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母亲》
文/唐增虎(山东)
母亲是人类最纯洁、最无私、最珍贵的情感。而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波逆转,母爱就像场春雨,一首诗歌,润物无声,绵长悠久。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岁月无痕,母爱无价。母亲,我们生命的起航点,是她陪我们走过一程又一程,她是我们行程中的一座里程碑,是激发我们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她是为我们挡风遮雨的伞;更是永远伴我们身边的一宗涓涓流淌的小溪;也是一本精彩的书,里面五彩缤纷的内容让我们永远读不够-------
母亲,简称母,是一种亲属关系的称谓,是子女对双亲中女性一方的称呼。从传统角度上看是生育并抚养某个个体的,和之有血缘关系最近的直系亲属,对于下一代个体具有养育和教育,使之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的个体;对于别人的母亲尊称是令堂或令寿堂。
记的小时候,家境贫寒,子妹四个,我是老大,看到母亲为了照顾二位待乳的双胞胎弟弟和妹妹及父亲加上我,夜晚睡觉不脱衣,一会给二弟吃奶,一会又为三弟换屎布,一会为我们缝补衣裳,下半夜三四点起来做饭,吃的是粗粮咸菜,喝的是清汤淡水,全家人就指望父亲的六十元工资湖口,每月妈妈总是先为远在泰安老家的奶奶寄上五元钱,让我们感受到了孝媳妇的品格,虽日子过的结据,但母亲总是让我们感到家的温暖,也让父亲上班能够安心工作。她对自己省吃俭朴,对亲朋好友却热情有佳,谁家有了困难,他都会主动帮助,至今还是个热心肠的人,走到那都留下很好的口碑。有一次,一早抱抽风的三弟看病,我同妹妹上小学,正上课老师叫我到教室外,当我看到妈妈怀揣破瓷缸拿出热饭给我时,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我明白是她从医院到家做好饭又来为我们送,不说辛苦,就说这路也有七八里,她一定还来不及自己吃。他看我掉泪说:“饿了吧,你妹妹我刚给她,快吃吧!别误了上课。”我拿着饭说:‘妈妈你也吃’,‘我吃过了’她疲惫地回答。七五年我参加工作后,看到一家人只是忙碌,除了一个破‘半导体’收音机外,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几次买了电影票请他们去看,只有父亲和弟妹们很高兴,她却说:‘我不愿意看,你们去吧’,其实她是在为我们操劳,就这样,她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了我们,一辈子没有为自己找点闲情逸致,而是把我们培养长大作为精神寄托。当他们把我们抚养成人,又操持结婚生子,我们有了孩子,她又更加珍爱,可能是隔代亲的缘故,不管我们那个子妹有了子女,她都抢着看护,比我们还细心疼爱甚至是娇惯,让我们感到一百个放心。记得母亲推着外甥上街给他买玩具,母亲尿急连忙往回赶,有公侧也不敢上,怕丢了孩子,还不到家,便湿了裤,就这样她还是先把外甥抱回家后,才放心换衣裳。试问天下有什么人能做到这一点?只有母爱才是伟大的。而今,我回家,不论什么情况,她都会提早买下我爱吃的食物让我带回,我总是说现在条件好了,不要麻烦这些,她回答说这是老人的心意,不能不要。听到这我总是感到心里热乎乎的。看到她慈祥的笑容,我的心就乐洋洋的,是的再大在老娘眼里还是孩子。她额头上的邹纹是岁月的记忆,是历经坎坷与磨难的印记,是为我们操劳留下的心结。让我联想到汶川大地震中,救援人员,透过废墟的间隙看到一位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的年青妇女,她双手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当救援人员把手伸进女人的身体下摸索,发现有人,立即清理废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她怀中包裹着一个只有3-4个月的婴儿,毫发未伤安静而睡,母亲开怀相对,是她用乳计维系了幻小的生命。当大家看到手机上的留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时,这一幕,让在场的人及全世界观众都情不自禁的地流下了感动的热泪,甚至泣不成声。这就是一位母亲的最后心愿,多么震憾人心,展现了人性的光华。有谁在生与死选择的关头,舍己救人?除了品德高尚的英雄人物外,唯一能做到毫不威惧、挺身而出把生留给孩子的是母亲,是她们把爱演绎的如此真诚、精彩、感人,使人类能够繁延生息,谱写出了一曲曲振天动地、感人肺腑的乐章!

