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敬母亲节《感恩母亲》第二辑
卫国强/彭海洋/冷先桥/伏萍/蔷薇/色彩/徐万莲
世间最重的一枚硬币
文/卫国强(山西)
那天,母亲为我煮了两个鸡蛋
那天,是我十二岁的生日
那两个鸡蛋,是母亲从贫穷的牙缝里
抠出来的
看着我贪婪的吃相,母亲甜甜的笑了
又突然想起了什么,院子里
她独自转着,有些不安
然后去鸡窝里看了两次,等鸡下蛋
揣着白母鸡那枚温热的鸡蛋,在村代销店
母亲换回一枚五分钱的硬币
上面,她凿了个窟窿。又从箱底
找出两枚古铜钱,用红绳将它们精心编成
一个挂件,戴在我的脖子上
那一天,母亲脸上难得的笑容
就定格在我记忆的底片上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小挂件上
那枚五分钱的硬币,在我心里
一直是尘世间
最重的一枚
它沉甸甸的,象座山
作者简介:
卫国强,山西省永济市王官谷人。出版有散文集《来自大自然的伟大绝响》,诗集《吞月》,《青春的河流》。诗歌发表于《中国作家》,《人民文学》,《星星》,《诗选刊》,《芒种》,《山西文学》等多个报刊杂志,并入选多个年度选本。获俄罗斯普希金诗歌奖,第二届中国十佳当代诗人奖,第五届大河双年度诗歌奖,《人民文学》、《诗刊》征文奖等多个奖项。
向妈妈诉说我心中的话
作者/彭海祥
五月,最美凤凰花
人间,最美是妈妈
每逢母亲节到来
那万千真诚的颂扬
那万千感恩的知心话
异口同声地赞美着
赞美着无私大爱的妈妈
我要好好的行孝
我要尽情地报答
对于妈妈的情和妈妈的爱
我一定要好好把她夸一夸
当我,第一声心跳响起
当我,幸福地呱呱坠地
当我,离开温暖的的母体
来到这纷繁万千的天下
是含辛茹苦的妈妈
无比艰难地把我拦扯大
每当我看到妈妈的脸庞
我就想起她
想起她,也曾秀丽挺拔
多彩的生活也曾如诗如画
她勤勤恳恳,无悔无怨
全都为了我们
为了一个幸福的家
可是如今的她
已经开出了满头的霜花
妈妈啊,妈妈
您总是默默的付出
默默地奉献着青春韶华
用您的真情书写着
您的无私,博爱与伟大
我愿以三江的水作墨
我愿以五岳的情赋诗
化作儿女的您的真情报答
倾诉天下儿女心中的话
“千言万语共吟夸
句句真情赞美她
风雨经年艰苦历
沧桑岁月献韶华
相夫教子全无悔
勤俭理财尽顾家
若问心中谁最美
我伸拇指赞妈妈”
致幕阜山下的母亲
冷先桥
昨夜,月光又爬上窗棂
恍惚间,看见您在云端梳头
风掠过您的衣角,掀起岁月褶皱
雾霾蒙住您的眉眼,却遮不住
眼底那抹跨越山海的温柔
还记得,您总把辛劳藏进炊烟
将牵挂织进细密针脚
当病魔无情地按下暂停键
二十年轮椅上的守望
是您对生活最坚韧的回答
我在岭南的风雨里跌撞前行
白手撑起一方小天地
三个孩子的啼哭与欢笑
填满了奔波的晨昏
却也成了心底最深的愧疚
是哥哥嫂嫂接过守护的接力棒
让我在远方少了些牵挂
可每当想起您独坐窗前的身影
泪水便如决堤的潮水
打湿了所有未说出口的思念
如今,您已化作幕阜山的清风
我站在异乡的街头仰望星空
每一颗闪烁的星辰
都是您温柔的注视
而那些未竟的陪伴
永远成了心底最痛的遗憾
母爱,灵魂的归宿(组诗)
作者:伏萍
最后的坚强
所有的坚强,被泪水浸湿
才知道,内心只剩一张薄薄的纸
怎样挣扎,都无法掩饰
秋日的寒凉,脆弱的降临
母亲床前,我默默祈祷
愿祈祷长成一座山
阻隔阴霾和病痛
将所有的爱,铸成一座山的脊梁
留住母亲的温度
背对母亲,我是一条
流淌悲伤的河
