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歌圩协会覃九宏会长风采
❤️都市头条江南文学第1158期隆重推介广西歌圩协会覃九宏会长作品《非物遗产壮师剧》暨《诗词、山歌》吟唱专辑
❤️非物遗产壮师剧
作者: 覃九宏
❤️赞合山壮师剧(七律)
覃九宏
春风法雨润千家,古树虬枝绽玉芽。
蜂鼓喧阗承汉韵,壮腔婉转溯秦葩。
译通借妻探亲事,绎传争夫孝义嘉。
历世民魂源一脉,护根柢处发灵花。
❤️合山壮师剧已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壮师剧,古称师公戏,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该剧种是在师公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是梅山教壮族化了的宗教,壮师剧是从贵县传到合山,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光绪24年(1898年)(合山)境内曾经有罗金辉、罗连隆等十多位艺人组队传唱。”(见《合山市志》第380页)。流传于合山、来宾一带的壮师剧是从祈神、祭祀的歌舞形式(跳神、唱师)逐步转向娱人,由赞颂神灵、风、雷、雨、电转向赞颂神化了的人。表演时头戴面具,使用的乐器有唢呐和笛子,配以蜂鼓和铜锣。舞蹈形式独特,生动活泼,内容谐趣,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情趣十分贴近,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我上大学时习中文,选修民间文学,酷爱山歌和地方戏剧。在合山工作期间,每年春节,都举办壮师剧汇演。来自思光、坡村、古城、里兰、古亮、拉的、古邦、在勤、洛满、长模、新欧、那罗、上里等村的壮师队,从正月初三到十四一连演了十多场。演出的剧日有《刘妈告子》、《九五成亲》、《姐妹争夫》、《杀狗劝夫》、《弄假成真》、《千金万两》、《女儿当媒》、《求雨官》、《借妻配》《报恩》等等。这些民间艺术题材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情节简朴,乡土情浓,语言清新,形象生动,寓教于乐,表达了广大民众对自己日常生活的体验和关注。
合山人民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来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尤其是许许多多像唐永康、蓝生松同志一样执着追求,收集整理流行于合山地区的壮师剧,并翻译成汉语言文字刊行。把独特古老的壮族文艺传播给其他民族,把好戏还民,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扭转了地方剧种衰败凋零的局面,无不感佩。
壮师在戏剧风格上继承了中华戏剧的精华,尤其是壮语唱词在表现手法上承袭了十五国风里的“赋”、“比”、“兴”的传统手法,使其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更值得称赞的是壮师剧第一位翻译整理者唐永康同志。他是土生土养的壮族学者,精通古壮字,熟悉壮族生活习俗,具备较高的汉语诗歌创作水准。经他翻译整理的第一部壮师剧《九五成亲》壮汉对照剧本,语言生动,文采飞扬,读来情趣盎然,唱则朗朗上口。特别指出的是《九五成亲》《刘妈告子》《借妻去探亲》采用壮字与汉字相对照版式出版,让本民族的读者和其他民族凡懂得汉语言文字的读者都能读懂壮族原生态文艺——.壮师剧。
流传于合山一带的壮族师公戏是壮民族的思想精华,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感情,是维系民族团结的强大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从剧目的内容来看,大多数是反映火热的生活,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劳动,遵纪守法,礼貌待人的主题。是鼓励、教育人民积极向上,建设美好家园的先进文化。可以说,壮师戏能使人们在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美与丑、爱与恨的自我教育。对于提高壮民族的自信心,宏扬壮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繁荣社会主义民族文化艺术,促进民族之间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O二五年五月四日至五日,中共合山市委员会、合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北泗镇政府在王龙村举办民俗展演,我特意赶回观摩,有感而发,仅用山歌来赞扬。
❤️《古老壮剧获新生》
覃九宏
1
民族文化保护法,好比春风暖万家;
师公壮戏得保护,千年古树开新花。
2
合山是座文化城,人爱唱戏鸟爱鸣;
二十多个壮师队,师公壮剧获新生。
3
师公戏剧在壮乡,历史悠久源流长;
合山传戏数十出,演来古色又古香。
4
村前古榕好遮荫,壮师古戏促文明;
偷抢赌毒全绝迹,城乡和谐又安宁。
5
早稻最怕钻心虫,晚稻最怕寒露风;
师公壮戏怕失传,愧对千年老祖宗。
6
剧团分布几十村,挖掘瑰宝勤耕耘;
民族文化结硕果,宏扬国粹有精英!
