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榜作家 陈一龙
我和连襟两家人齐聚海棠湾后海,是从三亚湾出发的。跳过了亚龙湾、大东海,目的明确的自圈景点,是冲着喜爱的水上运动而去。后海被网红打卡名声鹊起,并不久远,欲望浓烈的小年青如姨侄儿汪聪、女儿陈亢之类人群,都向往走一遭,彰显自然的天性。
9月30日早晨,两家六人组合乘两辆滴滴车在后海渔村村口停下,穿过进村人行道坐上村观光浏览车,“蹦跶、蹦跶”地慢悠悠走在铺满灰麻石的窄街小巷,一抢眼:建筑并不新潮、奢华、气派,少了庭院,多为外砖内木,店铺不大,营生多与旅游相关。而热带海洋季风的乡土风貌、加持的异域风情深深触动我的心弦,这里或许是悠闲惬意、温情通达的“小资”慢生活最佳地,蔓延着一种快乐的自在风穿过里弄街口“肆意”飘荡,无涯至极。抬头四顾,飞驰你的想象,一个个小店吸住你的眼球忍不住会多看几眼,脑海“翻箱倒柜”地检索,品读随意的招牌文字或细思沉浸式的几笔漫画,色彩要么浓烈,要么简朴如初--黑白两色,有一种喷青感:我吹过了你吹过的南海风的自我陶醉。
一行人入住于村南(后海二巷)后海时光酒店,两间大房突破了传统寝床模式,高矮两张床,一张如日本的落地“榻榻米”,西南全景式大窗,自动窗帘,摇摇椅,以及开放式的厚毛玻璃卫生间,室内物件齐全新潮呢。
老伴说,房间太随性没有安全、归属感,可这理念与两个孩子的想法迥异。
我们站、坐、躺,都能看见湛蓝的大海,听得见如钢琴序曲般时温柔时狂野的“哗哗哗、哗哗哗”的波涛声,海水吻着浅浅的、明晃晃的沙滩,望远处:后海码头右侧海面上是浮潜或自由潜的好地方,游客在教练的指导下欣赏海底色彩斑斓的珊瑚,各种奇形怪状的海鱼,阳光下海如硕大的画布,静止的优雅、灵动的温情,风情万种都在慢慢地细描定格,而赶海的人追寻潮长潮落,收获欢笑,只有我们这些没有常见大海的旅客独享海的博大深邃。
我们居住“小贵”的海景房,领会小辈们所尽的孝道,也是用心良苦啊。
下午四点左右,趁汪聪的妈妈红英、老伴红菊小睡,我、连襟和两个“喷青”穿上泳衣过仄仄的街道小巷,去渔村皇后湾游泳,这是红英极力反对的事(吃海鲜、游泳),像做盗贼似的。夜慢慢往深处走,阳棚出摊,荧光灯圈围一块领地,舞台搭在沙滩。临海小楼门前大多是沙滩酒吧,声音爆棚,激情蹦迪,劲歌狂野;沙滩烧烤也在奢靡的音乐中弥漫带有孜然粉的海鲜味,悠然地自我放纵,吹啤酒、饮椰汁或打碳酸饮料的饱嗝,而星星点缀在夜色苍茫的蓝天,海洋没有静默,涛声依然。都应和着人与自然的万千气象。
东边岛礁口是极为宽广的海洋,是某年春晚的日出取景地。拍摄抖音的“带货”主播在简介后海渔村风景,口吐玉言,“勾引”粉丝。熙熙攘攘的游客在游泳、冲浪、驾驶帆船、玩海上摩的……海水浅,女儿借助泳圈“噗通”了几下,摆了几次帕斯,兴尽而返。“东躲西藏”的我们最终被发现,招惹红英发毛。
唉,何必呢?!
