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追赶时尚的奶奶
作者 :芶金华
主播 :文 鹤
时尚是一种复杂的多维度的概念,时尚的形成与发展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历史、艺术、科技、经济和社会。时尚是随着时代地域和文化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的,时尚也影响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时尚不仅是一种美学表达方式,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对社会价值观和生活生产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它反映了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文化和经济状况。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阅历自己方式来诠释时尚以及理解时尚这个定义的。
我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曾经的过往至今沥沥在目记忆犹新,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时尚元素,都承载着我们美好的回忆。在物资相对匮乏的20世纪60年代,那时的时尚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光鲜亮丽,由于资源稀缺,没有太多的选择,家用产品也只有半导体收音机、缝纫机、煤油马灯、时钟、手电筒等。很多生活用品都是凭票供应,比如买布需要布票、买米需要粮票、买肉需要肉票、以及洗涤用品等等东西都不是我们想买就能买到的,都是凭着购物证限量供应的。那时的时尚一句话就是节约,为了满足穿衣的需求,更注重衣服的实用性和耐用性。一件新衣服的使命是穿破旧了,都要缝缝补补来延长它的使用寿命。每年过年若能缝一件新衣服穿,那种幸福感爆棚。那时的每一件衣服都是经历新一年,旧一年,缝缝补补又一年的。那时的时尚标志就是看谁家的衣服上补丁多而且补得好,补得好证明这个家庭的妇女很能干,幸好那时我们的妈妈辈绝大多数都会裁剪修补衣服和做针线活。在有限的条件下,人们依然用自己的智慧来发挥无限的创造力。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妈妈就是勤劳、能干、手巧、有创意的妇女。平日里她很节俭,凑点钱只舍得买一些彩色的零碎花布头来备用做装饰,我们家一共四姊妹穿的衣服都是妈妈亲手缝制的,最难忘的是,我是家里数最小的,我穿的所有衣服都是姐姐们轮着穿小了的旧衣服才轮到我穿,我曾为这样不公平的待遇憋屈过哭过,妈妈为了逗我开心就在旧衣服上改缝制上两个碎花布的小包包和各种小花朵,看上去像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她还把大人穿过的长袖旧衣服剪成短袖,再把剪下来的袖子缝在我嫌短了的裤脚上,这样裤子加长了穿起来既舒适又保暖。最让我佩服的是妈妈们用破旧的布料经过加工处理后,能用手工做出一双双我们日常穿的千层底的布鞋和漂亮的绣花布鞋,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美感,它便是那时我自己的时尚。
那时的时尚就是朴素。衣服的颜色只有蓝、灰、黑三种。而且农村大众的衣服都是统一的样式,男的穿对襟衫,女的穿斜襟衫,而且纽扣是统一用布料做成的布疙瘩扣子,裤子统一穿的是以大裆裤为主,还配上一根布条子做的裤腰带,在城镇、在学校、在机关里那时最流行的就是蓝色咔叽布做的中山装。中山装的领子是立领,袖口有三颗扣子,在设计上是很有讲究的。那是国民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一种中华民族的男式中山装,也是那个时代的时尚品牌的标志。而且能赶这个时尚潮流的人,大多数都是当时的国家机关干部、教职员工和知识分子就是那时我们所看到的潮流和时尚,从审美意识到对待生活的态度,都是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趋势息息相关的,那时虽然物质匮乏,生活艰苦,但人们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社会文化和国民经济推动时尚的表现力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首先文化生活可以看露天电影,家用产品由身边半导体收音机提升到手提式收录音机,手表、缝纫机、自行车,便是当时叫做的三转一响的时尚,服装也流行从黑、蓝、灰的卡叽布、半毛呢、灯芯绒布料,发展到颜色鲜艳的的确良和的卡,机织毛线衣、高跟皮鞋。那时候的时尚我们叫阔气。
