄伯家二楼,租一间宽敞房子作为婚房。有原先的两倍大,租金也不贵,住起来舒适许多。我和妻在这里住了一年。柴米油盐的日子,难掩浓情蜜意,明艳动人。
黄伯和周伯是同事,在郭家巷一家金属材料公司工作。院子宽敞,四周有围墙环绕,青碧的爬山虎,布满墙壁。绿野开阔,别有洞天。一楼有几间房出租给卖蛇的老板,他是房东老板娘李姨的侄子,大家叫他八哥,还有一对年轻夫妇,在街上拖着板车卖盒饭,年龄与我们相仿。
冬天还好些,到了夏天,蛇发出的气味,臭不可闻,让人作呕。即便紧紧关上房门,也无法阻挡那股腥味飘进来。妻和我打小就怕蛇,时常梦见蛇爬进我家,满屋子蛇缠绵在一起,疯狂吐蛇信子,好几次在梦中吓醒,再也无法入睡。
后来,我们和卖蛇的老板渐渐熟络,知道他卖的几乎都是无毒蛇,安全保护工作做得也到位,蛇根本不会逃出来。我们才慢慢睡上安稳觉。卖盒饭年轻夫妇时常与我们闲聊、打扑克,老板娘时不时为我们送吃的,我们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妻当时还认李姨做干妈,她从这里出嫁,名正言顺、风光体面。
那时,拥有宽敞的两层楼房,绝对金主。卖盒饭的年轻夫妇后来不知去向,做蛇生意的八哥从这里赚得第一桶金,事业顺风顺水,蒸蒸日上。后来,他经营花都大酒店,收购了国营水表厂,成立了水表制造有限公司,成为卓越企业家。如今,他已是四十多家公司的董事长和法人代表。记得他比我大三岁。
栖息郭家巷的三年,还有许多故事值得细细回味。记得当年表妹失恋后,在临江公园深夜痛哭,不愿回家,我和店里的伙计雪雪,在小树林里陪了她整整一夜。直到东方露出鱼肚白,晨练的老人们纷纷来到公园,我们不好意思再逗留才回了家,最后表妹硬是被我俩的苦口婆心逗笑了。
一路走来,我们一群曾经在郭家巷落脚的人,经历上班、开店、办公司、收藏古董等种种波折,兜兜转转,肝胆酷热。不少同伴或许已经功成名就,身价不菲。往事如烟,记忆缕缕,即便苦难,仍有余裕。人民路中医院、滨湖路中医院、紫菱路中医院……点点滴滴,千言万语,我都会用笔一一描绘。
别了,富民花园
午后,妻子来电,轻声询问富民花园老宅是否还有遗漏的物品,彼时她正忙着与新房买家办理过户手续。闻言,我的泪来了。尽管老房子空了三年有余,每每闲暇,我仍会不由自主前往,清扫一番,独自静坐片刻,逐一巡视每个房间,心中方能安定。然而,自今日始,这方天地将迎来新的主人,与我彻底斩断前缘。
此刻,我坐在空旷的客厅,四周静谧,伤感与落寞交织心头,难以割舍。我多么渴望能在这片曾经熟悉的空间,重新找回自己遗失的大脑、迷失的灵魂、消逝的精力以及流逝的时光。当然,还有那一段段或温馨甜蜜,或凄清苍凉的故事,它们如同珍珠般串联起我平凡而又真实的人生轨迹。
富民花园这套房子,是我步入职场后购置的第一套小高层商品房。回首往昔,我们习惯了单位的福利分房制度,依据工龄与职务进行综合评分来分配住房。那时的我,正值青春年华,又是单身职工,工龄尚浅,因此在分配中并不占优势,最终住进了少有人问津的顶层六楼。
尽管如此,这套房子在质量上还算过得去。我在那里居住了八年有余,屋顶虽未曾漏水,但遗憾的是没有隔热层。夏天,屋内便如同蒸笼一般闷热难耐,空调持续运转,才能勉强熬过炎炎夏日。水压也时常不尽如人意,洗澡很不方便,让人尴尬不已。
我每日上下楼梯,不小的挑战,权当锻炼身体了。年轻小伙儿,精力充沛,活力无限,我只是将这些视为生活中的小插曲,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选择富民花园小区,对我而言,无疑是一个明智且必然的决定。它与我工作的单位仅一街之隔,中间隔着宁静的柏园小区,直线距离不过短短三百米。只需穿过柏园小区绿树成荫的走廊,便能轻松抵达我的住处。更巧的是,这个小区由我的一位朋友开发。
当时,我灵机一动,向他提议不妨试着与医院联系,开展团购活动。这样一来,不仅能省去大笔宣传费用,还能让医院同事们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富民花园位置得天独厚,它紧邻医院,出行极为便利,无论是步行还是驾车,都能迅速到达。