经过孤寂小巷,立着几棵高高的椰子树,单条得像渔姑,迎接外来客。一男一女的外国人开巴西咖啡店,坐着几位休闲的旅行客,慢饮咖啡。穿街巷逛小店,各种美食五花八门、服装自带椰风、旅游纪念品小巧玲珑(精致的椰碗、大大的海螺、唯美的珊瑚摆件……),而情侣、一家三口或组团,出出进进,构成了渔村特有的旅游风景。偶尔看见本地皮肤黝黑的村民坐在一起喝茶、细嚼中间破开的青槟榔,说着“叽里呱啦”的海南话,风情里有自在,像轻柔的海风。
红英担心汪聪不会游泳,出外就严厉了“家法”。
居住的酒店门前是一条沥青路,过路是一个小广场,早晚渔民集中售卖海鲜、水果、瓜蔬……熙攘、热闹。夕阳快沉到浩渺的海里,游客趁夜幕降临,高高兴兴地从滩头上岸,霓虹灯在椰风中摇曳世俗的光。偶有三五成群的渔民从湾子里弄出来,两手不闲,搬来桌椅、烧烤架、啤酒、海鲜……在海边广场、伸向大海的栈道上摆上简易餐桌,一桌挨一桌,一家人或好友尽情畅饮,海风习习,海浪和声,渔民的酣畅淋漓与宽广无边的大海融为一体,是我“落户”后海渔村最感官的惊艳!
海洋牧场、休闲文旅游、特色海产品构筑后海渔村渔民谋生的新业态,一方水土总有养活人的道理。
第二天清晨,出海的渔船返港,熬了一夜的渔民把满仓的渔获早早地送上岸,中午“海洋的鲜味”就会上桌,丰富了游客“大块朵颐”之趣。
6点钟,我早起想看看风景,走在栈道上,太阳在海面上泛起波光,悠闲与忙碌构成渔村现代生活的市井画卷。
中午,“违规”的我们从蜈支洲岛旅游回酒店,相邀去宽窄巷子海鲜店(是四川人开的)喝小酒、狂吃海鲜,独乐乐地体会海边饕餮。不仅来海边吸吮青、黄的椰子汁自然是不会放过手的,而品尝一斤多的波士顿龙虾是另一种享受。菠萝炒饭的味道不错,我们打包一份,带上白切文昌鸡,悠哉地回酒店,旅游是一件多么“风花雪月”的事啊。
我们承认与年青人有代沟,特别是在南中国海的后海渔村。
最后一晚,我们一起去小酒店二楼包房,是小辈俩订的套餐,是难得齐聚的一次,红英提前离席,去街上买水果,我们聊了一会儿天,回酒店休息。
席上,我说:“孩子组织两家国庆节七天秋游三亚活动,是对父母养育之情的感恩;孩子大了有这份孝行,我们内心澎湃,着实感谢。”
感恩、感谢,是血脉相连的亲亲的DNA砝码,在不同的思想碰撞后保持缄默。
而酒足饭饱后,两个“小家伙”寂寂地去了早“盯”上的轻吧--鲶鱼酒吧,轻音乐,疗伤又青春活力四射。打着节拍,喝咖啡、饮白酒、吹啤酒,为未来的生活添一把柴火。
小时候,懵懂而稚嫩在父母的视线里,每一次跌倒都有一双大手扶起,倍感幸福;大了,父母的每一句叮嘱,都显得多余,心生烦躁。
突然,我想:歌曲《后海酒吧》发生地就应该在后海渔村,不是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东北部什刹海,我有强烈的领地意识,歌声从渔村酒吧溢出来,聚首或分离就发生在这里,爱是多么伟大的自私啊。
深夜,所有的人都期许悠然自得,包括你、我。不知道小孩们流连轻吧,红英有什么牢骚,但愿放过。
第三天早晨7点,我们“收拾”好行囊,走出旅店,准备坐飞机回家,连襟说:在门口照张集体相吧。
汪聪接话:有什么值得照像的呢?
有差异的对话,是我们两代人的距离,或许我们两家齐聚三亚游的机会少,各有家庭琐事,怕留下心里缺憾。
后海攻略,椰子树的情怀。在后海更深的文化积淀里,留住我游荡的心,渔村谈不上光鲜亮丽,只是我第一次南下海边休闲,住宿三晚,见过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打拼族在后海渔村淘金,生活都有不同;见贯了偶尔在眼前消失的游客,来去匆匆。
再见了,三亚;再见了,海棠湾;再见了,后海,我们所有的遇见,都无遗憾;所有的回首,都保函期待。
2024.10.05
陈一龙,教师,校长,杂志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