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云青春
生平一直囿于舒兰这方卧牛之地。没能如他人那样走南闯北去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领略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但我从未认为这是什么憾事,更未觉得愧对人生。
过去说“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闻”那是从书本上了解外面的世界。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有了电视,电脑,不仅能从文字中了解各种信息,而且能听到声音看到图像,不亚于身临其境。诚可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我爱祖国的锦绣河山,我爱遍地各有千秋的人文景观。但我更爱近在咫尺的家乡山水。且不说凌空欲飞的凤凰山,并蒂盛开的九顶莲花山,灿若朝霞的红叶谷,更不谈流经白旗镇的松花江,碧波万顷的亮山,新安水库。仅就细麟河,九龙山森林公园,就让我心醉神迷,魂牵梦绕,亲之深,爱之切。每有闲情逸致,抑或心情烦闷,总会携几位老友来此漫步,舒心。
初夏某日,碧空如洗,风和日丽,心情特好。于是我拿起电话邀约长在一起遛弯的老友宝彦,出去赏景散心。很扫兴,他有事儿不能伴我同行。罢了,做一回独行侠吧。首先必到的自然是细麟河畔。
二十多年前我初移居舒兰,河两岸是荒草萋萋,垃圾成堆,破败不堪。而今经过逐年休整,已经焕颜一新。河两岸修建了大理石栏杆,铺上了平坦的板路,栽上了各种成行连片的风景树,种植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和如茵似毯的小草。每到春夏之交,梨花似雪,杏花如霞,垂柳鹅黄,青松苍翠,赏心悦目,芳香四溢,令人流连忘返。
清澈的细麟河水,碧波荡漾,游鱼在河底追逐嬉戏。垂钓的人神情专注的盯着鱼漂,把喜怒哀乐,功名利禄统通抛到九霄云外,恍若参禅入定,超然物外。
为了方便游人憩息,板道上每隔几十米放一把长凳,林中又建了几座凉亭,雕樑画栋,古色古香,为园林平添了几分人文氛围。尤其是廖公亭格外庄严肃穆,让人一睹生敬。每至此我都会驻足良久,浮想联翩感慨系之。我在想,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员,从遥远的家乡湖南不远万里来到这蛮荒之地为官,而且能恪尽职守,心系黎民,造福一方,真是可遇不可求。我不知道当下那些口中高喊“不忘初心完全彻底为民服务”口号不干实事儿,只想搂钱的贪官污吏到此做何感想?他们不觉得惭愧汗颜吗?
细麟河畔景色清秀宜人,让我心醉神迷,几度心里暗想,当我故去,不魂归故里,更不想在舒兰的山上独立坟头,就把骨灰撒到此处的花草树木之间。让我的灵魂永远徜徉河畔。这样不仅能经常看到来此遛弯散步的亲朋好友,熟人,而且能让我的骨灰融入泥土,化作肥料,滋养这里的花更鲜,树更茂。牵强一点儿说这便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确实是我身后事的愿望。
在河畔浏览一番后,游兴未尽。于是又向九龙山奔去。
沿着西坡陡峭的栈道(其实准确的说这根本不叫栈道,只是板铺的道,大家都这样叫已约定俗成姑妄叫之吧)奋力攀爬到了山顶已经是气喘吁吁。歇息之余,极目眺望远山,彩岚飘渺,若隐若现,心旷神怡,胸襟开阔。俯瞰城区和我二十年前初来时真是不可同日而语。那时城区面积没有这么大。城里平房随处可见。最高楼也就是七层而已。而今平房几乎绝迹。而十几层,二十几层,甚至三十几层的高楼拔地而起,直插云天。深为舒兰城市面貌的变化而高兴,自豪,鼓舞。
走进九龙山就是走进了心灵的伊甸园。
随山势而修的板道,上坡下岭,起起伏伏,走起来并不轻松。路两旁的树木参天,浓荫蔽日,只有几缕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斑斑点点的洒在板道上。板道恰似幽暗的邃洞。已是立夏和小满交接的季节,外面暖洋洋,这里却冷森森。不过还真有几分“曲径通幽”的诗意。
板道从西端的起点到东端海慧寺门前的终点,绕山脊一圈足有三四公里。尽管每隔一段就有一个木椅供人休息,可走到终点我还是累得腰酸腿软,精疲力竭。垂垂老矣,不服不行了。
座落在深山幽谷中的海慧寺建筑群,气势宏伟轩昂,风格古朴。斗拱飞檐,画栋雕樑,建筑工艺堪称鬼斧神工,令人赞叹。走进个个殿堂,仰视尊尊泥胎塑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令人震憾。更为那些塑像的能工巧匠的技艺赞叹不已。
其实我到此的主要目的还是痴迷那些廊柱上的楹联。我十分欣赏本市书法家王立忠的墨迹。他的字笔力遒劲,气度萧洒,无人可及。此外楹联的遣词造句精当,对仗工整,平仄和谐颇见功底。相信肯定出于名家。
禅堂外的院子里鲜花竞放,姹紫嫣红,芬芳扑鼻。这可能就是“禅房花木深”的意境吧?寺里妮多僧少。让我百思难解的是有些正值花季的女孩应该是读书求知或者是在职场打拼的美好年华。为啥要遁入空门把青春枯萎在黄卷青灯之下。苦修来生,来生何在?韶光虚掷,岂不悲哉!
