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的驿站,与诗句中鲜活的画面交相辉映,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打卡、拍照留念,这里已然成为长安新晋的网红胜地。每至初春,人面桃花园内繁花似锦,粉白的桃花如云似霞,游人漫步其中,轻声吟诵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句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浪漫意境,与眼前的美景融为一体,历经千年依然触动着人们的心弦。
近年来,长安区委区政府高举“山水长安 唐诗故里”的文化旗帜,全方位深耕唐诗文化,先后开展“唐诗里的长安”系列主题活动60多场次。
2023年,在陕西省第十一届阅读文化节上,“唐诗里的长安” 沉浸式互动实景演出震撼登场,舞台上,演员们身着华服,以精湛的表演将一首首唐诗化作灵动的画面;唐风古韵的诗词朗诵会,让经典诗句重焕光彩;融合了光影艺术的实景舞台,搭配古建筑与非遗技艺展示,为观众打造出一场场沉浸式的文化盛宴。如今,唐诗文化已然成为长安区熠熠生辉的文化新名片,吸引着八方来客,共同领略千年诗韵的独特魅力。
一核三翼 打造世界级唐诗文化旅游目的地
“长安唐诗之旅” 发起者王渊平认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独特、优秀的文化可以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长安区得天独厚的唐诗文化宝藏,打造长安“唐诗故里”文化品牌,创建“唐诗文化核心体验区”,对于推动文化长安建设、丰富长安文化旅游的深刻内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按照王渊平绘制的“古长安少陵樊川唐诗之旅”地图设想,“少陵原樊川终南山唐诗之旅”线路全长超50公里,串联起十余处文化地标:从长安韦曲出发,途经杜公祠、杜甫雕像广场、杜甫文化艺术馆;穿过桃溪堡崔护桃溪园遗址,抵达李商隐樊南故里文化艺术馆;再分两条支线,分别通往司马村杜牧纪念馆、柳宗元墓地,以及太乙长安道唐诗碑石走廊。沿途还设有白居易乐天国际文化艺术馆、唐村、贾岛推敲园等节点。
“不久的将来,‘长安唐诗之旅’更将成为‘汉文化影响圈的寻唐之旅’,‘诗意长安’将是全世界华人梦中的诗和远方。”王渊平说。
央视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的知名嘉宾、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兼博士生导师王双怀认为,长安区唐诗IP打造,不仅能唤醒人们心底对唐代诗歌的热爱,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守护与有力传承,“长安区得天独厚,拥有着极为丰厚的文化资源,少陵原、神禾原、细柳原,绵延至巍峨的终南山,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处处都留存着唐代诗人的足迹,蕴藏着无数动人的诗篇。以诗人的活动轨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唐诗文化,这一创意极具前瞻性与战略性。它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相连,让古老的诗歌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当下大力弘扬文化自信的时代目标高度契合。”
长安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加大推进唐诗文化研究,深入挖掘长安唐诗资源,修复唐诗古迹,赋予唐诗文化新内涵,构建“一核三翼”的产业唐诗文化产业格局:以“长安唐诗之路”为核心轴线,串联诗歌研学、文创开发、数字文旅三大产业集群;推出“唐诗盲盒”“诗路剧本杀”“唐诗里的长安主题演出”等年轻化文创产品,打造唐诗主题沉浸式文旅小镇;建设智慧文旅平台,实现“一部手机游诗路”,推动文化资源向数字资产转化……将长安区打造成为集文化体验、学术研究、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世界级唐诗文化旅游目的地,让千年诗韵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
文/图 记者 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