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大大的促进了时代的进步和创新,时尚家用产品:如黑白电视机、双卡收录机、电风扇、电饭煲、电冰箱、洗衣机在社会上已广为流行,时装:如牛仔裤,喇叭裤也成了年轻人穿衣的时尚,大波浪卷发、蛤蟆镜港风穿搭等也风行一时,90 年代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时尚也随着时代地域和文化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个时代整体面貌的呈现,也是每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性表现的重要基础。时尚家用产品:彩电、空调、电冰箱、电话机、大哥大、BP机、手机、自动洗衣机、摩托车频频亮相。这个时期流行的时尚是超短裙、齐刘海、校服、休闲服、运动服。
从2000年至今,国家突飞猛进的发展,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个时代的时尚家用产品:如私家汽车、液晶电视机、投影仪、电脑、智能手机、数码相机、智能马桶、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热水器、洗碗机、扫地机器等。已全面进入百姓人家,这个时期在人们生活中流行的时尚:如西装外套、紧身牛仔裤、破洞牛仔裤,铅笔裤。露背装、小碎花连衣裙、公主裙、芭蕾舞鞋、小皮鞋、毛线帽、时尚的丸子头、各种彩色花式发型已见怪不怪。所以这些家用产品以及生活必需品。都是现代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的物质生活,这就是时代发展不断改变人们生活的时尚。
今天我们同时代的人大都走到了六七十岁这个年龄,一路走来经历了工作生活的风风雨雨,走过了少女到妻子到母亲再到奶奶的过程。我们有获得百千阅历后的坦然与从容,有饱受沧桑后的智慧与睿智,以及时间沉淀后的内敛淡泊,这些都是时代进程给我们带来的生活时尚。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我们也要趁着这大好的时光把自己融入到现实的时尚中去,只要是不违反道德规范的,根据自己的实力都该去尝试去尊重时尚,追求时尚,感受时尚,活出自己丰富多彩的晚年人生。
今年4月我和一群同样年过半百的五零后,六零后退休的来自全国各地的老朋友们一起参加了一个富有创意的、正能量的时尚奶奶旅游团。一群中国奶奶聚集一起打破传统的被年龄所定义的界限,不在惧怕衰老,找回身心的年轻态重新活出自我绽放生命的光彩,我们第一次参加重庆第一站和成都第二站的学习,真实的感受到这个时尚奶奶团给我们带来的新时尚的生活享受,我从完全零基础到第一次参加学习丰富了新的技能,拓展新的视野,还能目睹了一位位朋友个性的展示,当我第一眼见到奶奶团中的一位62岁的耀眼的人气明星汪翠老师时,便深受感动。她是加入时尚奶奶团半年后,从人生低谷走向新生,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她满头银发身穿得体的衣服,优雅从容地走秀在我们眼前,她展现的精神面貌,都带有坚韧的面对晚景挑战的气场,她完全与白发和解的姿态惊艳了我,她整个人的气质惊艳了全场!这次参团的姐妹中虽说大家有着不同的人生阅历,有着不同的文化层次和生活习俗、但是都具有鲜明的个性魅力,和对新时尚的精神追求。
大家跟着年轻的脚步走,寻找快乐的路,迈着健康的步,把学习当成永不落幕的盛宴,当成心灵的滋养剂,让智慧的花朵在岁月中持续绽放。一群60多岁70多岁甚至有的高龄达89岁的时尚奶奶们学摄影,学拍短视频用最简单质朴的方式拍出了随性洒脱回归自然本真最绚烂的美。学习画画的奶奶们让自由的灵魂和对生活的热爱在白纸白布上铺开了锦绣前程,学习带货主播的奶奶们用扎实的美学理念搭配出简单而又高级的视频美篇,学形体学时装做模特的时尚奶奶们,以一种惬意的生活方式,真正展现出夕阳无限好的人生魅力,证明了时尚不仅仅是年轻人独有的美丽和潮流,更不能用年龄来定义这个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就像团里一位奶奶上台表演唱哪首“枕着光的她”歌里这样唱到:等到岁月把皱纹缝成一朵花,他们挽着手把生活过成一幅画。她的歌声征服了在场所有的奶奶们。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深深感受到头上的每一抹白发,它不是老去的标志,而是岁月沉淀的勋章,不需要去染发遮掩。它依然散发着比曾经更加耀眼的银光,它依然成就了我们最美的自己。我们怀着对余生的敬意,感受到了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我还真想借一个现代词叫“新年轻人”来用用。首先我们要努力跟上网络潮流趋势,跟上时尚的步伐,约上几个知己和老朋友尽量参加一些有效的活动,聚集人生无限的能量与智慧,拿出我们“新年青人”的学习精神,趁着不老时光学会一些生存技能。重点是学习使用智能软件工具,学习现代AI智能,如何使用机器人也是咱们中老年朋友面临的一大问题,因为我们需要懂得如何跟AI沟通,如何给AI下达指令。学会了真正到了晚年完全需要有人照顾的时候,使用养老机器人养老这便是不再遥远势在必行的我们明天的时尚生活,请你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