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览杭州西湖
许永恒
今年的 “五一”劳动节假期我们去杭州旅游了。
5月2日这天早晨,我们从上海驱车去杭州。上海到杭州,约二百公里,四个小时的行程。中午时分,我们到了杭州,入住了酒店,午饭后便去杭州西湖景区游览。
阳光明媚,暖风习习,湖水粼粼,游人如织,络绎不绝 。西湖沿岸绿树成荫,我们漫步在西湖的岸边上,欣赏着这美丽的西湖风景,心情异常欣慰。
人们常说“天上天堂,地上苏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上的天堂最美,地上的苏州杭州最美。可见杭州的美,早已被人们认可而深入人心了,也是很多人都向往的地方。我今天来杭州旅游,也完成了我多年的夙愿,心情自然十分愉悦和兴奋。
看着眼前的景色,我忽然想起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转而又想起了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还想起了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诗人运用美妙的诗句和高超的艺术手法,把杭州西湖的美景描绘的淋漓尽致,美不胜收。想着古人的美丽诗句,观赏着眼前的美丽景色,真是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啊!
此刻我居然又想起南宋诗人林旭的《题临安邸》一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其实这首诗是作者目睹当时南宋统治者的腐朽和坠落,全然不顾国土的沦陷,百姓的痛苦,而偏安一隅,在美丽的杭州(当时称临安)过着“商女不知亡国恨”的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生活的悲愤和忧虑,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和命运担忧的爱国情怀。
去杭州旅游,西湖十景是必须要去看的。我们漫步在苏堤上,这条贯穿西湖南北的林荫大堤,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杭州做知府时为治理西湖造福百姓而修建的,他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并受到历代百姓的爱戴和纪念。苏堤上共有六座拱桥,各具特色。走在苏堤上,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让人心情格外舒畅和愉悦,闻名遐迩的“苏堤春晓”美景说的就是这里。
我们 离开了苏堤又上了游船,缓缓地向湖心驶去。湖水清澈透明,能看见鱼儿在水草中游动和嬉戏。此时我又抬头极目远望,三潭印月映入眼帘,三座石塔鼎立湖中,造型古朴典雅,别有韵味。据说每至中秋月圆时,塔中点上蜡烛,烛光倒影在湖面上,与天上的明月形成“天上一明月,湖面影成三”的奇妙景观,这大自然与人工的精妙结合的杰作真是让人感叹不已啊!
下了游船,我们又来到了断桥,这座承载着白娘子和许仙浪漫爱情故事的古桥,横跨在西湖之上。站在桥上,思绪万千,神越往昔,在那个烟雨蒙蒙的春天,白娘子和许仙在此邂逅相遇,借伞定情的情景浮现在我的眼前。一把油纸雨伞,开启了白蛇传这个流传千古的爱情传奇,让人们津津乐道,口耳相传,至今不衰。如今,桥上的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定在他们的心中流淌,也定能点燃了他们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和向往的火花。

