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驻地做贡献
我家原在济源市大峪乡上寨村熬坪庄,在25年前,因小浪底水库建设,入驻北海区铁岸村。
村中的人对我很友好,我们非常融合,互相关心,共同生活。我能为村内做些什么,来报答村民对我的关心呢?就发挥自己的考古文化、义务顾问特长,尽力为村民服务。
一、我发掘铁岸村中的历史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和爱文化的牛思涌、王凤山、杨烈惠等人写了《刘老憨十八钢银埋在铁岸村》、《龙翔宫的传说》、《拔剑泉》、《夏都外围铜底铁邦地》、《王偏孝母》、《名人游铁岸》、《党员歌声响麻将闭了腔》等文章,见于各个媒体。我写的59本书中均有村中文化记忆,提高了铁岸村的知名度,被大家评为“历史文化名村”。
二、我最早向市委提出修建济水公园的建议,在修济水公园期间,村中人形成两种观点,爭论不休。我写了《给全体铁岸村民的一封信》贴在大街上,并和两派主要人谈心,顾大体,化干戈为玉帛,团结一致向前,把村建设好,将来生活具有优越的环境。也招来三个村民来我家问罪:“如果建设将来遇到生活困难,来你家吃饭”!我劝他们说:“放心吧,生活会越来越好!欢迎来家共享”!
三、我对村中考上本科大学生和贫困户赠送书籍,用文化精神鼓励他们将来学习有成,回报故里和走出贫困。
四、我每出版一本书,都要送到村图书馆,让大家观看,提高村民文化素质。不断到村委拜访干部,征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困难,进行献策,改变思路,文化支持。
五、我向市委写了《关于把济水文化申报成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迎来原市委书记张战伟的批示、老科协、设计院、文人墨客到铁岸、庙街、碑子等村考察论正。
六、我给和北海办事处主任李国红、市文旅局主任张林、市长庄建球等人联系。写的《启动济水公园的半拉子工程》建议,己开始动工,初见成效。
七、我母亲(2008年去世)和爱人是农村户口,落户后没有职业,被漏掉享受福利和补助。移民局、人社局的人说,只要报来批复没问题。村委几届干部都承诺上报,可到报时忘了。我家人节衣缩食,省吃俭用,至今己为国家节约了十万余元。
八、为村中编写《铁岸村志》,提供材料和编排方案。
.......
我这几年居往外地带孙子,不断和村中人电话联系,互通情况,写了《居住外地思故乡》等的文章,受到大家的好评。对村中逝去的好友牛永丰、牛思海、杨会全、杨树公、杨烈惠、朱芳森等人,表示深切的怀念,并向其家属表示慰问!还向我的一片邻居为我护院表示感谢!
卢化南
20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