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湾
文/祁小乐
(原创灵秀师院风
2025—5—19河南)
八月的一天,还在朦胧的晨曦中,就听见隆隆的洪水声笼罩着整个小村。
连日的暴雨,让绕村而过的叠石溪也发怒了。他象一头发疯的牛犊,在山脚的河道里横冲直撞。河道在东河湾处骤然收紧,从十余米宽聚拢成不到一米,叠石溪在这一米宽二十余米长的峡谷里用尽蛮力的挣扎着,把砂石质地的河床硬生生地给刨出一道上宽下窄的梯型的或者三棱型的沟槽。突然,浑浊的激流咆哮着冲出了峡谷,高高飞起,迅疾又跌入三、四米高的崖头,在崖下冲出一个直径约十米的深潭。激流的动能和势能还没有用完,在潭里来不及歇口气,又急匆匆地冲向下游,在二百多米外被一块巨石挡了一下,又无奈地做了一个90度大回旋,跌跌撞撞地离开了三里庙村。
经过三、五天的咆哮和狂奔,玩累了的叠石溪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他歉意地不好意思地向村头的每个人打着招呼,羞涩地唱着哗哗哗的歌。阳光下,你也几乎忘记了叠石溪前几天的顽皮,你看他在山脚下的东河湾处优雅地划了一道长长的弧线,又你追我赶地嬉笑打闹着进入拥挤的峡谷,你推我一下,我挤你一下,时而形成旋涡,时而溅起水花。在峡谷出口,他们一跃而下,好像在比赛谁的入水动作更标准,谁的水花更小。阳光的照耀下,此处形成一条银白色的小瀑布,潭中的小鱼经常跃出水面,往瀑布里蹦跳。
东河湾的这个小水潭成了我们童年的乐园。我们光着身子往峡谷里横着一趟,就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截留整个叠石溪,又猛然起身放水,就能把下游的小伙伴们冲个四仰八叉。大家欢笑着扑腾扑腾地跳入水潭,学会了狗刨式的游泳。或者抱一根木头作为救生圈,脚使劲地蹬,从东头游到西头,又从南头划到北头,是个夏季避暑的好方法呢!
我们还学会了钓鱼,到镇上花几毛钱买了鱼钩和鱼线,绑在自制的鱼竿上。鱼饵是很讲究的,我们用的是真材实料——蚯蚓。蚯蚓是很厉害又很有趣的小玩意儿,“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村边有一片阴凉潮湿的地方,蚯蚓就喜欢呆在那里,用小锄头轻轻一扒拉,就能看到肉红色的蚯蚓,有胖胖的,有苗条的,有的还带着“手表”呢。我们把蚯蚓串在鱼钩上,放入潭中,静静地注视着用麦秆做成的浮子。钓鱼可不是个容易活儿!为了能钓到鱼,刚才还在潭里扑腾疯玩的小伙伴儿,瞬间都变的优雅安静起来了。浮子一有风吹草动,就迅速起杆,幸运的话就有鱼儿上钩了。鱼儿出水的那一刻,在阳光中摇摆着,甩出的水珠溅到小伙伴的笑脸上,引起阵阵欢呼。
东河湾的叠石溪,时动时静。在这个乐园长大的孩子们,也深谙动静结合的自然奥妙。

作者简介 :祁小乐,笔名山溪,宜阳叠石溪畔三里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