面对如此优越的条件,我没有理由拒绝。那时,我刚通过激烈竞聘,成功当选为科室主任,而且我们科室还是医院试点的目标管理单独核算科室。这意味着,我必须视医院为自己家,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不遗余力挥洒能力,才能实现科室和个人共同兴盛,达到双赢。因此,选择富民花园,对我来说,既是生活的便利之选,也是事业发展的助力所在。
我还有一个深切的考量,让常住老家的母亲能够来到我身边生活。母亲体重超过两百斤,心脏也不好,她从未住过我六楼的房子。每次来,她只能住到姐姐经营的快餐店。快餐店坐落在医院旁边的柏园小区,虽是个临时栖身之所,却也总能给予母亲一丝慰藉。
在选购新房时,我毫不犹豫选择了一楼,只为能够让母亲出入方便,无需再为爬楼梯而犯愁。然而,命运弄人,在我即将搬入新家的前两个月,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她未能在新房里住过一天,这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楚和遗憾。新房虽好,却再无母亲的身影,那份空缺和失落,是任何事物都无法填补的。
富民花园虽不起眼,却是我心里一片独特的天地。它仅由两栋住宅楼构成,容纳了66户温馨的家庭。这里没有豪华的物业管理,却在两楼之间辟出了一块简朴的停车坪,以及四季常青的两棵杨梅树和两棵桂花树,它们如同忠诚的守护者,见证着每一个季节的更迭,也迎接着每一位归家与远行的人。
为了维护这片小天地的基本秩序与整洁,医院特地聘请了一位和蔼可亲的传达室爷爷。他不仅负责小区的日常卫生,还掌管着大门的开关,用他的细心与耐心,为居民们编织了一张安全而温暖的网。
我的邻居们大多是曾经的单位同事,其中不乏院里的领导。在这个小小的社区里,我们共同享受着单位带来的福利,无需为物业管理费而烦恼。这份来自单位的关怀,让我们彼此间更加亲近,也让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踏实。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随着医院整体搬迁,我不得不开始寻找一个更适合养老的住所。虽然心中充满了不舍,但我知道,是时候告别这片曾经给予我无数欢笑与泪水的栖息之地了。
回首在富民花园度过的16年时光,我不禁感慨万千。那是我人生中最绚烂的章节,青春在这里绽放,豪情在这里挥洒。我曾自诩为“不死之躯”,无论面对怎样的风雨,都始终乐观面对。如今,虽然我已经离开了那里,但那段难忘的记忆,却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在我生命的天空。
入住富民花园后,我的生活节奏骤然加快,仿佛成了一个永不停歇的陀螺,不分昼夜地旋转,休闲时光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晚餐的宁静、夜晚的安眠,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在我心中却成了难以企及的奢侈。
我所在的口腔科,长期处于收支不平衡的困境,依赖其他科室支援才能勉强维持。这种境况让我深感人微言轻,行事自然也是小心翼翼,生怕给科室带来更大的负担。
不久后,医院推行了竞争上岗制度,选拔中层骨干,并试点科室主任目标管理责任制改革。在这场变革的浪潮中,我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最终脱颖而出,担任了口腔科主任一职。从最初的忐忑不安到后来的坚定果敢,我下定决心,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带领口腔科走出困境。
