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元帅故里
——参观叶剑英元帅纪念园
王博 王夫/文/ 林汐播音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对共和国元帅叶剑英的高度评价。
5月2日上午,在广东省梅州市参观完中国客家博物馆,午餐结束后,已是下午1点35分了,霞姐说梅州是华侨之乡,有一个华侨博物馆,我还第一次听说有华侨专题的博物馆,这又吊起了我要前去参观的胃口,梅州市华侨博物馆距离中国客家博物馆很近,开车不到10分钟就到了,我们进院后准备入馆参观,可令我们失望的是没到下午开馆的时间,只好拍外景留影纪念,很遗憾地离开了华侨博物馆,去往叶剑英纪念园。
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改革开放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叶剑英是我党我军著名的军事谋略家,是我军司令部工作和参谋事业的奠基人,相继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长。他还是杰出的军事教育家,是黄埔军校的筹建者之一,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起,又先后兼任过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延安军事学院副院长、华北军政大学校长,为我军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新中国成立后,又成为中国军事科学研究事业的开拓者。
1976年10月党和国家处于危难之际,叶剑英同志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一起,根据中央政治局多数同志的意见,代表党和人民的意志,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挽救了党,挽救了国家,也挽救了我们的军队。此后,他以很大精力抓了军队工作各个方面的拨乱反正。他与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一起,推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国防和军队建设也开始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大宝载着我们很快就到了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虎形村的叶剑英纪念园,我先在简介中了解到叶剑英纪念园是集红色教育、客家文化传承与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占地482亩。
我们步入纪念园之后向右侧走去,首先参观了叶剑英的故居,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原系叶氏俊贤公祠的左侧二横杂屋,200多年来屡有修葺扩建,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平方米。
叶剑英故居坐东北朝西南,前拥池塘,后倚虎形山,系客家单门楼式两杠平房,泥土夯墙,杉木椽架,灰瓦顶。整座围屋共有15间房屋,进故居左侧后角边两间是叶剑英少年时的卧房。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叶剑英诞生于此,并在这里度过童年、少年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剑英分别于1951年、1953年、1971年和1980年四次回到故居。
1989年,叶剑英故居被列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叶剑英故居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序号为503。 2020年12月,叶剑英故居由国家文物局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
到叶剑英故居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熙熙攘攘,我和其他游客面对着叶剑英的照片默默地进行了敬拜。
在元帅故居出来后,我们去往叶剑英纪念园广场,广场由叶剑英铜像、叶剑英元帅纪念馆、记功柱等部分组成,设计精良,气势非凡。叶剑英铜像由中央美术学院刘焕章教授设计,形象亲切。叶剑英元帅纪念馆在设计上别具匠心,以舒展伏卧的体量蜿蜒于青山之下,如孝子伏卧于父母膝下,安静舒缓。12幅记功柱浮雕展现了叶剑英各时期的主要功绩。
接着,我们开始步入纪念馆参观,正厅屹立的叶帅铜像拄仗站立,挺拔威严,令人肃然起敬。“矢志共产宏图业,为花欣作落泥红”。我面对这位共和国元帅又再次默默的进行了敬拜。
参观中,我感到纪念馆的内容突出了两大特色。即:一是红色教育核心特色;二是客家文化深度融合。
一、红色教育核心特色 1、红色资源体系化展示, 纪念园以叶剑英元帅故居(客家传统农舍)和纪念馆为主体,通过“少怀壮志、泉井情深、力挽狂澜、翰墨飘香、百战归来”五大主题展厅 ,展出600余张历史图文、22件艺术品及大量手稿、文献,全面展现叶帅的革命生涯。 2024年,纪念馆升级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新增智慧展陈技术,强化互动体验。
2、多元化教育活动。 园区开发了“八个一”红色军旅系列活动 ,包括穿迷彩服、听叶帅故事、实弹射击等沉浸式体验,并与学校、部队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年接待团队902场次,开展青少年研学、入党宣誓等主题活动,学生作品曾获全国“挑战杯”红色专项竞赛一等奖。
3、学术研究与传播。纪念园联合党校、高校制作《丰功伟绩叶剑英》等课件,举办专题巡讲百余场,并通过微视频、媒体合作扩大影响力。例如《青年叶剑英》电影首映、与央视合作节目录制等,形成“线上+线下”红色文化传播矩阵。
二、客家文化深度融合
1、建筑与景观的客家符号。 纪念馆外观采用仿客家夯土墙的几何构造,园区内保留叶帅故居的15间传统农舍(含厨房、卧室及书房),并配套客家风情街、诗林广场等景观,体现“天人合一”的客家建筑理念。叶氏宗祠、泉井广场等元素则强化了宗族文化脉络。
2、民俗与生态结合。 景区划分人文秀区、纪念景区、生态林区、旅游休闲服务区四大板块,将红色教育与客家农耕文化(如:果园、植物园)、生态休闲(观景台、农家乐园)有机融合,形成“红色+绿色”旅游模式。
2001年6月,叶剑英纪念园被中央宣传部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11月,叶剑英纪念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08月,叶剑英纪念园被广东省委宣传部和省军区政治部、省国防教育办命名为“广东省国防教育基地”,成为梅州市第一家省国防教育基地,并被推荐为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候选单位。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广东3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对叶剑英纪念园两个多小时的参观结束了,通过参观让我再一次受到了党史和国史的深刻教育,让我们更加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踔厉奋发。
(校对:吕桂芳 林汐)
作者简介:王夫,笔名:小夫 男,中共党员,政工师,1963年11月出生。 1982年开始从事新闻写作,先后在鸡西市、黑龙江省、国家级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发表新闻消息、通讯、报告文学、诗歌、散文和摄影作品。 曾被鸡西人民广播电台、《鸡西日报》社、《鸡西矿工报》社授予优秀特约记者称号。 著有《回望》两部文集。 现为《兴凯湖微生活》《乌苏里江微生活》平台总编辑,黑龙江省鸡西市地域文化研究会会员、鸡西市摄影家协会会员、鸡西市艺术摄影学会会员。
电话:13946888204黑龙江鸡西文化经典图书广东惠州文化经典图书黑龙江森之源绿色食品
森之源系列产品源自深山,品味自然,产自东方红大山深处原始森林中,黑土培育,雨水润泽,无污染,无公害,纯绿色,纯天然,倍受青睐,倍受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