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615》「飘舞的剑」(7933辑)

晨间寄语
人有没有憧憬?答案是肯定的。人有没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答案同样。人的前程是什么?答案不一。为什么?这就是现实与想象的脱节和背离。人更多的,在实贱中走叉开了,然后再面对现实。这种现实有时是一段一段地走,有时一段就是一辈子。
我们上学时,家长和老师贯输的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大面上讲,好好学习的目的,就是掌握知识,有了本领,当好社会主义接班人。家里有上过老学的人,就会以现实论道:只有读好书才有出息,出息就是出人头地,出人头地就是光宗耀祖。大道理小道理,都是为了将来有饭吃有衣穿、不受穷。这是起码的未来人生,也是最低要求。
所谓走叉开了,当我们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十年后,退休了,回过头来看,再对比,有谁的理想目标和憧憬过的未来,是一致一样的?尤其是现在,读书、大学生、研究生、不是拿当一段路走是什么?学非所用,除了专业的科研单位,其就业形式,一切从零开始。我就问过我自己,小娃娃时想过要当兵要当警察一辈子吗?没有。相反,确实想过要多读点书、多学些东西…。然而,事与愿违。由于父亲的要求,我走上了从军的路,一干十多年,干得好好的。良心话,曾经的团长、副团长、政委、副政委以及部门首长们现仍健在,而且我相信他们也许在看这篇《寄语》,我坚信他们都很关心我。又是因为家庭的原因、父亲去世后母亲要求我转业。自古忠孝难两全,我便婉拒了首长们的再三挽留。用辩证或无奈的话说,人的路为什么是一段一段地走?这就叫路障、也是坎坷一词的来由——天不随愿。这不是宿命论,这是规律,规律让人无法违背。一条船顺着指南针的导引航行没问题。但是起风了,风大了,吹到哪里去?不知道。人生也是如此,曲折起伏,十穷十富不到老。到得老来,再审视,有很多事还没来得及,就退休了。总结过后,离结束还有多远?
老师们又教过:要有爱心,更要热爱生活,生活是个万能的词。我一位发小读幼儿园大班的孙子,可能听大人们讲惯了这个词,看到他的小朋友不好好吃饭,便说:吃,这就是生活,为了生活,就是要吃!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但是这是真实的故事。看来,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懂了这个道理:一切都是为了生活!生活,就是人生的路。前后怎么走不重要,走到哪一段,要么,歇歇;要么,再搏。歇,是中转、是加油;搏,便是为了生活、更好地活、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活,对吧!
新的一天,早安!
2025.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