为了科室的发展,我甘愿牺牲个人利益,甚至做好了不拿工资、贴本投入的准备。但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我绝不能让人瞧不起,更不能让科室蒙羞。于是,我以身作则,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工作时间和强度大大增加,前所未有。
医院作为常德市120急救中心,承担着繁重的外伤急救任务。而口腔颌面外科一直是我们的薄弱环节,由于我一直从事口腔外科工作,自然义不容辞承担起这份责任。加班急诊几乎成了我的日常,一个晚上从家里赶到医院三四次是常有的事。第二天,我又要按时参加门诊的正常工作,从未有过丝毫懈怠。
好在我还年轻,精神饱满、身体健硕。体育中心就在医院旁边,我坚持每天晨跑,从未间断。这么多年下来,我从未疲乏、颓唐。当然,偶尔也会有牢骚和抱怨,但心里的光从未暗淡。
多少次,我在半夜的寒风冰雪中起床急诊清创;多少次,我因为手术风险和患者术后并发症而夜不能寐;多少次,我加班后疲惫不堪,感觉身体被掏空。看着别人家里灯火通明、麻将声声,我也曾羡慕不已,反复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像别人那样潇洒飘逸。
最让我头疼的还不是无休止的加班,而是急诊班。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急诊病人何时会突然而至!常常通宵处理完外伤急诊患者后,还要连续上一整天的白班。有时,我会累到崩溃,甚至开始怀疑人生。但每当看到患者康复的笑容,我又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那时的勤勉,不仅仅局限于职场,家里琐碎巨细同样见证了我的辛勤。记忆中,有那么一个傍晚,我精心烹制了晚餐,全家人围坐餐桌旁,享受着悠闲而温馨的用餐时光。然而,这份宁静被一通急诊电话打破。我匆忙扒拉了几口饭菜,丢下碗筷,风急火燎奔向医院。一位车祸伤者正等待救援,面部毁损严重,生命危在旦夕。经过两小时紧张而细致的救治,患者转危为安。当我拖着疲惫身躯回家,餐桌上仍然一片狼藉,碗碟堆积如山。我没好气质问女母女俩:“为何不收拾碗筷,难道只有我的脸上刻着“家务全包”?”面对我的责问,她俩一时语塞,半晌才异口同声回答:我们已经习惯了你的付出,你是家里顶梁柱,能者多劳。”
在富民花园生活的这些年,我和爱人的生活历经波折,仿佛航行在风雨飘摇的大海,不断接受着人生的风浪。我们从狂风骤雨中,坚挺搏击,一次次稳稳站立。
2021年2月11日,大年三十,我迎着晨曦晨跑,撞见满园盛开的艳丽桃花,绿叶映衬着红花,显得格外娇美。或许真的是桃花运当头,鸟雀在枝头叽叽喳喳欢唱,喜鹊更是成双结对,喜语晴光里。
正当我沉浸在这美好春晨,妻却突发状况。我急忙跑回家,只见她直挺挺躺在地上,大汗淋漓,气若游丝。我心猛地一紧,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凭借老医生经验,我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大约过了半小时,妻头晕症状稍有缓解,只是腰部疼痛厉害。原来,她想去厕所,却没能注意那道透明的玻璃门,一头撞了上去,顿时眼冒金星,天旋地转。反弹回来时,又被衣柜门撞到后腰。听着她的讲述,我不禁一阵后怕,责怪女儿的玻璃门太过透明,没贴上警示标志。我想起妻三年前曾受过严重腰伤,赶紧和女儿送她去医院。
我们选择就近的深圳华侨城医院就诊,或许是受疫情影响,医院检查流程十分严谨。体温监测、消毒以及行程码出示等,我们等了半个多小时,挂号显示屏依然毫无反应。直到中午十二点,一位年轻医生接诊并开了腰椎正侧位片检查单。结果很快出来:“腰椎2压缩性骨折,腰椎1陈旧性骨折”。妻需要卧床三个月,在疼痛中与天花板为伴,度过漫长的日日夜夜。稍感安慰的是,她的伤情并没有三年前严重,无需动手术。
2月27日,医院五届一次职代会隆重召开。年过半百的我继续高票当选为工会委员。表面淡定,内心却充满了喜悦。散会后走下楼梯时,不小心扭伤了脚。钻心疼痛,右脚有被撕裂的感觉。好久我才回过神来。以为只是肌肉和韧带拉伤,骨头或许无碍,我便一步一顿、一瘸一拐地强撑着走回家,顺道买了红花油和活血化瘀药膏。不到五百米的距离,我走了四十多分钟。回家后坐沙发上,发现足背已经肿胀得像气球一样,很快便全部青紫起来,看上去十分吓人。我从冰箱铲下一袋冰块,用袜子包裹敷在脚上,并用橡皮筋固定。
