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范镇张氏文化(四)
大关庙胡同张氏
本支张氏为张长生、张京山、张红寿家族。





南赵村张氏神祗
本支张氏家族居住在王范镇西大街路南大关庙(关帝庙)胡同,故名大关庙胡同张氏。本支张氏家族为南赵村张氏家族支系。
据《南赵村张氏神祗》记载:本支张氏始祖讳耀,配徐氏,耀传三子,文贤、文晟、文焕。
明末清初时期,张氏先祖兄弟四人自南赵村迁此立祖,一人迁卢氏县,三人居住在大关庙胡同,分为三门,迄今传15世,300余年,25余户,100余人。现在最长辈第10 代人张长生。
现存南赵村张氏支系有兄弟二人,2户,10 人。南赵村保存有张氏神祗。张氏祖茔在南赵村。
本支相传与樊村张氏家族为一家,民国时期,樊村张纯儒曾到大关庙胡同张家联宗认户,当时大关庙胡同张克元与族人商量,不敢认户。大关庙胡同张家人穷,说樊村张家是大户,樊村张家来人了,车马都没有地方停。不敢高攀樊村张家大户,始终没有认户。
本支张氏祖茔在王范镇北,今王西苹果园,今洛宁县看守所所在处。
张氏人物
张浩然(1913-1983) 洛宁县王范镇人。黄埔军校7分校(西安分校)十五期(1938年1月至1939年8月30日)洛宁籍学员。任职不详。儿子张毛。
张世伟(张一樵)、张世亮兄弟。其祖母带三子自大关庙胡同迁居张家胡同。

张一樵,洛宁县王范镇人。生于1918年,曾用名张景文。
出身贫寒,9岁入私立小学,16岁入高小,接受共产主义思想。1936年参加革命,1937年春到太原参加民训团学习。抗日战争爆发,随民训团参加抗日决死队。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任山西省安泽县牺盟会特派员,1940年1月任屯留县牺盟会特派员,4月任太岳区党委民运干事,7月入北方局党校学习。1941年8月任淮涟县委宣传部长。1942年-1944年任淮阴县委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敌工部部长。
1945年4月任浙江省临安县委书记,江苏省溧高县委副书记。1946年1月任华东局组织部巡视组长,7月任胶河县委副书记、书记。1949年1月,随军南下。1949年4月任松江地委组织部长。1950年任常州地委副书记。1952年-1955年任中央组织部组长、副处长。1958年任浙江省温州地委书记兼温州军区第一政委。1965年任中共贵州省委秘书长,贵州省委书记处书记兼中共贵阳市委第一书记,贵阳市军分区第一政委。
1972年1月15日病逝于北京,安葬于八宝山革命烈士陵园。
张一樵逝世后,中共贵州省委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悼词评价:“张一樵同志参加革命30多年来,经受了长期革命斗争的锻炼和考验,立场坚定,工作认真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为党为人民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参考资料: 洛宁县志编纂委员会《洛宁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第464页。


王范镇张家胡同张一樵故居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成功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担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一职,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市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2024年8月再次当选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