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亦景诗歌》专刊
一、
七律·自嘲
(上平四支)
湖北/简亦景
在江南水乡那如梦似幻的故乡湿地公园,我仿若踏入了一幅绝美的春日画卷,缓缓踱步于这还带着雨后温润的温热土地之上。
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才刚刚停歇,天边初升的旭日便迫不及待地倾洒下柔和暖光,恰似缕缕金丝,为世间万物都镀上了一层迷人的光晕。轻柔的东风,宛如母亲那饱含爱意的温柔双手,轻轻抚过我的心田,带来暖融融的温润之感,瞬间驱散了心底所有的阴霾。
极目远眺,长长的主渠如一条灵动的银蛇蜿蜒向前,消失在远方的天际。两旁高大挺拔的水松,身姿笔挺,宛如忠诚无畏的卫士,坚定不移地守护着这片孕育无数希望的土地。
宽广平坦的柏油路上,车水马龙,一辆辆汽车疾驰而过,形成了如潮水般涌动的车流。那是一群怀揣梦想的返城打工者,他们的眼中闪烁着熠熠星光,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与殷切期待。在诗与远方的路上,一路前行。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从车窗内浮现,他们总会笑着向我热情招手,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温暖而又充满力量。
沿着主渠前行,渠边的杨柳像是一群婀娜多姿的少女,纤细的瘦枝上,星星点点地初露出嫩黄娇俏的芽苞,宛如一颗颗小巧玲珑的珍珠,宣告着春天已然悄然而至。
渠道里的水面平静得如同一块光滑的明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岸边的绿树红花。几只毛茸茸的小鸭子欢快地在水中嬉戏玩耍,它们时而俏皮地扎进水里,时而又欢快地浮出水面,溅起一圈圈清澈透明的涟漪,宛如大自然精心绘制的美妙图案。
与此同时,身姿轻盈敏捷的燕子也翩然而至,它们如同灵动的黑色精灵,在低空来回穿梭,时而精准地叼起泥块,忙碌地准备构筑温暖的新巢。
怀着满心的期待,我缓缓步向不远处那片如梦如幻的桃源。刹那间,我仿若置身于一个粉白相间的童话世界,漫山遍野的桃花肆意绽放,那娇艳欲滴的粉白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天边绚烂的云霞,美得令人窒息。
花丛间,一群群勤劳的蜜蜂嗡嗡地忙碌飞舞着,它们如同一个个不知疲倦的小天使,一头扎进娇艳的花蕊,仿佛正与花儿在亲密无间地私语,尽情沉醉在这馥郁甜美的芬芳之中。
不远处,一对青春洋溢的年轻伴侣正举着相机,全神贯注地不断变换角度,试图捕捉每一朵桃花最摄人心魄的瞬间,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甜蜜的笑容,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彼此和眼前这烂漫的桃花。
一旁,几个天真无邪的儿童正笑着、闹着,其中一个调皮的孩子轻轻摘下一朵小巧玲珑的桃花,戴在头上,那滑稽可爱的模样瞬间惹得伙伴们哈哈大笑,清脆的笑声在桃源里久久回荡。
这时,一个扎着灵动马尾辫的小女孩仰望着满树桃花,奶声奶气地吟诵道:“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那稚嫩纯真的声音在这桃源里悠悠飘荡,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诗词的独特魅力。
而在桃源的另一角,一对白发苍苍、相互依偎的良俦正挽臂赏花。他们的脚步缓慢而沉稳,每一步都踏得稳稳当当,仿佛在丈量着这片土地的每一寸美好。
老爷爷微微弯下腰,动作轻柔地轻轻嗅着桃花,那陶醉的神情仿佛在与花儿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而后,他缓缓直起身子,目光中满是欣赏与赞叹,不禁吟诵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那声音虽带着岁月沉淀的沧桑质感,却饱含着对这春日美景最真挚的热爱与赞美。
老奶奶静静地站在一旁,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满是温柔与爱意,静静地聆听着老爷爷的吟诵。他们的身影在娇艳桃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温暖、闲适又安详,仿佛时间都为他们而静止。
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深深浅浅的皱纹,然而这份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恩爱之情却愈发醇厚深沉,如同这春日里陈酿的美酒,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我悠然漫步在这故乡的田野上,尽情感受着春风那轻柔的抚摸,聆听着鸟儿欢快的歌声,看着眼前这生机勃勃、如诗如画的景象,心中满溢着无尽的欢喜与惬意。
