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公益画卷中,有这样一位人物,他以满腔热血和不懈努力,成为了拥军爱警事业的中流砥柱,他就是马新存,新时代拥军爱警的发起人和坚定的践行者。
个人经历:从崇敬到践行
1970年7月,马新存出生于江苏省丰县大沙河镇食城村。自幼,他便对军人怀着深深的崇敬之情,然而,由于眼睛近视,他未能实现入伍的梦想。但这并没有阻挡他拥军的脚步,16岁起,他便开启了个人拥军的征程。
马新存拥有丰富的媒体从业经历,他曾担任农民记者,还先后成为4家报社的主编,在新闻领域深耕30余年。如今,他是中央级新闻媒体的工作者,同时兼任《作家报·拥军爱警》专刊主编、国普网视总监总监兼拥军爱警频道编委会主任、掌上时报网总监等重要职务。媒体人的身份让他能够利用自身平台和资源,更好地宣传拥军爱警的理念和事迹。
公益实践:开拓与创新
在公益实践的道路上,马新存的脚步从未停歇。他创办了苏北首家个体信息服务站和丰县新存拥军优属服务中心,还推出了系列拥军土特产,用于慰问部队和军烈属以及人民警察。这些举措不仅为军人和军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关怀,也让拥军行动更加多样化。
2009年,马新存推动成立了徐州市拥军优属协会,并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同年还兼任丰县拥军优属协会会长。在他的带领下,市、县会员走出丰县、徐州,开展了一系列全国性的拥军活动。他还邀请全国拥军模范来徐州、丰县开展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拥军事业的影响力。
2018年,马新存联合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发起成立爱国拥军爱警工作委员会,马新存担任执行主任兼秘书长,后升为主任。2019年,该委员会联合多家社团、媒体、企事业单位发起爱国拥军爱警万里行活动。2025年4月,他担任拥军爱警网总监,同时担任海南省社会工作联合会拥军爱警服务中心执行主任,不断扩大公益事业的版图。
2024年7月28日下午,马新存作为“拥军爱警万里行”活动组委会执行主任,率领团队深入陕西省凤县,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意义的慰问与交流活动。他们先参观了凤县革命纪念馆,增强爱国爱军情怀,随后慰问了退役军人和退休警察,为他们送去温暖。2025年3月16日,他带领活动组委会成员与河北省民营企业合作发展促进会展开会谈,探讨如何发挥民营企业力量开展拥军爱警公益活动。同年4月,他率队赴杭州考察调研,与浙江省民宿产业协会合作,成立了拥军爱警工作委会,马新存兼任主任,率先在全国民宿产业开展拥军爱警公益活动。
马新存还推动拥军爱警网与众多融媒体开展深度合作,以矩阵式宣传模式展现拥军爱警典型人物风采及活动。目前参与的核心融媒体已有百家。
4月12日,他又冒雨前往金华,与当地退役老兵进行深入座谈交流,强调社会对老兵关爱的重要性。
4月22日,他又向邀到青岛市微光慈善基金会,4月24日与青岛市荣军就业创业服务联盟分别就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及开展拥军爱警公益活动进行了交流。
4月25日又奔赴山西省洪洞县参加一名战士婚礼。
4月29日与临汾市创业者协会共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发展良策。
5月4日为拥军爱警网山西省公益服务站揭牌。
5月6日赴太原市与山西省爱国拥军促进会就新时代如何开展社会化拥军工作进行了交流。
5月7日与太原市徐州商会等就如何发动民间社会力量开展拥军爱警活动进行了交流。
社会荣誉:认可与激励
马新存的付出和努力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他获得了“全国十佳爱国拥军模范”“中国公益大使”“中国公益之星”“新时代拥军爱警杰出人物”等众多称号,还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省、市领导的亲切接见。他的事迹被中央、省、市级百余家媒体报道,成为了民间拥军爱警的不朽标杆。
历史传承与新时代发展
拥军爱警事业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可追溯至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双拥运动”。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与八路军联合发起“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成为军政民团结的典范。马新存将传统的双拥理念拓展为“拥军爱警”,强调对军人(国防安全)与警察(社会治安)的双重支持。他通过媒体宣传、举办“拥军爱警万里行”活动等创新形式,让这一事业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形成了“军政民共建”的现代公益模式。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马新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他是拥军爱警事业的一面旗帜,激励着更多人加入到这一崇高的事业中来,为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李法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