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大采风艺品城讯
康留国 雪逸
在传统文化复兴浪潮澎湃之际,古典诗词与名家书法艺术恰似交相辉映的璀璨星辰,照亮人们的精神征途。
近日,新华大采风艺委会主任、艺品城管委会名誉主任徐维良,以别具一格的篆书艺术呈现 “观海”“求索”“慎独”“精气神” 系列警句作品,于文化领域迅速成为焦点,引得众多爱好者深入探寻其中蕴藏的古典智慧,并积极践履于日常。
新华大采风评委会主任张庆华对此给予高度赞誉。
徐维良的篆书作品,尽显独树一帜且精湛之艺术风格。其笔法细腻精妙,线条婉转流畅又具弹性,如灵动游龙于宣纸间穿梭自如,却不失秩序。笔画粗细变化细腻,起笔、收笔圆润有力,深厚书法功底尽显无遗。
以 “观海” 为例,篆书形态仿若海之波澜、海天相连之景。线条走势巧妙摹绘海浪起伏,婉转曲折间,大海灵动与浩瀚之态毕现。结构布局疏密有致,恰似大海远近景致,既有开阔疏朗之处,亦有细腻紧凑之笔,精准传递大海神韵与气势。此将自然意象与篆书艺术完美融合之创作手法,正是其篆书独特魅力所在。它于遵循篆书基本法度之时,融入个人对物象的理解感悟,赋予作品鲜活生命力,有别于传统篆书的规整刻板。
“求索” 篆书作品,结构紧凑且灵动,宛如行者于漫漫长路坚毅前行。线条运用似行者坚定步伐,稳健有力。笔法上,徐维良善用篆书中独特的中锋用笔,线条饱满厚实、入木三分,古朴坚韧质感十足。字体形态在对称均衡中存微妙变化,打破篆书可能出现的呆板,生动展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的精神内涵,实现从静态文字到精神动态表达的跨越。
“慎独” 篆书之作,笔画内敛却蕴含强大内在力量。徐维良以简洁含蓄线条勾勒,线条看似轻柔,实则力蕴千钧。字体结构严谨,笔画间相互呼应,如君子独处时内心的严谨自律。其艺术风格呈现内敛之美,不事张扬,却于无声处传递强大道德力量。相较于传统篆书对形式美感的追求,他更注重通过线条与结构传达内在精神气质,让观者能透过笔画,感知 “慎独” 蕴含的人格魅力与道德高度。
“精气神” 篆书作品,笔力遒劲、活力四溢,生动诠释中华民族推崇的精神风貌。风格上极具视觉冲击力,笔画起承转合间,豪迈奔放尽显。线条粗细变化鲜明,粗笔沉稳有力如重锤落地,细笔灵动活泼似游丝牵连,二者配合营造出富有节奏与韵律的艺术效果。既契合 “精气神” 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内涵,又展现徐维良在篆书创作上的大胆创新,将传统古朴与现代审美巧妙结合,让作品兼具历史厚重与时代活力。
新华大采风编委会主任、艺品城管委会主任康留国认为,
从对比维度看,与传统篆书相比,传统篆书多规整对称、程式化,而徐维良的 “观海” 打破规整布局,以灵动线条勾勒具象画面,结构疏密变化丰富,实现从静态到动态意境的转变。与同时代篆书创作者相较,当下部分篆书作品追求形似或因循守旧,徐维良的 “求索” 在笔法上独辟蹊径,以中锋为主融入侧锋变化,线条兼具厚实与灵动,脱颖而出。
创新元素方面,笔法上,写 “慎独” 时,他摒弃单一用笔,起笔如蜻蜓点水、行笔速度缓急有致、收笔戛然而止,独特节奏赋予作品别样韵味张力。结构上,“精气神” 突破对称均衡范式,夸张拉伸 “精” 字上部、聚拢 “气” 字中部、拓展 “神” 字下部,使三字组合充满视觉张力与节奏感,彰显现代艺术审美特征。
文化内涵融合上,“观海” 将曹操诗中大海的雄浑、庄子笔下大海的深邃哲学意象融入篆书,观者能由景及情,感悟古典文学中大海承载的壮志豪情与哲学思考。“精气神” 则与当代积极进取、拼搏创新的时代精神相呼应,遒劲奔放的线条、充满活力的结构,是当代人追求梦想、释放能量的精神写照,让古老篆书在新时代焕发出新价值与魅力。
徐维良的篆书警句作品,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展示,更是古典诗词与传统文化精髓的生动演绎。它们搭建起古今桥梁,让人们在欣赏书法之美时,领悟古典智慧,并践行于生活。未来,随着更多人对其作品的解读与践行,古典文化魅力将进一步绽放,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活力,引领人们在物质与精神维度稳步前行,书写新时代文化篇章。
目前,《活学活用古典诗词 领悟践行名家名作活动》组委会已开通征文热线 18310977197(微信同号),诚邀更多艺术爱好者踊跃参与,共为传统文化续写辉煌。
新华大采风总编室
胡丽佳 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