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5月到了,到处是阳光灿烂,鲜花盛放,春夏之交景色无限。令作家孙幼明不禁想起了当年的抗日救亡歌曲《五月的鲜花》。并写下此文用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更由全国著名主持人侯玉婷深情朗诵,再度创作,娓娓道来,把人们再次带到那个烽火烈焰的难忘年代。
《由歌曲“五月的鲜花”想到的》
作者:孙幼明
朗诵:侯玉婷
转眼到了五月,春将尽,夏即燃,五月是春夏交班的时节,我忽然想到写些什么东西好呢,除了它是五一劳动节是劳动者的节日外,它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时我耳边突然响起了一首熟悉的旋律《五月的鲜花》,这是我早年学习美声唱法时的必学曲目。但不要以为这就是一首歌颂春天的歌曲,那就错了。其实《五月的鲜花》是一首在抗日战争期间流行甚广的一首抗战救亡的歌曲。恰好今年又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那就写一写《五月的鲜花》吧。
《五月的鲜花》这一作品,不论是在其深远的历史背景还是激昂的旋律情感表达上,都给予了我深刻的启示。
《五月的解花》诞生于1935年,最初作为武汉拓荒话剧团演出的《阿银姑娘》的序曲,它由光未然作词、阎述诗作曲,不仅艺术地再现了抗日志士的英勇斗争,更是对那个时代民族觉醒的强烈呼唤。这首歌曲通过深沉的歌词与激昂的旋律,传达出对东北抗日英烈的深切怀念与崇高敬仰,同时也揭露了当时日寇侵华的残酷现实和民族苦难。
1935年,词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为汉口拓荒剧团创作的独幕话剧《阿银姑娘》写下序诗《五月的鲜花》,旨在歌颂东北抗日志士,揭露日寇暴行及国民党不抵抗政策。
1936年,曲作者阎述诗(东北流亡音乐教师)受诗歌感染,结合亲身经历的“一二·九”运动惨案,一夜完成谱曲,歌曲随即在流亡学生和抗日团体中传唱
歌曲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经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推广至上海山海工学团,成为激发爱国热情的“战地”歌曲,推动救亡运动。
1959年,作为电影《青春之歌》主题曲再度流行,让新一代青年铭记历史。
2009年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100首爱国歌曲”。
该曲的音乐结构采用“主歌叙事加副歌呐喊”的二元设计,旋律从抒情(“鲜花掩盖志士的鲜血”)逐步转向激昂(“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形成倒抛物线式情绪变化。
歌词是四节十六行自由体新诗,分三段:
第一节以鲜花隐喻烈士鲜血,赞美抗日志士;
第二节揭露东北沦陷后人民的苦难(“无情的皮鞭”);
第三节批判当局妥协(“歌舞升平”),第四节最终号召反抗(“震天的吼声”)。
这首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的歌曲,通过艺术化的语言与旋律,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联接,至今仍是诠释“人民就是江山”的经典范例。
每当听到“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了志士的鲜血”,我仿佛能看见那些年轻而坚定的面庞,在硝烟中为理想和自由不懈奋斗的身影。这种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激励着我们深刻反思如何在今天这个和平年代继续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
歌曲中流露出的悲愤与希望交织的情感,让人们感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都需要保持那份坚韧不拔和勇于担当的决心。《五月的鲜花》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它激励着我们,要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用实际行动去书写属于自己的光辉篇章。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今天,我们更应当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去。正如歌中所表达的,让我们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让五月的鲜花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作者 孙幼明,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文学协会会员,广州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广州市越秀区音乐家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多次评为广东省优秀音乐人,羊城优秀音乐家,已创作歌曲近百首,主要作品有《广州近代革命史组歌十首》《永庆坊》《广州有条北京路》《新广州》《文脉长流大湾还》《广州中医院院歌》《广州供销社之歌》《广州丰采公司司歌》《思绿环保公司诗歌》《复大医院院歌》等,作词作曲风格清新秀雅,政治站位高,艺术水平较高,是著名音乐家陈小奇先生的学生和入室弟子,人称广州红歌王子,广州历史红歌第一人。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开设网上公益《微音乐讲座五十讲》培养音乐人才一大批。2022年9月在广州举行孙幼明词曲作品音乐会。

朗诵 侯玉婷,广东广播电视台资深主持人,国家级主任播音员,中央电视台特邀主持人,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2020年荣获广东省文联、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布的【百期抗疫作品展】特别奖。曾获首届金话筒全国十佳节目主持人称号、第十一届亚运会国家特别贡献奖、新中国建国60年60人全国优秀主持人奖、全国法制十佳主持人大奖、亚洲地区十佳主持人奖等各类国家及省市级奖项。1990年入调中央电视台成功主持第十一届亚运会,获得国家体委中央电视台特别贡献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