7
师公壮剧这枝花,共同培土花更发;
唱师好比四季桂,芬芳香气送万家。
8
逢年过节演壮戏,蜂鼓越敲声越密;
平时自发搞会演,建设文化新广西。
9
蜜蜂为花飞千里,喜鹊为巢上高枝;
壮师剧团走村寨,专把壮戏来演出。
10
壮戏好比民族魂,优秀遗产要传承;
好比后园种韭菜,总是吃叶要留根。
11
壮剧好比是金砖,剧本当作祖宗田;
良田剧本不流失,千秋万代往后传。
12
合山壮戏功底深,蜂鼓敲出好声音;
抓紧搜集和整理,师公剧本上水平。
13
钢刀不磨会生锈,竹子不修会弯勾;
文化部门多重视,壮师更上一层楼。
14
甘蔗修叶长得好,笋子脱壳长得高;
壮戏译成汉文本,剧团编导有高招。
15
译出《借妻去探亲》,剧本寄送到南宁;
嘱我把关和写序,文友托付我应承。
16
壮师剧目四十本,加班加点看一轮;
我难写出好句子,只好用歌来点评。
17
这出《借妻去探亲》,东村演了到西村;
古城石村和上里,请戏好比请财神。
18
《姐妹争夫》《求雨官》,演了一场又一场;
《弟代姐嫁》《借妻配》,观众笑得肚子翻。
19
《董永》《梁公》《孙去成》,爱情故事吸引人;
场场观众都爆满,阵阵掌声似雷霆。
20
《杀狗劝夫》有爱心,劝人《孝顺父母》亲;
故事情节好生动,几多观众泪声声。
21
一出《孔雀东南飞》,还有《木连》《桃李梅》;
逗得观众捧腹笑,戏子演完不舍回。
22
《秦香莲》与《梅良玉》,《孟姜女》与《五子图》;
传统剧目最耐看,娱乐当中受教育。
23
壮戏就是民族魂,符合民意得民心;
促进和谐民风好,民族和睦像家庭。
24
村前古榕好遮荫,师公壮戏促文明;
良好风气得营造,合山和谐又安宁。
25
合山文艺领军人,贯彻“双百”好方针;
译出师公新剧本,各族人民都欢迎。
26
期盼合山众艺人,提高翻译新水平;
精益求精出精品,千锤百炼得真金。
27
腊月梅花香满岭,开春雷声千里鸣;
创作现代好剧本,更加打动观众心。
28
师公壮戏这枝花,护花还要靠大家。
你培土来我浇水,千秋万代发新芽。
2025年5月6日于南宁广西新闻中心
❤️❤️❤️
作者简介:
覃九宏,男,壮族 大学文化 高级经济师 广西象州县人,定居南宁 历任象州县县长、中共象州县委书记、中共合山市委书记、广西区文明办副主任等职。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六届副主席,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广西歌圩协会执行会长,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广西山歌王。主要著作有《广西山歌创作谈》《少年儿童字谜歌》《少年儿童谜语歌》等 12 部。主编及参加编写《山歌唱响中国梦》《唱响“四不全面”》《精准扶贫山歌集》《治国理政新方略》《颂歌献给新时代》等 23部山歌书。2023年12月获中央电视台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刘三姐山歌代表性传承人,2024年1月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委员委会授予2023年度非遗领军人物奖。
主编:梦系山河
组稿:雪花飘飘
图片:刘春凤
2025.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