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您关注“闲言碎语”之二:
再论“学会与人相处”
文/老革
在上一期的《都市头条》“闲言碎语”栏目中,我曾深入探讨了“学会与人相处”这一重要话题。
文章一经发表,便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广泛关注。许多热心读者在私信中给予了我高度评价,认为文章的论述十分精辟。这对我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励与鞭策。然而,我也深知,由于个人水平有限,所阐述的不过是这一复杂话题的冰山一角。
几天前,一位多年好友、情谊深厚的老大哥向我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将世间的人简单划分为“君子与小人”两种,似乎有些过于绝对。对此,我表示认同。毕竟,人世间纷繁复杂,人性百态,绝非寥寥数语能够尽述。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之所以着重论述“君子与小人”的差异,只是想从一个较为突出的切入点,引发大家对这一话题的思考。
回顾我个人的成长历程,尤其是参加工作后,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我有幸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日积月累之下,我对人生的感悟也愈发深刻。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我始终保持着敏锐的观察力,仔细留意对方的言谈举止,试图从中洞察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然而,由于每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各异,有些人的言行举止难免会显得与众不同,甚至难以被大众所接受。与这类人相处时,我们一定要格外谨慎,多加留意。
接下来,我想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亲身经历,重点谈谈以下四种常见的人:
第一种人: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人——不知感恩的人。虽然我们在帮助他人时,本不应期待回报,但受助者至少应该心怀感激,铭记他人的恩情。试想,当一个人陷入困境时,你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无私地给予帮助,使他得以顺利度过难关。然而,事情过后,他却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对你的善举毫无反应,仿佛那是他应得的。这种不知感恩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常被人们称为“白眼狼”。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大可不必与其深交,以免浪费自己的时间和情感。
第二种人:这种人缺乏个人主见。他们总是认为身边的人个个都不错,你好、他好,大家都好。其实,这种人更像是一个“和事佬”。无论你对他好还是坏,他都一视同仁,毫无立场。与这样的人相处,你很快就会发现,他们很难真正理解和领情。对于这种好赖不分、没有原则的人,我们又怎能与之深交呢?
第三种人:在我们身边还有一种极其自私的人。他们心里只有自己,对亲戚朋友从不过问,从不主动关心,也很少与人交往。在他们的社交圈里,往往没有什么朋友。用东北人的话来说,这种人就是“屋顶开门,灶坑打井,倔透了”。
第四种人:这种人有个不好的癖好,那就是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如果一天不打探点他人的八卦,他们就会觉得生活无趣。当你向他们倾诉自己的烦恼时,他们不仅不会帮你分忧解难,反而会在背后四处传播,嚼舌根子。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又怎能与之深交呢?
第五种人:性格特强势。这种人在平时与人相处时,高傲自大、为我独尊,听不得别人半点意见。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人总是我行我素。自以为是,认为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理,绝不允许任何人反驳。久而久之,人们都会与他渐行渐远。
上述这五种人,虽然算不上小人,但也绝谈不上君子。其实,学会与人相处并非难事,难就难在我们是否能够放下私心杂念,是否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位置。
在与人相处时,由于相处对象的不同,我们与之交流的方式和方法也应有所区别。切不可总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行为就一定高于对方,试图通过说教去改变对方。这样做,无疑是大错特错的。
要想真正学会与人相处,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礼貌待人、平等宽容、主动热情、注重信誉。
笔者曾听到过一句话,觉得说得非常有道理:“当你无法改变他人时,首先要改变自己。只有改变自己,你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当你无法改变环境时,也要先从改变自己做起。只有改变自己,你才能更好地适应那个环境。”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只有学会与人相处,我们的家庭才会更加和睦,社会才会更加和谐。那么,你做到了吗?
写于2022年8月
修改于2025年5月

【作者简介:张文革(笔名老革),老三届知青。现为长春市朝阳区作家协会会员、长春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虽已年届古稀,但仍对文学充满热爱。人生宗旨:在文字里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安度晚年!】

文、编辑制作:老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