离了断桥我们又来雷峰塔景点游览。雷峰塔是杭州重要的旅游景点,也是国家认定的4A级旅游景地。它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十世纪(971-977年),1924年倒塌,2002年又重建。塔高71米,塔身八面五层,并装有电梯和步行梯可上塔顶。我们乘电梯来到塔上,塔里面的第一层是原塔倒塌的遗迹,现已做好各种措施进行保护,并供游客观赏。第二层是用东洋木雕成的白蛇传剧情的全部内容。整个作品设计精巧,雕工细腻。特别是人物和景物的造型,生动具体,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塔里的第三层,是用绘画的形式讲述了雷峰塔的建造历史。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雷峰塔历经磨难,经多次毁坏和重建,才有今天的样子,雄伟而又壮观。雷峰塔与白蛇传故事是紧密相连的。在白蛇传中,法海和尚将白娘子镇压在雷峰塔下,使雷峰塔成为白娘子与许仙浪漫的爱情故事成为悲剧结局的所在地。由于白蛇传的广泛流传,八方游客因白蛇传故事慕名而来,雷峰塔也因故事的魅力,成为杭州西湖著名的旅游景地。
离开了雷峰塔,我们又去了灵隐寺。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灵隐寺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也是中国南传佛教的中心,它对中国的佛教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踏进灵隐寺的山门,延着蜿蜒的石板路缓缓前行,两旁古木参天,遮天蔽日,寺内青灯古佛,香烟袅袅,为这座古刹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我们仿佛踏入一方隔绝尘世喧嚣的净土,沉浸在一种庄严肃穆而又宁静祥和的氛围之中。我们走过了天王殿,穿过了大雄宝殿,相继又游览了药师殿、济公殿,佛博馆,五百罗汉堂等景观。寺内的建筑、佛像、壁画、石刻等,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灵隐寺自创建以来,高僧云集,文人荟萃,李白、白居易、苏轼等文人墨客都曾来这里游览,留下大量的诗词作品,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流传于世。
更值得一提的是灵隐寺里有很多对联,其中“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这副对联流传最广,也最深入人心。这幅对联不但对仗工整,语言朴实,通俗易懂,而且道出了人生哲理,点醒了不少梦中人。其实人生在世,不完美是常态,不可能事事都顺心如意,总会有各种遗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所以我们对待万事万物不要刻意追求完美,要以平和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困难和挫折。尽人事,听天命,在不完美中去寻找满足和快乐,从而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出了灵隐寺,我们又去了西湖边上的苏东坡纪念馆。纪念馆虽然不大,里面的展品却不少,把苏东坡的人生业绩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对苏东坡其人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苏东坡即苏轼,1037年出生在四川眉山一个文学世家,1101年病逝于常州,享年66岁。苏东坡是个全才之人,他的一生在文学、艺术、政治和民生等领域均有不小的建树和造诣。
在文学方面,他是豪放诗派的开拓者,他的诗词作品,不但展现出恢宏的气象,而且题材广泛,写景传神,富有哲理,对后世诗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现存的诗词有2700多首,可谓多产的大家。
在散文方面成就也很大,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其作品融叙事、写景、哲理于一体,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强调文学的社会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他的观点,推动了北宋以后诗风的革新和发展。
在艺术方面,他的书法成就也不可小觑,为“宋四家”之首。他的书法如行云流水,风格浑厚洒脱,自成一家。
他在绘画方面,善画竹石枯木,强调绘画的意境与情感表达的统一,主张“诗画本一律”的风格,开创了新的画风。
在饮食文化方面他发明的“东坡肉”和“东坡羹”等美食,流传至今仍然不衰,他将生活艺术化,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
在政治和民生方面,他主张渐进式的改革,提出“寬民”“节用”“造福于民”等务实主张,希望以此来解决北宋当时面临的诸多的社会问题。
苏东坡的一生仕途跌宕起伏,多次被贬,最后一次被贬到最远的海南儋州,晚年才回到北方死于常州。
苏东坡是位天才、奇才和全才,他的一生在多个领域都有不菲的建树和成就。纵观历史,无人能出其右,和他比肩的人是很难找到的,说他是旷古奇才真的不为过啊!所以我对苏东坡真是肃然起敬,高山仰止啊!
从苏东坡纪念馆出来,已近黄昏,夕阳的余晖撒在西湖上,将天空和湖水都染成了金色,晚霞倒映在湖中,与山水游船构成一副如梦如幻的画面,西湖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的世界。
其实,西湖的美,不仅是湖光山色的美,更是文化氛围的美,文化底蕴的美,文化积淀的美,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美融合的美。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人间的大地上,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我感到来这里旅游观光,既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还能提高素质,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因此建议朋友们有机会一定要来杭州西湖旅游观光,这样才不枉你的人生。
2025年5月9日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阳光花城

作者简介:许永恒,男,吉林省农安县人,退休教师,业余作者,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多家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上发表各类作品千余件,并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另有三本著作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发行。

投稿须知
1、都市头条(ID:10950627)和茌平文苑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拒绝AI生成作品投稿。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6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11、都市头条(ID:10950627)茌平文苑与茌平作协旗下公众号茌平文苑,系同一编辑部,作者向茌平文苑投稿,即被视为将其作品的网络传播权,授予茌平文苑的两个平台。如不同意,敬请在投稿时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