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手记
泥牛入海的两封信(二)
甘肃 一 丁
整理《敦煌赤子》— 书《目录》的工作,就是一项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千头万序的五百节书稿,十年沤心泣血的文字,在作者的脑海中一 一呈现!
书稿中的两封不合时意,别出心裁的书信,再次摆在作者面前……无法舍弃,也难以修改——遵照原著,现全文转载,以食热心读友:
01:
——致习近平主席的公开信
尊敬的习主席:
您好。《敦煌赤子》一书的作者,退伍军人、农民工、七十有二的老翁,今日给主席去信,笔者有件要事,想和主席交换意见,并提出笔者的见解:
关于《敦煌赤子》一书的出版问题。
作为一位农民、一位退伍军人,一位农民工,先后在十余个工作单位,打工近五十年……。
《敦煌赤子》一书,历时十年,依据作者的打工生涯而创作的长篇小说,字幅在百万上下,“都市头条”网发以后,先后阅读量达到200万人次,参评读者多达十万人次以上……现在就卡在作者面前的难题是——七十有二的退伍军人,下岗的农民工,筹不到版费,无钱印书……作者希望主席同志能够了解到底层百姓的这一真实情况,给政策,支持作者出版《敦煌赤子》一书。
这个要求虽然说有点过份,实属作者的无奈之举……就算把您治理的蓝天通了个大窟窿,这也是作者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作者斗胆建议,出版界不要“一刀切”,全部推向市场,全部由作者自费印书,而应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即自费出书一部分,公费(即由国家宣传部门资助)出书一部分……不知这个建议可行否?
《敦煌赤子》一书,平民之手的作品,自费出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上了年纪的农民作者,自身温饱都难己解决,更谈不上高价印书。
作者企盼祖国网开一面,由国家资助,出版《敦煌赤子》一书,以了确老年作者的心愿。
切切……!
致敬
平民作者:
刘志军
2023年10月21日于七里镇
02
致俄罗斯普大帝的一封信——
致俄罗斯总统的一封信
尊敬的普大帝:
您好,总统先生。因为您是中国人民最忠实的朋友……那么,也是《敦煌赤子》最真诚的朋友!
作者有必要,简述一下本人简历:
刘志军,中国籍。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人。生于1952年5月9日,入党时间1975年5月5日。《敦煌赤子》拟稿人。
巧合的是,我的出生时间,和俄罗斯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胜利日,处在同一日。 我的身份证号码:622103195205093533;还望查证。
作者今日,有三件要事相告:
其一:
总统先生,是全世界同西方世界珠死搏斗的第一人,伟大的导师和统帅,您的安危,心系亿万民众,作者遥祝普大帝平安健康。
其二:
作者特殊的生日,和俄罗斯80周年庆典时间重叠,作者真心想参加这次庆典活动!明知这是异想天开 ……但,作者在敦煌遥远相祝,祝贵国80年庆典活动圆满成功。
其三:
《敦煌赤子》一书,写了两代退伍军人的家族史,滴滴血,声声泪,沤心泣血,百万余字的长篇,历史长河的一舜间,跃入书稿……。
中国的革命文艺,是从苏联老大哥那边学来的……那么,我把《敦煌赤子》一书的中文电子版归还苏联老大哥,还望赐教……作者不要版费,在贵国出中文版后,作者只要百本书籍就可以了。
我深知普大帝不可能亲历这件小事,……只要能提供一处对接的窗口,作者就完全心满意足了。我深知俄罗斯全国各校都开设中文华语课程,相信《敦煌赤子》一定能派上用场。最后, 遥祝:
我心目中的人民英雄普大帝平平安安!
致礼
中国公民:
刘志军
2025年4月6日
通联:13309374620(含微信)
03:
读者看到上述两封书信的原件,有何感想……作者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求了当今世界上的两大革命领袖……结果是泥牛入海!作者命运如此……真是无言以对!
底层平民百姓,人弱言微,不可能得到回音——这个结局,作者写信时就料到了!那就不了了之罢了……!
2025年5月9日于
敦煌七里镇
作者简历:
刘志军
(笔名:— 丁)
《敦煌赤子》
撰稿人。
生于1952年5月9曰:
高中学历。
原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陆军第四十七军,步兵第一四零师,四一九团战士。曾以小说、散文、新闻报道等多种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陕西日报》;《甘肃农民报》;《农家女》;以及上海《故事会》等报刊和杂志。长篇小说《敦煌赤子》刊登在都市头条,颇受热心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作者联系电话:13309374620
(含微信)。
注一:
凡是愿全文阅读《敦煌赤子》一书的热心读者,按装“都市头条”,点刘志军作品《敦煌赤子》书名,即可阅读01至500节书稿全文。
注二:
作者起笔名“一 丁”
两字,敬请各位读者关注。
注三:
作者现在的通讯地址为: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七里镇新三区38号楼二单元502室,望周知。
旧址:
敦煌市郭家堡镇梁家堡村四组20号。
——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