时光如水,年华易逝,似水流年淡去了我们多少回忆,却始终不改我们对父母的绵绵思念。莺归燕去,春去秋来,容颜渐老,。生命是一个短暂的过程,牙牙学语、混混沌沌;走进学校,天真烂漫;妙龄青春刚到,转瞬又是壮年;及当成熟,老又将至。然而,我们不要抱怨造化的残酷,不要怨恨上帝不赐给永生。我们应感谢生命,珍惜现在,憧憬未来,因为这一切都是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让我们感受阳光,体味快乐,欣赏世界。就让生命富有充实的意义吧!应感谢母亲给我们一个聪颖的头脑,让我们能够思考,能够辨别,能够继承前人的光荣,能够给后人留下瑰宝。

儿女一天天长大,母亲却在一天天衰老,当儿女看到风高堂之上白发弯腰的亲娘时,他们怎能不奉上拳拳孝心,又怎能不热泪盈眶,就是尽上所有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有娘真好,让人感到温馨幸福,赶紧尽份心意吧,聆听一下她的唠叨,让她露出满意的微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全诗的字里行间都饱含着母爱,感情直挚深切。通过飞针走线的动作形象,使人强烈地感受到母爱的厚重与深情,具有无爱胜有爱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母爱是在行动上,而不是放在口头上,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要求孩子做的,应率先垂范,以动舒情,以行教子。在现实生活中,不同性格的母亲,其母亲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性格开朗者,往往表达的方式,比较直接,有时不分场合,也不顾及孩子的心理状态,表达非常豪放与率直。性格内向的母亲,一般表达方式,比较含蓄。不同文化层次的母亲的表现方式也不一样,会有朴素与精细的差别。不论何种情况,都是正常的,无可厚非的。如果母亲把母爱蓄于心,藏于情,而尽量少显于形,过于直或细,那就会使母爱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章显母爱的特殊性。溺爱可贵,可有时会限制孩子的独立性,有正反两方面的效果。所谓蓄,就是要加强修养,母爱是母亲的天性,有与生俱来的因素,但后天的修养是使母爱至善至美的重要过程,这就要求每个母亲加强学习,积极提高文化素质,不断陶冶道德情操,方能体现母爱的真谛,才会赋予母爱更完美的内涵和表现方式。在孩子不同年龄阶段,享受的母爱应该有所不同,要有分寸。小时候,特别需要母爱的精心呵护,一丝母爱就如一泓清泉,会无声地滋润着孩子成长。母爱也会从孩子快乐的成长中获得精神愉悦和满足。但孩子到了青壮年以后,就应该尽量减少母爱,这时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质,就是做错了,母亲可以帮助他去总结经验,以利再战。这时不要说泄气话,如果母亲喋喋不休的唠叨,那只能是适得其反,让他灰心丧气,自我封闭,失去战胜困难的信心。要鼓励他,让他明白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你努力了也不一定会出好结果,这也是现实,只有适应社会,方能溶入社会。所以说:生活的细节关系到孩子的喜怒哀乐,也关系到他们的生活、学习、处事、健康及思维状态,影响他的今后发展。如何处理好孩子生活细节,是体现一个母亲的经验和品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的优缺点他们都可能继承,你们是她们的榜样,而孩子是你们的影子。所以,平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利益问题,要三思而后行,应表现出风度和大量,这绝对对他们有好处。过多的娇惯,会助长任性、依赖、娇气等不良习性。著名作家郑振铎曾说过:‘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是他失败时的伴侣’。失败时母亲给予的理解和关爱,及家庭的温馨,能减轻他的精神压力,从而受到激励和鞭策,比打骂效果好的多。他会很快从阴影中摆脱出来,从而振兴精神、努力奋发、可能将来取得新的成功。

别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完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孝’是稍纵即逝的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这是父亲走后,我的内心感悟。请在老人有生之年尽一份‘孝’吧!这是儿女们的责任与义务和幸福,有娘太好了,当你回家去,你会感到一种自然和谐与踏实、温馨与幸福。可一旦他们走了,你会体味到那份失落与追悔,那是金钱无法买回的亲情。母爱是你生命中最刻骨铬心的记忆与享受,什么也可放弃,但对老人和孩子是我们永远的挂念与挚爱,更是一份真诚无私的爱心,它将永存心间。
感谢父母给予我生命并养育我成长,让我脚步稳健,不致在当命运的暮夕来临时,使生活视野迷茫而在荒野悲泣;感谢父母的关怀,让我心灵解冻,不致在当凛冽寒风横过皑白的雪原时肢身僵仆;是生命的缠绵有了一代代优秀的子孙,岁月的缠绵有了一段段难忘的回忆,岁月长河漫漫,流淌过我心胸的绿野,生命花朵温情,开遍了我记忆的山冈-----愿天下的父母都能平安长寿、幸福快乐![福]
作者简介
唐增虎,1958年生,汉族,大学本科,山东泰安人,国网山东电力淄博供电公司退休,工程师,技师,用电专家,电工培训中心校长。自小爱好散文诗歌,多年来在报刊发表近三百篇。系临淄区和淄博市诗协会员;临淄区作协会员,青州市诗协会员,淄博散文学会监事长,淄博哲学学会理事,山东收藏家学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河北省诗协会员。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半月刊特约作家;官方艺术国礼鉴定顾问;中国诗人作家网会员,红柳诗社名誉社长,世界诗歌联盟创作集团总裁。
被誉为:新时代人民艺术家,中国当代艺术名家。
荣获:《新绪杯》金奖,签约诗人和特约作家;
青年文学杂志社优秀作家;
《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