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地爪干
作者 王树军 (山东)
每当提起地瓜干,即使现在农村的许多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的农村人,可都熟悉得很。因为他们都吃过,而且是那个时代农村人的主食。
七十年代以前,地瓜是胶东地区的特产。因为产量高,也容易管理,成为当时农村的主要粮食作物。秋天收获后,入窖储存起来,可以吃一整年。
但是,因为地瓜的种植数量太多,产量又非常高,冬天农民根本储存不了。所以秋天收获后,农民便把百分之八十的地瓜,用专用工具切成片,摆放在地里凉晒。晒干后收起入库,作为来年的口粮,还要上交一部分公粮给国家。
吃地瓜干时,先用清水洗净,然后放在锅里煮。开锅后只一会儿功夫,便可煮熟,出锅后即可食用。煮熟的地瓜干,柔软适口,略带甜味,人们戏称‘‘胶东饼干″。
在那个年代,冬天储存的地瓜吃完后,人们便开始吃地瓜干了,成为全年的口粮。当然了,地瓜干与现在的大米白面相比较,那是天壤之别。那个年代,北方地区农村播种小麦和水稻数量极少,因为没有化肥,产量很低,不如地瓜高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推行大包杆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小麦和玉米的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白面和玉米面迅速带替了地瓜和地瓜干,成为了人们的主食。地瓜和地瓜干,也就逐渐消失了,甚至早已被人们所忘记。
现在,农村除了保证口粮,播种一部分小麦和玉米外,大部分土地种植经济作物,比如:各类果园和大棚蔬菜等等,地瓜已经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尤其地瓜干,更是难得见到。
不过,现在农村中,个别有怀旧情感的老人,偶尔仍在墙角地边,种植小量地瓜,以解馋瘾。地瓜收获后,他们还留出一少部分,切片晒干,以备吃个稀罕。
啊,难忘的地瓜干,你不仅仅是那个时代农民的口粮,更是那段历史的见证!
(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
王树军,网名绿叶、绿树成荫。山东省莱西市人,市广播电视局退休。爱好写作,都市头条认证编辑,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有多篇作品,在报刋和网络平台发表,并有作品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