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阴五金厂的铁锅
侯家赋
在我们平阴县,每当提起玫德集团,如雷贯耳,家喻户晓。人们对企业的发展和对全县的贡献是耳闻目睹,赞不绝口。玫德集团的玛钢管件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玛钢行业的“日不落帝国集团”。经国家权威机构认定:集团注册使用的“迈克”牌商标,无形资产已超过百亿,达到上千亿。玛钢集团为平阴的发展和振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玫德集团是在原平阴县五金厂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迈克商标”是由“巨鬲商标”替换和演变而来。当今人们在夸赞和使用“迈克商标”玛钢管件的同时,不应忘记上世纪70年代该厂的第一个著名商标和著名产品,那就是“巨鬲(li)牌”铁锅。
平阴五金厂是伴随上世纪50年代末大炼钢铁时期诞生的。那时,仅有几间简陋的厂房,几座土造炼铁炉,几十名本地或外来的懂些锻造技术或会打铁的乡野能手组合在一块,就成立了“平阴县冶炼厂”,60年代,改为“平阴县五金厂”。主要生产农用工具,如水车、锄镰镢锨等。到了70年代初,正式更名为“平阴县五金厂”,产品也由生产农具转向了既生产农具,又浇铸铁锅,并且铁锅成了该厂的主导产品。
平阴五金厂生产的铁锅远近闻名,畅销全国各地,很受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苏境内的厂矿、企业、医院、学校食堂和农民的欢迎。生产铁锅的原材料是纯生铁块子;配料时,原煤、焦碳、生铁和辅助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搭配,不能有半点差错,更不能缺斤少两;每一道工序都是精准、精细,熔炉温度控制在1300多摄氏度,是冷风炉,炼出来的是生铁水;炉火温度、铁水成分、倒火技术更是精益求精。由于质地纯正,工艺精美,厚薄均匀,表面光滑,坚固耐用,并且做饭时不容易“炸锅”,就是把锅烧红了,浇上凉水,铁锅也不会炸裂;炒菜还不粘锅、烧焦、烧糊、味道好,在当时的大半个中国颇受欢迎和青睐。
平阴五金厂的“铁锅销往四海,名声大振,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1973年,山东省轻工业局在我县召开了“平阴县五金厂铁锅产品展览会”,来自华东地区几个省市的100多名采购、供应商与会。五金厂展示了各种各样的铁锅产品,令与会商家大为赞赏。他们随意从仓库里选了一口8印铁锅,从二层楼扔到地面上,只见铁锅在地上“跳了几个高,转了几个圈,打了几个滚”铁锅仍然完好无损,用验锅的小锤一敲,仍然发出清脆的响声,没有一道裂痕;然后,他们又把这口铁锅放到熊熊烈火上烧红,倒上一桶凉水,只见一股白烟腾空而起,铁锅依然没有出现炸纹和裂痕。令大家连连称奇,异口同声地夸赞平阴五金厂的铁锅质量好。从此,五金厂的铁锅成了抢手货,供不应求。接着,省轻工业局又协助五金厂向工商管理部门申请,为铁锅申请注册了“巨鬲(注:“鬲”为古代煮饭用的陶器或瓷器)牌”,产品有土产公司和供销社驻厂包销,五金厂产多少、土产公司销多少,“巨鬲牌”铁锅成了平阴一张名副其实的亮丽名片。
铁锅出名后,五金厂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再接再厉,乘胜前进,狠抓产品质量,继续扩大规模。产品以致扩大到从家庭用的3印耳、大、中、小多种型号的炒瓢,再到特殊行业使用的加厚24印大锅,共计80多个规格,年产量达10万余口。
在公司上班期间,我担任销售会计多年,接触到南来北往的很多客人和采购人员。至今我还铭记着河南的一位采购人员给我讲过的故事:1983年,河南驻马店的一所学校要采购几口大铁锅,供学校上千名学生做饭使用。食堂的负责人指派采购人员要购买平阴五金厂的“巨鬲牌”24印铁锅。可那位采购人员为了图省事,就在河南的濮阳购买了几口同样型号的铁锅,还贴上了“巨鬲牌”商标。开始,食堂的师傅们就看到铁锅表面凸凹不平,纹道不均,就怀疑不是平阴五金厂的铁锅,采购人员信誓旦旦,保证采购的是平阴五金厂的铁锅。结果,使用不到一个月,铁锅就炸裂了,导致食堂无法正常给学生做饭。在食堂负责人细问根底和原由时,那位采购人员才如实相告,结果,他也被食堂撤销了采购员职务。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锈钢锅、铝锅、高压锅、钢精锅、电饭锅相继问世和更新换代,城市和农村做饭用铁锅的越来越少,五金厂也伴随着不断发展壮大,产品不断更新升级,开辟了玛钢管件市场,并并且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一年一大步,年年上台阶,由最初的年产几百吨管件的“济南玛钢厂”,一跃发展成为现在的年产几十万吨的“玛钢集团”,年产值超过百亿元。2002年,燃烧和辉煌了大半个世纪的铸造铁锅的炉火正式熄炉,“巨鬲牌”铁锅正式退出了市场。
平阴五金厂在平阴县的发展史上重重地写下了浓厚的一笔,“巨鬲牌”铁锅传遍千家万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记忆和美好回味。五金厂锻炼和培育了一只肯于吃苦、乐于奉献的职工队伍,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树立了“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自讨苦吃,创新夺魁”的企业精神,引导全体员工昂首阔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平阴五金厂铁锅虽然已成为过去,但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人们更祝愿由五金厂转变、发展、壮大起来的玫德集团越做越大,越做越强,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为平阴的各项事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侯家赋简介:济南市平阴县人,1957年生人,大专学历,退休职工。现为多家媒体通讯员;被国家、省、市、县等媒体采用文章、诗歌上千篇(首);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平阴县老干部联络员、平阴县档案馆荣誉馆员、济南市文明寻访团副团长等。2024年被评为“山东省百姓学习之星”。

投稿须知
1、都市头条(ID:10950627)和茌平文苑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拒绝AI生成作品投稿。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6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11、都市头条(ID:10950627)茌平文苑与茌平作协旗下公众号茌平文苑,系同一编辑部,作者向茌平文苑投稿,即被视为将其作品的网络传播权,授予茌平文苑的两个平台。如不同意,敬请在投稿时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