我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缓缓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上一口,那清新自然的泥土气息和淡雅迷人的花香瞬间沁入心肺,让我彻底沉醉在这美好的春日之中。这如梦似幻的春日,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值得我用最真挚的文字永远铭记。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如今,岁月染白了我的双鬓,可对文字的热爱却从未褪色。闲暇之时,我沉醉在古韵的墨香里,探寻灵感的源泉。那些流传千古的诗词,宛如熠熠星辰,照亮我创作的漫漫长路。
我以生活为墨,书写时代新声。将这桃花盛开的盛景、家乡的点滴变迁、人间的脉脉温情,都融入笔下的文字。
每一个字符,皆是我对生活的深情告白;每一句诗行,都是我对世界的热忱礼赞。在这片桃花盛开的地方,我寻得了心灵的栖息之所,也觅得了创作的无尽动力,让灵魂在文字的广袤天地中,抒写暮年最美的诗篇。
孝感/简亦景
夜,仿若一块无垠的玄色绸缎,悄然掩覆大地,将世间万象轻柔裹藏。初冬的夜风,如一头不羁的兽,呼啸着奔来,带着凛冽寒意,却丝毫无法吹散我心底对黄鹤楼那份炽热的向往。
黄鹤楼宛如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芒,于这苍茫夜色与初冬清寒交织的幕布下,熠熠生辉,散发着独一无二、勾魂摄魄的魅力。怀揣着满心期许与尊崇,我仿若奔赴一场千年之约,向着那座承载无数传奇的千古名楼步步趋近。
黄鹤楼,恰似一座文化的巍峨丰碑,周身缠绕着诸多如梦似幻、美妙绝伦的传说。往昔,传说有仙人驾乘黄鹤翩然而至,仙人慧眼识得此处山川灵秀、风水绝佳,黄鹤便优雅栖落楼前,仙人则于楼上悠然歇脚,把酒临风,沉醉于这人间胜景。
待仙人驾鹤离去,独留此楼傲立尘世,自此成为世人心中仙气氤氲、神秘莫测的圣地,黄鹤楼之名亦由此而来。虽为传说,却似一抹绮丽仙光,为楼阁披上无尽神秘华裳。
渐近黄鹤楼,月色仿若一层碎银,细密铺洒于周遭。仰头瞻望,黄鹤楼那建筑风姿卓绝,五层飞檐似鲲鹏展翅,层层舒展,欲扶摇直上九霄,檐角锐利上扬,弧度恰似黄鹤凌云之姿,灵动飘逸中蕴蓄着庄重肃穆。飞檐之下,串串精致风铃于夜风撩拨间,泠泠作响,宛如天籁,声声敲击心扉,似在低吟岁月的悠悠长歌,那清冷之音于初冬寒夜更显空灵澄澈。
迈入楼内,仿若踏入历史文化的深邃回廊。木质结构为主的楼体,立柱粗壮坚实,仿若坚毅卫士,傲然挺立,撑起楼阁乾坤。柱身雕饰精美繁复,花卉图案细腻如生,花瓣虽经冬寒稍显敛缩,却难掩往昔盛放风姿;瑞兽造型各异,目光如炬,仿若坐守流年,庇佑楼内祥和安宁。
四壁之上,诸多古画悬垂,笔触或雄浑豪迈,绘尽山川壮阔;或细腻婉约,勾勒花鸟闲情,墨香幽然飘散,似能将观者一瞬拽入往昔时光。诗赋名篇镌刻其间,崔颢那“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千古浩叹,笔力雄浑,直击灵魂,似有仙人吟诵余音袅袅;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之句,逸兴遄飞,诗意纵横,令观者仿若置身梅香四溢之境。更有主席豪迈诗篇《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词句间尽显山河磅礴气势、时代风云激荡,读罢胸襟大开,仿若目睹革命者凭栏远眺,心怀乾坤、志比苍穹之态,为这古楼注入磅礴刚健之魂。
沿着楼梯徐缓拾级而上,楼内布局规整有序,空间敞亮开阔。窗棂样式古朴典雅,线条简约流畅,恰似天然画框,框起窗外初冬江景百态。远眺长江,江水仿若一条沉静巨龙,蜿蜒蛰伏,于夜风轻抚下悠悠流淌,失却夏日的狂躁不羁,却多了几分初冬的沉稳内敛。江面仿若巨幅银缎,在月色轻抚下寒光粼粼,江雾濛濛,恰似巨龙梦中轻颤。
极目望去,龟山、蛇山隐卧于苍茫霭雾,仿若岁月铸就的忠诚门神,缄默守护这方水土。山上林木褪去葱茏翠色,枯枝嶙峋,于夜色勾勒冷峻轮廓,仿若岁月的沧桑笔触。
凭栏伫立,初冬夜风如潮灌进衣领,我却浑然无觉。脑海中诗韵传说纷至沓来,恍惚间似见古代墨客雅士,长袍飘飘,聚于此楼,挥毫泼墨、举杯邀月,共赴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墨雅集。
江面上偶有行船驶过,灯火明灭闪烁,仿若浮游星子。马达轰鸣、江涛汩汩、夜风呼啸,交织成一曲夜的雄浑交响。船上旅人或为生计奔波,或沉醉赏景,皆融成这夜色长卷灵动笔触。
风势渐盛,发丝凌乱,凉意彻骨却令心神愈发明澈。深吸一口,湿润江风携初冬清寒直抵肺腑,仿若与脚下厚土、眼前江水血脉相融。
置身黄鹤楼巅,俯瞰万古江流,顿觉己身渺小如尘。千百年间,悲欢离合轮番上演,长江却似永恒时针,不为兴衰停摆,默默承载一切过往,静观云卷云舒。
此刻,心间满溢难以名状的情愫,有对造化钟神秀的惊叹,有对历史沉淀的敬畏尊崇,更有对人生须臾的喟然轻叹。夜登黄鹤楼,仿若一场灵魂穿越,与往昔岁月恳谈,与内心真我相拥。
我久久凝立,迷恋不舍,妄图将每缕景致、每丝感触深镌心底。直至夜色浓稠如墨,才依依移步下楼。回首遥望,夜幕下黄鹤楼仿若遗世智者,静静守望,待下一位知音叩访,续说千年传奇。
2024年12月16日
十八、
在嫩绿的嫩芽上欢快地跳跃,
将生机注入每一片新叶;又似温柔的手,
轻轻摩挲着娇艳的花蕊,让那芬芳愈发浓郁;
雨滴纷纷扬扬地洒落,滋润着沉睡的泥土,
萌动着春生的力量。
鹊鸟清脆的啼声,唤醒新生的希望,
于枝头欢快地跳跃,奏响春的激昂乐章。
同研古韵情无尽,共守文华岁月绵。
【诗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