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下老家
赵昌忠
乡下,
有我始终忘不了的老家,
我从那里出生、
从那里长大,
风风雨雨,
几十年血脉里有了它。
农村老家,
是我祖辈劳动的脊背,
有着祖辈留下的古老家什;
有着祖辈手掌指纹被工具磨出血泡、老茧的记忆,
祖辈被家什攥紧的手掌,
比诗歌散文更懂的土地的语法,
写下了各类农作物寓言。
在时光的扉页上,
有我对祖辈的爱和敬。
乡下老家:
有着贴满奖状的古老土坯墙,
它能帮我回忆童年的荣誉和自豪。
乡下老家:
保留着陈旧的纺线车,
它昼夜围绕着地球公转,
它能使细棉变成粗细不同的线条,
是乡下人的生活之路。
乡下老家:
保留着古老的织布机,
它能丈量出地方的经纬度,
曾在“三字经”中有着“子不学、断机杼”的名言。
乡下老家:
保留着陈旧的十六两秤,
它能称量出地方官员的为官之道;
还能称量出每个人的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理念。
每次回到乡下老家,
都看见村前的枯柳树枯榆树,
看见老屋前虬屈的老枣树……
故乡的一切一切,
都是祖辈哺育结出的果实。
童年的我,
也在乘梦飞翔;
靠读书改变人生,
国家恢复高考第一年,
我的梦想蝶变,实现了我的大学梦。
毕业后几经拼搏住上了高楼大厦……
好男儿应四海为家,
退休后的我,
始终忘不了我的乡下老家,
我又投资修建我的家;
现经常回家种菜养花,
有菊花、牡丹、月季花,
还有食用的向阳花。
经营着韭菜、小葱、和大蒜,
豆角、茄子、和秋葵,
还有北瓜、丝瓜、千斤瓜。
这些蔬菜,我每年都获得大丰收。
我是乡下小院的化妆师,
每种花由我栽培,由我修剪,由我浇灌,我掌握着这个乡下小院的美丽和春天。
我把我所种植的每种蔬菜、
都当做我的孩子来管理。
现在的我:
对我的乡下老家,有着深厚的感情,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都在努力种植经营,
不断用自己掌心的温度,
孵出老家四季如花的容颜。
作者简介,赵昌忠,爱好写作,热爱生活。上世纪80年代:曾是工人日报、中华老年报、职工天地、山东工人报、聊城日报等七家报刊杂志的特邀记者和通信员,发表新闻稿件百余篇;在中国少年之星小天鹅第六期发表报告文学(拼搏曲)荣获一等奖;在茌平区2008年机关作风建设科级干部笔记本展评中荣获一等奖。

投稿须知
1、都市头条(ID:10950627)和茌平文苑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拒绝AI生成作品投稿。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6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11、都市头条(ID:10950627)茌平文苑与茌平作协旗下公众号茌平文苑,系同一编辑部,作者向茌平文苑投稿,即被视为将其作品的网络传播权,授予茌平文苑的两个平台。如不同意,敬请在投稿时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