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记 (十)完美老板
(1)
文/磊娜
诵/王桂兰
(原创 灵秀之家 灵秀师苑风
2025年04月16日 00:00河南)
这个世界上有完美的人吗?好像没有。这个世界上有完美的伴侣吗?好像也很难。这个世界上有完美的老板吗?至少对我来说,有。在遇到Xavier之前,曾在一家私企做过一年多的时间,极其不适应其间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要应付这些微妙关系所要耗费的心力。那时候的我单纯明亮又有个性,但却像一个心思纯净的娃娃被丢进了一个大染缸,周围的人和环境都在说服你改变,变成你“该有的样子”,和他们一样的样子。我却一边努力工作、一边闭紧周身的毛孔,用宁折不弯抗拒着一种沾染,直到碰得头破血流。当时的那份工作予我是一种过渡和桥梁,是我一个向外贸领域转型的一个训练场。我可以忍受环境的不适,因为我清楚地知道一年后我会离开;我甚至也不在乎那2000多元的工资,因为我知道从这里走出去后我的身价至少会翻倍。刚进公司我从跟单做起,没想到带我的那个老员工在三天后居然以一种突然“人间蒸发”的极端方式离了职。我在所有东西都不熟悉的情况下,骤然接下了她所有的工作,跟踪处理公司大客户的订单和相关事宜。大连有一家国内知名的内衣企业,有国内知名的内衣品牌和遍布全国的品牌店,是当时公司最大最重要的客户,而我要与之打交道的就是他们在业界让供应商闻风丧胆的十大采购中的两个。果然,接手工作第一天他们就给我来了一个下马威,丛先生直接把电话打到老板那里怒斥为何派了一个什么都不熟悉人来跟踪他们这样重要的客户的订单。刚开始的几天我每天接完客户电话,都要先去相关同事那里请教一圈,了解情况后才能回复。我每天很早就到办公室,一件一件地处理,晚上下班前会在一个黑色封皮的小笔记本上过一遍每天的待办事项和结果反馈。一个星期后便慢慢捋顺了手头的工作,一个月之后不仅听不到客人抱怨,且我相信我的工作已经超出预期,就是给他们换别人他们也不太愿意了。一个盛夏的大热天,一个客人问客供面料的库存数量以便需要少量补货时可以直接调用,不用重新订面料。公司里没有相关记录,我到相关仓管部门的负责人那里去要,他告知因为这些每批货多出的面料一般都不会再用,所以没有留存记录。当我说那我来清点时,他用不可思议地眼神看着我,然后打开了一个大仓库的大门。里边大卷的海绵堆积如山,海绵后面才是几层重型货架,一大长排的货架上放着成卷成卷的面料。他显然是想吓退我,因为在他的观念中一个坐办公室的大学生是不会去干这种脏活累活的。没想到穿着白色上衣过膝长裙的我居然没有犹豫一下,就开始不顾形象地爬上了海绵堆,翻过塑料包装上落着灰的海绵山,一批批查看堆放在后边的面料,记录数量、剪样、贴色卡以便后边比对色差。那个炎热的下午我征服了那堆面料山,同时也赢得了那些工人的尊重,之后我再要什么信息,即使没有他们也会努力整理出来,因为我那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儿。那时候,只要客人说急的东西我好像比他们更急,已经下班后了我等在那里,等夜班工人吃过晚饭回到车间重新开工时拜托他们打好样品,且因为取快递的点早已过了,我还要再乘几站公交车把东西亲自送到快递点以便赶上当天的航班发出。我在一个似乎不盛行此道的商业领域付出了我的赤诚和真心,同时也让我无法忍受一些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东西。有一天,丛先生打电话过来,义正词严地对我们进行了一番有些不符合实情的敲打和索赔,现在想来也就是工作中正常的摩擦,偏偏我那时候初生牛犊且有些“公私不分”,觉得我这么全心全意地服务,你们还用这些手段来对付我。我当时正在车间的过道上,一边据理力争一边情绪激动得哭出来了,带着哭音还在大声激烈地控诉,引得偶尔经过的人无不侧目。