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达花在微笑
作者:奚继玲
哈达是满语,汉语的意思是高高的山峰 ,我的亲人, 我的族人, 称母亲是雄鹰的图腾,盛开的哈达花。
松花江畔,乾隆古渡旁,有一座大山, 叫做哈达山,哈达山下就是母亲的家 ,哈达山既不出名,也不繁华,但母亲血脉里流淌着哈达山的叮咚泉水 ,母亲骨子里铭刻着满族人的孝道文化 。她老今年八十岁高龄 ,出生在哈达山的后坡 ,结婚嫁到哈达山的前坡 奚家,一生为奚家孝爱五代人,(孝:奶奶婆是盲人 ,婆婆是瘫痪 。爱:她的子孙共十七人、三妹 四妹是 双胞胎 )。生活的劳累压垮了母亲的腰腿 ,她老是二级残疾 。父亲临终前叮嘱我们姐弟,你们的母亲 ,为奚家付出的爱太多太多 ,一定要照顾好你们的母亲 ,我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含笑九泉 。
我家姐弟六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业 ,但是不论怎么忙 ,都自动自觉的承担着照顾母亲的责任 。
这段时间,母亲被四妹妹接去她家里 小住,昨天我看四妹妹发出的视频,她和老妈妈坐在炕上唱《东方红》呢!唱完这段又唱一段《我的祖国》,妈妈越唱越高兴 ,自已又唱了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 》!我们一家人在群里为老太太评论超过三十条 ,二妹妹评论说:‘今天老太太变成红歌明星了″。她的两个外孙女儿让姥姥多唱几首红歌,因为他们没有听过这些红色歌曲 。二妹妹带领家人鼓掌 ,让老太太再唱一段儿东方 红太阳升!
三妹妹家的二闺女 ,一面鼓掌一面儿说 :“姥姥 你来我家呗 !教我唱歌呀!,因为三妹姝家开超市 ,这个外孙女儿, 是妈妈一手带大的 ,所以外孙女跟姥姥特别亲 ,经常给姥姥按摩捶背 。
每日三餐 ,妹夫都要把饭做好送到楼上看着祖孙吃完,才能下楼去工作 ,天气暧和时,妹夫把老太太接下楼来 ,送到对门的老年活动中心 去,让老太太在活动中心看纸牌。外孙女放学回家就要给姥姥梳头洗脚 ,这事情在孩子的眼里,习以为常,都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了 ,然后她才能静下心来去做作业 。
只要妈妈来到我家 ,照顾妈妈的责任都落在丈夫身上,看见妈妈有点儿不舒服 ,首先丈夫先要给妈妈测血压 ,注意观检她的血压值,每天出门前,把妈妈的水倒好 药分好,告诉她老快到响午的时候 ,您把这两样药吃下去,他才能出门办事 。因为我家交通闭塞,大女儿五岁就去妈妈家上学前班儿了 ,在妈妈家上完小学, 回家去镇里上中学,我大女儿也是姥姥带大的。妈妈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的人 ,每天都要读两段古书,有些繁体字不认识,都要用 笔画个圈,记在本子上,再找这些上大学的外孙女儿问字。己经八十多岁了 ,耳不聋眼不花 ,到了冬天她要做二三十双鞋 ,送给她的子孙,送给她的好姐妹们。我们不愿意她做鞋,让她多读读书 看看纸牌, 做点娱乐活动多好啊 !她讲做鞋是消磨时间的一个最好职业,读书是我人生最大的爱好 。因为妈妈腿脚不好 ,冬天让她在楼里生活 ,主要是上厕所方便 。
春天来了,燕子飞回家,妈妈才能回到老弟和老妹 家,因他们两家是民房,回到家里 妈妈每天就能笑成一团花儿 ,她也很想家里的亲人 ,只要看到老弟 老妹问她,炕头凉不凉 ,您晚饭想吃点儿啥 ,坐在炕头的妈妈眼睛 就笑成一条缝 ,看见她的孙子和外孙 放学回家 ,她会先把门开开 ,迎接子孙的归来 。
左邻右舍看见妈妈在家,她的房间就是老头老太太的娱乐中心。
为母亲付出最多的是我的二妹妹 ,二妹每年都要多次带着妈妈 旅游祖国的名山大川,看过天安门前五星红旗迎着初升的太阳高高升起, 登过长城、东方明珠 ,赏过西湖美景,游过西双版纳 ,二妹出钱雇轿夫把妈妈抬上泰山山顶,华山山顶,乡亲们称妈妈是轮椅上的背包客,
去年秋天去海南的时候 ,二妹为妈妈租了一个月的房子 小住,带母亲欣赏海南的美好风光 ,临回家的时候, 妈妈说:“如果有你爸爸活着 ,我们就不走了 ,在海南住一冬天 ,春天再回东北老家 !”
我们姐弟的宗旨 是,带着妈妈看遍祖国的大好山河 ,吃遍舌尖上的美食 ,尽心尽力照顾妈妈生活起居 ,实现爸爸临终前的嘱托 ,让妈妈每天都生活在春风里 ,还妈妈一个不老的年华,让妈妈永远做一位微笑的哈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