医生说,我那至尊至爱的母亲
生命的轨迹已布满休止符
那天,母亲的手握紧爱的遗愿
穿越灵魂的边缘,与我无声中交流
因为爱,所以不能放手
心如刀割
我该如何拯救您,亲爱的妈妈
我拿什么拯救您,亲爱的妈妈
给我一些力量吧
微笑着,让我拉住您的手
慢慢地、慢慢走
奈何桥旁,我长跪不起,哀求上苍
别把我的母亲带走
求求你,别把我的母亲带走
锁住那扇窗,却见雨水滴哒滴哒流
那年的天,漏了
那年的天,怎么就漏了呀
八月十五,慈母的容颜
母亲走了
从此,那轮八月十五的月儿
怎么看都是女儿眼里的
一滴泪珠
那滴落的泪珠啊,变幻着
就幻做了母亲慈祥的脸
八月十五,是母亲的生日
那一天,我们凝望夜空,把满月的天空望穿
母亲在天上,我们在地头
胖胖的脸庞,像月亮
依然是高高地,俯视着孩儿
我们仰望母亲,一如昨日
操劳奉献的生命
成为永远仰望的高度啊
母亲的精神,留给了后来人
爱的理由:生命的交响
题记:在生命的长河中,每个人都会遭遇亲人离世的深切悲痛。写下此诗,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也祝愿母亲天堂安好,愿世间真的有净土!
在那个刻骨铭心的夜晚,2006年4月24日
午夜的钟声,敲打着我的心弦
四十五载岁月,我的生日
在风雨的哀歌中,品尝泪水的苦涩
——那赋予我生命的母亲
静静地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
那一夜,爱如针尖刺我更痛
我给予生命的女儿
为我点亮坚毅的红烛
“保重身体,妈妈
需要,就是爱的理由。”
简单的话语,承载着爱的沉重
一位赐予我生命的母亲
一位我赋予生命的女儿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共奏生命的交响
面对深爱我的两个人啊
我的心
无法
坚强
母亲的脚
母亲的脚 在我的掌心
我的手,留在了母亲的记忆中
一盆水,第一次洗去母亲的辛劳
一盆水,第一次写下儿女迟来的回报
为母亲洗去尘埃
为母亲理去趾甲
我们品味着从未有过的陌生
我们近距离感受了母亲的坚强
母亲的脚,在我的指尖
我的手,留在了母亲的生命中
第一次触摸到一个未知的世界
第一次走入一个永恒的故事
粗糙、冰冷、失去了往日的弹性
这是母亲的脚,承载着岁月的重量
引领我们穿越四季的轮回
母亲啊熟悉着儿女身上
每一根筋脉
从未感觉陌生
而母亲的脚
却不被人注意地
由纤细到粗糙
由湿润到干涩
因为忽视
我们不知所措
母亲以微笑,宽容了我们的笨拙
以无私,传递着爱的永恒
因为失去
我们懂得了许多
可是,曾经的遗憾却注定一生的心痛
理解和读懂了母亲
我们已经失去
作者简介
伏萍,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灞桥区诗词楹联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先后在《延河》《散文选刊》《诗刊》《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官网等报刊网络发表,部分作品被国外译介。出版诗集《夏天的微笑》《星空.脊梁》、散文集《生命的叶子》、国际宇航院院士《杨南生传》等,荣获全国征文大赛一、二、三等奖及中央企业“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五月之殇
