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恩母亲》第一辑:
作者佩英(新西兰 )/范群/陈东林/孔裔章子/王海霞
五月花之我的名字
——写于25年母亲节之际
文|佩英
怀中,婴儿睁眼
以脐带引出一个新的自己
她唤我“妈妈”
我教她辨识草木、绘飞鸟之翼
夜长,婴啼不断
梦回,幽深处传来低语:
“那年你亦如斯……”
微弱,却熟悉--画中人的母亲
黑白光影里开口
我是谁?
新旧声,在身体汇聚,不知不觉
站在接驳的渡口
前方水流汤汤,白云待放
身后蔷薇漫山
我非她、非她们
非非我,此刻流转于流水、流沙
流光、流云之间
,
谁家的女儿,何时化作一片流浪月光
扁舟一叶,没入星野苍茫
[七绝]五月花之三:我的名字
——写于25年母亲节之际
不系烟波不问仙,
光阴渡口续流年。
扁舟一叶入星野,
儿女魂牵月影翩。
陈佩英简介:
新西兰作家、詩人、译者、报纸主编。新西兰工商管理硕士。2023年度獲第30屆義大利“烏賊骨”最佳外國作家獎,其作品被翻译成近20国语言传播,被比利时皇家图书馆、罗马大学等图书馆收藏,其作品收录在台《中国语文》书录,为中小学中文教师进修参考书目,24年十首作品被收录在意大利出版的[21世纪华语诗人合集],最新双语诗集[花开未](中文和意大利文)25年1月在意大利出版。2024年佩英代表大洋洲出席麦德林国际诗歌节,2023年度开始出任世界诗歌运动委员会理事兼大洋洲总协调员(WPM),世华诗歌学会副主席,美国纽约[综合新闻]主编。
云端的母亲
文|范群
母亲
昨夜 我又看到你在云端梳头
风撩起了你的衣襟
雾霾模糊了你的嘴角
浑浊的瞳仁上印着对我的疼爱
岁月的花白里诉说着对我的留恋
母亲
当我像一粒种子
在你的花园里孕育
你的血液便是我发芽、拔节的养分
当我像一粒果实
从你特殊的襁褓里脱离
你撕心裂肺的哭喊 渐成欣喜的唏嘘
母亲
当我在你连心的呵护中
呀呀学语 蹒跚学步 青春放歌
迎接另一个小小生命
我终于明白
血肉相连 脉搏共振
注定是无法剥离的内核
直到你站在云端
我两鬓霜染
母亲
昨夜 我又看到你在云端孑立
面朝着家的方向
我拿起笔
想为你写一首歌
涟漪模糊了曈仁
泪水浸透的诗笺一字千钧
范群,军旅诗人。《香港文艺杂志》签约作家;《香港文艺杂志》鉴约摄影家;香港文学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北京国际诗电影发起人之一。诗作《东归长歌》、《祖国之恋》、《长城交响》、《流星划过穿赤察尔的夜空》(组诗)等几十部作品在诸多文学平台和有声平台广为流传。其中《祖国之恋》被《人民日报.海外版》(纸质版)刊发并获得“2023年丝路国际诗歌艺术节暨首届国际诗歌电影节”优秀诗电影奖。从事手机摄影九年,摄影作品曾获“中央新影发现之旅”(美丽家园)栏目组摄影大赛优秀奖。
母亲是爱与和平的守护神
——献给世界母亲节的诗歌
作者:陈东林
人类从远古的摇篮里启程,
母亲的身影如影随形。
她是那片古老的森林,
根深叶茂,庇护着生命。
在战争的废墟上,
她用温柔与大爱播种着希望。
像晨曦穿透黑夜的雾霾,
带来和平的第一缕曙光。
母亲的眼中没有仇恨,
只有无尽的抚慰与慈祥。
她的笑容,是孩子心头的艳阳,
温暖着每一个受惊的心房。
她的手,编织过梦想,
也抚平过无数的创伤。
在饥荒与疾病的边缘,
她为我们构筑了最坚强的堤防。
她的心,比海洋更深沉,
比天地更宽广。
她教会我们宽恕与原谅,
让爱的种子在心田里生长。
岁月在她额头刻下年轮,
白发是裹着绶带的和平勋章。
那些被她治愈的伤痛,
长成春天的藤蔓,
缠绕着枪炮的残骸,
折射出永不凋谢的和平之光。
当风暴来临,东西方极度撕裂,
烽烟四起,充斥着阴云与黑浪,
母亲是那座不变的灯塔,
照亮前途,指引着方向,
让漂泊的人类,找到避风的港湾,
在绝望中滋生出勇气与希望。
陈东林:学者、诗人、教授,中国工信部高级职称原资深评委,红学批评家,唐宋诗词学者,首届国际王维诗歌节金奖获得者,现任丝路文化院评委会主任,唐诗之路国际诗歌学会副主席,江苏省南社研究会副会长。
妈妈,心中的太阳
(《穷人大夫传奇》主题歌)
文|孔裔章子
妈妈,我心中的太阳,
在你的身边,我茁壮地成长。
你居住的东方,大地充满善良,
我们没有悲伤,人人沐浴阳光。
妈妈,你在村头的坡顶,向我挥手企望。
你说男儿要有理想,送我走向远方。
妈妈,我心中的太阳,
没你的照耀,我失去了方向。
我搏击在它乡,满身都是创伤,
难道我不够坚强,没得到你的力量?
妈妈,我在都市的荒原,向你的身影眺望。
你说我是否要坚持?保留我的理想?
妈妈,我心中的太阳,
儿盼你升起啊,再赐我一缕阳光。
让我不再伤心,今生永不绝望。
即使受到伤害,也不放弃善良。
妈妈,在我心头的故乡,你是幸福的光芒。
在你的照耀下,我和你一样辉煌。
妈妈的世界
章 子
你在外面闯世界
急急匆匆 风风光光
妈在屋里做家务
忙忙碌碌 平平常常
你对妈说 我要带你去看世界
它在屋外
妈说 我的世界就是你
它在厨房
孔裔章子:诗人 作家 教授,原西安美院学报编辑 西安艺术学院院长;多部诗集 小说 剧本发表并获国内外大奖。
母亲是一首诗永远也写不完
文|王海霞
母亲不让我叫她妈妈
和别的同学一样叫——王老师
我得擦黑板
我得打扫卫生
我的座位老在最边边
同学把我心爱的文具盒弄坏了
我不敢让人家赔
妈妈的教鞭总让我
害怕
我曾哭着喊着给爸爸说赶紧给我换妈妈
老师有啥了不起
我才不想当老师的娃
总想离开家
离开她
夜里见她在灯下
一针一针织着毛衣
一只手在我身上比比划划
我闭着眼睛心里却暗自欢喜
脱了缰绳一身轻松
没有了唠叨
该是鸟儿逃出了牢笼
住校的同学说我梦里叫妈妈的鼻音很重
我想吃她的手擀面
我想吃她的荷包蛋
我们坐着她抹着眼泪
到了人家家里不许和人家的妈爸顶嘴
很多的事情要学会忍
我默默地看着母亲
我的眼睛里也噙满了泪水
母亲是一首诗永远永远也写不完
王海霞,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 陕西女子诗社会员,陕西大唐文化艺术社副社长, 西班牙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诗歌艺术节命名的丝绸之路传播大使, 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副秘书长,蓝田尧柳文协副会长, 白鹿原文学院副院长,诗歌被翻译成法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等,诗集《丝路霞光》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