可能是第一次碰到我这种不按理出牌的家伙,对方听着突然笑出声来,话锋一转开始语重心长地以个人身份帮助和调教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后来他和他的另一个采购同事工作上给了我非常多的帮助,私下里也有了很好的私交,即便是彼此都离开了原来的岗位,也都一直保持着联系,每每想起来都觉得温暖亲切。事情快二十年过去了,丛先生还清楚记得我当时说的话。我说:“你知道我现在在哪儿吗?我现在就在车间!”他说:“这个事情我已经说过了,我现在非常忙,我挂了!”我说:“不行!!你想不跟我说就不跟我说啊?你刚才说了那么多,现在想不说就不说了?你必须听我说完!你敢挂我电话我就再给你打过去!!”他说人和人之间最可贵的就是那一点真,让人动容,让人瞬间变得更近。 终于搞定了客户,工作上的成绩也有目共睹,但是仍然因为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而屡屡受挫,尤其是和几位所谓的“公司上层”。那时候负责生产的厂长是老板从老家带出来的一直跟着他的人,财务总监是老板的姐夫,两个人文化程度都不高。对于公司新招进来的一批大学生,他们心态上有些自卑又有些自傲。对于一个心理上处于劣势位置却站在优势位置的人来说,一个人正常的平视都像是一种蔑视。找他们办事,你需要像其他同事一样把姿态放得极低,还要特别注意你跟他们说话的语调要尽量的吹捧和谄媚一些,才能哄得他们高高兴兴地把事儿给你办了,而我显然不擅长此道。有时候,要不到需要的信息还需要“曲线救国”请同事朱朱帮忙。终于,有一天我被老板叫到办公室谈话,他说我知道你能力很强、工作也很出色,但是你的方式让周围的人很不舒服。我立刻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我说:“我不觉得我为人处事有什么问题,我和周围的同事、车间的工人都相处的很好。如果你是专指位置在我之上的某些人,我希望你现在把他们叫过来,大家当面问问清楚我是因为什么事情让他们不舒服。如果我是为了公司的利益,在具体事情的处理上跟他们有意见上的分歧,稍微争执了几句而因此让他们不舒服了的话,那我觉得我没有错。”原本态度强硬的老板听了我的话脸上不由得讪讪,轻描淡写地又交待了一点别的事情就让我出去了。半年后我被派驻到公司做新产品的工厂去做外贸业务,一年后在春节前夕,我提出了辞职。老板挽留我并提出给我加薪。我说走我肯定是要走的,如果公司需要时间招新人接替我的工作,我可以等,等你们招好人交接好再走。看我去意已决,就很快确定了离职日期,并把相关工作移交给其他同事。就在离职前几天,一家美国公司在西班牙分公司的人过来,把他们国外的机器转移到国内,并进行一些安装和操作的培训。因为手上事务大半已交接给同事,相对比较空,公司安排我去做他们的翻译。Xavier是负责人,高高瘦瘦长着一张温和的欧洲面孔。另外还有一个机械师和一个技术员,一男一女两位老人。三个人中只有Xavier讲英文,其他两人只会西班牙文。因此,在工作中我成了翻译,Xavier成了“翻译”的翻译。在闲聊中他知道我即将离职有些遗憾,但同时他又非常认可我的工作,曾问我愿不愿意到那家美国公司上班,如果愿意,他可以帮忙推荐。考虑到这家美国公司和现在公司的密切合作关系,为了避嫌我婉言谢绝了。那时候负责对接这家美国公司业务的同事小倪就坐在我旁边的位置,经常因为工作被对方在电话里骂得直哭。我时常安慰她并帮她处理解决一下。不知道哪天Xavier从大办公室经过的时候看到过,还默默在心里给我加了分。离职前Xavier留了我的电话和邮箱,说他们家的企业有可能要在国内设立分公司,有可能会联系我。可能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的事情,我当时并没有特别当真,但有时候人生的机缘就是这么奇妙。春节期间,我相继收到了Xavier的邮件,并保持着联络。节后我回到空城开始正式为Xavier他们工作,那是2006年的3月,我25岁。
作者简介: 石磊娜,外企职员。不从众,不攀比,尽量随心而行,做自己想做的,那么哪里都是天堂。人的尊严、梦想、坚持和希望无不出自于此。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