强撑两天后,我总感觉不对劲,莫非真骨折了?上班后,我去拍了一张X片,结果显示:跖骨骨折并伴有轻度移位。一语成谶!我难以置信地接过片子,上面清清楚楚的骨折线,仿佛在嘲笑我当时的自以为是。接下来一个月,我的右脚被石膏绷带固定住,只能拄着双拐上下班。此时,妻也因腰椎压缩性骨折而卧床休养。夫妻两人同病相怜,两两相望,啼笑皆非,欲哭无泪;一个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好在富民花园给我的,依然是春日暖阳,一片和谐。这里的包容、温暖、喜气,渐渐治愈了我们。
记得入住第一天,我就没有陌生感和违和感。小区停车位虽然很少,但大家都遵守秩序,从不乱停乱放堵塞通道。车牌都录入到传达室,随时可以联系挪车。邻里几乎没有争吵,更不用说刀戈相向了。偶尔有点小摩擦,很快冰释前嫌、破涕为笑。不少院领导和科室主任同住一个小区,汇报工作和思想交流十分方便。哪位住哪里,大家清清楚楚。
记得有一天凌晨,我加班回家忘记带大门钥匙,叩门好久传达室大爷也没有起床开门。我便就近拨打了同事电话,同事飞奔下楼给我开门。我姐一家也住在隔壁单元一楼,他们在柏园小区门面上开了一家快餐店。吃饭休闲非常方便舒适。这里一直是我工作之余最稳定最暖心的后方。在这里我快速进步、硕果满枝,进入人生巅峰期。
担任科室主任第一个月,我就带领团队扭亏为盈。从此口腔科同仁在医院昂首挺胸,再也不用卑躬屈膝了。门诊收入稳步增长,病房业务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第一个住院病人、第一台手术相继开展、蔓延。从当初在骨科借医生配台手术到造就一支稳定高效的手术团队;从懵懂陌生到熟稔有余;目前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没有手术禁区了,实现了大幅度跨越。我也因此先后被评为常德名医、常德高层次人才、常德口腔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常德市口腔专家质控组副组长、常德市医疗鉴定专家。多次立功并被评为常德市卫健委优秀党员。2009年,我39岁,晋升为口腔科主任医师,打破医院晋升正高年龄的记录,成为常德市口腔界,第一位口腔专科毕业的正高职称获得者。
除了尽职尽责完成本职工作,我在繁忙而略显枯燥的工作之余,努力调适自我。只要有空闲,我便会坚持跑步,让汗水稀释一天的疲惫;我酷爱写作,让文字成为我情感的依靠。不仅让我的情绪有了宣泄之地,也让压力得到尽情释放。年近花甲,身体依然健硕,各项指标正常。
在文学的道路上,我从未曾停歇,且小有收成。我先后在很多知名文学平台和报刊杂志,发表了近百万字作品。今年冬天,我被吸纳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有人夸我是跨界精英,一手诗意,一手医学,完美相融,活色生香。此番评价,略显夸张,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大家对我的认可、欢喜。
富民花园,见证了我的奋斗与汗水、泪水,也赋予了我成长、成熟与成功。当我回望,心里充满温暖、感动、怀念。深沉留恋,并不哀伤。人总得向前看。这里的一切,都将化作美好动人的回忆,成为我的精神源泉和动力。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
作者简介:王腊忠,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湖南文理学院客座教授;《桃源诗刊》副社长、副总编,常德散文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