走出寺院,信步来至湖边。见水波不兴,平如明镜。蓝天白云倒映水面。一泓碧水至清至洁仿佛把我的心涤洗得纤尘不染。此时我不由又想起了唐代诗人常建“潭影空人心”那句诗。不啻是神来之笔。尤其是“空”字用的太妙。
漫步这片山野,谛听风在林稍徜徉的足音,溪涧疏密有致的弹奏,聆听林中清脆悦耳的鸟鸣,真是“山光悦鸟性”啊!
东边的山谷里很少有人涉足。有一条小溪似乎被人遗忘。水花洁白银亮。象在黑暗中点起的灯盏,闪烁于幽谷之中。流淌时激起的声响,撕开了阴郁的诗光。
疲惫了,扑倒在柔软的草地上。心归于平静安宁。在蝴蝶款款舞影里,我开始自由自在的呼吸。奇怪,一切的不快,纷乱的思绪都消逝的无影无踪。
夕阳的余晖給林稍涂上了桔黄色。该回家了。于是朝着家的方向,沿着来路踽踽独行。
一路上我一直在想,家乡的景色如此之美,为什么还有许多人舍近求远,不辞旅途劳顿,不惜金钱远走他乡呢?山,都是山。不过高低大小有所区别而已。水都是水,不过是长短,宽窄不一样罢了。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见漓江不忍离。你既然是游客,不忍离也得离。难道你还能永远赖在那里不走?即便你走遍了天下的名山大川,终究你还得回到生养你的家乡。我认为不妨把家乡的山水想象成是天下名山大川的缩影,见微知著,触类旁通,不好吗?
当然我自知自己格局太小,鼠目寸光,井底之蛙。我的说辞大失偏颇。但我不以为然。
还可能有人说我是嫉妒恨,抑或是够不着葡萄说葡萄酸。随你说,走自己的路!
人,无论谁,走遍天涯,看尽风景,终究是过往和曾经,只有家乡才是根,才是永久!
最后的题外话
总鼓捣平平仄仄,还是原地踏步没啥提高。不免有乏味之感。忽生习作散文之念,但文字太多,即不会手写,又不会语音,靠一个字一个字打费时累眼。这篇涂鸦习作是求人帮忙才完成。
群里散文方家,翘楚多多对劣作可能不屑一顾,即使看了可能也是呲之以鼻,齿冷三天。没关系,我是快找韩主席做伴的老朽了,死都不惧还怕耻笑吗?
云青春,笔名云霄。1946年6月生。吉林舒兰人,退休干部。舒兰市作家协会会员,舒兰市细鳞河诗词协会会员,吉林市雪柳诗社社员。精通古典诗词创作,犹擅格律诗,作品散见《细鳞文艺》、《诗县星光》等刊物和网络平台。
本刊面对社会刊发各种文学体裁的优秀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小说、散文、诗歌、楹联、曲艺、戏曲台词,以及学生原创作品。我们将以高度热情严谨的态度为读者负责,拒绝AI写作,拒绝抄袭,拒绝口水文。
相信文字有穿透时空的力量,可以触动每一个人灵魂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携手经营一个清澈的文学平台,加入我们的队伍,你终将感谢自己的努力。
投稿邮箱:l6161731@163.com
读者来信:253618551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