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 爱 吾 乡
——随永寿籍作家采风行略记
李 春 光
2025年5月8日,回到了家乡,参加由永寿县文联组织的永寿籍作家采风行活动。我见到了耿翔、王芳闻、晨耕、阎晋、凌晓晨、范墩子、梁新会、吕不二、杉林、耿明、徐錫等永寿籍老中青三代作家。下午,我们参观永寿县博物馆和非遗展(永寿县剪纸),原来本人自以为知晓家乡的历史,实则知之甚少。博物馆告诉我,永寿县多地发现一万五千多年前和仰韶时期古人类活动遗址,其中的镇馆之宝名中滋鼎,来自春秋时期。永寿县剪纸艺术的代表人物叫张彦娥,她的艺术风格繁密、饱满、细膩,却又清晰、明朗、真切。接着,又去了AAA级旅游景点监军镇寨里村。这个村村容村貌很有特色,既现代又保留了传统的农家院落。村委会小楼前中心广场布排着多样运动器械。街道上绿树鲜花,蓬勃茂盛,家家红油漆大门,彰显兴旺喜庆。村旁田间,栽植着大片苹果树和100多种中药材,号称百草园。
9日上午,前往监军镇古屯村,参观这个村的车厘子基地。这儿有专家工作室。车厘子这种高端果品,竟然在家乡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离开古屯村,又往马坊镇的一号蛋品养鸡场赶。车子开过了封侯沟高速路大桥,又上了新修的马坊沟公路桥。到了那个现代化的大型养鸡场,站在它的面前,那个壮观气派造型奇特的大门和绿茵茵的草坪,使人耳目一新。其实,开始我以为是布满山坡的光伏电站的管理中心。后来管理人员出面介绍,有点吃惊:它养了几百万只鸡,年产值过10亿!从养鸡场到了寨子村广茄示范园。看的是大棚茄子。绿油油的茄子苗,枝杆挺硕,叶片肥厚。主人说每个茄子有七八寸至一尺,可做两盘菜。每天给小六汤包送货,随到随用,从地头到锅里,绝对美味新鲜!吃过午饭,下午先去县特产馆,那里又是直播间。电商中心王主任说:他们已卖了两三个亿的产品。苹果,蜂蜜,柿子酒,牡丹油、挂面、荞麦醋……,不简单啊!在感慨之余,王芳闻和凌晓晨坐到了直播座位上,有板有眼的给家乡带货了!看过了特产展,又去了80里外的店头镇。这个镇28个村,三万五千多人口。我们直奔坡龙头农业综合管理园区。这里直播点看起来规模不小,大院里有配套的大库房,为后续发展打好了基础。它的一边就是百亩苹果园和吊丝西瓜。哎呀,那瓜甜极了! 家乡的车厘子、小西瓜、苹果、茄子还未出园,就被商家订购一空!
车子在乡间林荫道上向前奔跑。想想两天来的参访,以及一路所到之处,领略了这些年家乡的变化:如期脱贫,进入了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山川秀美绿色铺满大地。城乡欣欣向荣。继高速公路之后,铁路以及高铁相继穿境而过,县城面积越来越大,每条道路的两侧停满了小车,有些路口甚至有些拥挤。宁静的农家院子差不多都立起了漂亮的楼屋。网络给家乡的发展插上了翅膀,源源不断的永寿特产走向了远方。可谓百业兴旺发展,人民幸福安康。一切的一切,已经不同于往昔了!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事实啊!我为家乡和家乡的父老乡亲而高兴!而自豪!而骄傲!而感动!而鼓舞!
吾爱吾乡。
吾乡吾土永在吾心!
朋友,你想去我们的家乡看看吗?你看,她的宽阔的胸怀温暖的双臂,期待着与你相拥!
作者李春光简介:
李春光 ,陕西永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市文联前副主席、咸阳市作协名誉主席、西部报告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陕西省书画院咸阳分院名誉院长。1981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长篇小说《黑森林红森林》《情使》《吉星高照》、中篇小说集《走出大峡谷》、短篇小说集《火恋》及散文、报告文学、评论等200余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