文/蔷薇
无论我怎么呼喊
故乡是沉默的
老屋是沉默的
灶台边的身影,也是沉默的
竹蒉寺塔紧紧贴着南山
将最后的夕阳按进薄雾里
将我的思念,连同潺潺的流水
带进无边的黑暗
那么多的嘱托
那么多的关切
那么多的眼泪和悔恨
都化作五月里无声的呐喊
我沿着铺满紫云英的小路
望向那个被泪水淹没的地方
蚀骨的思念再一次将我的心
凌迟的支离破碎
那些善解人意的小草
努力的覆盖大地的伤疤
而我心中的忧伤
比大地更广阔
我无数次的想过你
迪拜
我站在古老的大雁塔下
无数次的想过你
想你高高的哈利法塔尖上
雄鹰翱翔的梦想
想你蔚蓝的大海上崛起的棕榈岛
想你在金色的沙滩上扬起的白帆
一千多年了
大唐船队停靠的岸边
洁白的瓷器上镶嵌着
真主阿拉的祝福
长袍头巾包裹下的亲人
以秦人特有的高亢诵读着古兰经
沧桑的秦音是那么多亲切自然
五月的天空传来华尔兹的悠扬
空气中弥漫着VOSS的味道
滚烫的沙滩下汩汩流淌的黑色血液
沿着我目光的方向
回到长安
我手中的夜光杯飘扬着西凤的醇香
在绵延千里的铁轨上
高速飞驰的梦想
将我再一次带到魂牵梦萦的地方
作者简介:
林小春,笔名蔷薇,西安交通大学毕业,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常务理事。喜欢诗歌、散文、绘画和朗诵。作品散见于《星星诗刊》、《鸭绿江》、《大西部》、《丝路琴音》、《阳光报》、《陕西广播电视报》、《丝路诗刊》等,著有诗集《梦里花落知多少》,诗歌合集《当代作家诗歌选》,散文合集《文心雕麟》。
读你 敬你
文/ 色彩
在入秋的年龄
读懂了你一生的修行
满头霜花
是岁月五颜六色的折影
紧皱的眉锁
是苦难的累加积凝
如弓腰背
是生活重压严刻的塑形
奔日子的跋涉中
你 蹒跚了背影
看着一群儿女
成家立业能自由飞行
你布满皱纹的脸
露出最舒心的表情
生活的教化
不自觉间你成了高人
朴素的话语间
蕴藏丰富的人生哲理
永远装着他人的宽阔心胸
让自私无地自容
遇变故而不慌乱
是风风雨雨锻造出的沉静
你骨子里的善性
潜移默化着儿女的言行
说你眼亮心明
是乡亲对您一生的高评
今生无需进庙烧香磕头
读您 敬您就成
作者介绍:
色彩,本名乔清雅,陕西蓝田人,热爱文学,喜欢绘画。常用文字与水墨表情达意,记录生活。著有诗集《时光韵味》。
《 妈妈,槐花开了》
原创/徐万莲
鸟儿在晨曦高歌浅唱
一阵清风带着槐花的香
飘进我的窗
这久违的香
从脑海奔到了舌尖
灶台内激动跳跃的火苗
笼边一缕清香之气淡淡溢出
槐花蒸面把母爱煮进了炊烟
耳边传来儿时轻吟的歌谣
那是世上最美的韵律
美的如同妈妈额前
几丝浅浅的皱纹
印在我心中
那絮叨、那眼神
播下诚实善良的种子
是我一生经历风雨的航标
不管天有多黑
心里是亮的
儿女的心事
在您眉宇间凝舒
儿女的成长
是您心中智慧的远行
您的胸怀
是我 一生的天堂
眼里浮现着
灶前烟熏忙碌
油灯下短针长线
躬行在田间地头
后背上一篓猪草
汗流浃背,无怨无悔
这就是妈妈
几行字怎能写尽您的恩情
无法报答是我心中的苍白
久不愿触动的这根弦
只能放在梦里
妈妈
槐花开了
我是多么想您啊!
作者简介:
姓名:徐万莲,新疆喀什地区作协会员,作品刊登在《新疆日报》、《青年文学家》等报刊,新华在线网、华夏访谈网等网络平台,荣获第五届新疆“塔河杯”全国有奖征文大赛三等奖等多项奖,部分作品翻译:西班牙语、俄语、英语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