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山径文学社是1985年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一群少数民族青年自发组建的群众性业余文学组织。)
苗乡情长在
【赵河澄】
1996年3月至1999年4月下旬,我在湖南城步苗乡工作,时间虽然不足四十个月,却与那里的人民和土地结下了深深的情谊。我常感慨,这段岁月是我一生中工作最顺利,心情最舒畅,最值得怀念和回味的美好时光。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县城鸟瞰)
山水生态甚宜人
从武冈西行,车过茅坪进入清溪地段,人称“三十六峰”的一列石笋般的山峰便扑入眼帘,山虽不高,但排列齐整迤逦而来,仿佛迎宾的仪仗队员英武潇洒,亦像受阅的战士肃穆庄严,似乎在展示苗族耿介刚强的民族性格和宁折不弯的顽强意志。刚进城步,这青山绿树骤然让人耳目一新。
因为工作给了机会,我有幸于下乡时饱览了城步全境的自然风光。那高山,那大湖,那古老的苗寨,那彩虹般的风雨桥,至今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有“南方呼伦贝尔”之称的八十里南山绵延在雪峰山和越城岭交汇处,从这里发源的巫水自汀坪、白茅坪流经洪江,汇进沅水涌入洞庭洞。境内峰峦重叠,古木参天,旅游资源相当丰富。青翠欲滴的两江峡谷、娇艳灿烂的十里桃林、红军长征时翻越的老山界、上世纪60年代初反美蒋空投的高山红哨、纪念赵紫阳视察南山所建的“紫阳亭”等景点,风光奇美游人如织。
筑127米亚州最高垒石坝拦成的“白云湖”,人称南方千岛湖,绵延18公里,容量3.6亿立方的长湖中,有无数翠绿的孤岛,仿若“大珠小珠落玉盘”(这诗句非特言声亦可状景)。乘船环游,一边欣赏湖光山色,一边品尝湖中鲜鱼,那感觉真叫“人生难得几回醉”、“醉在山水之间也”。
尚在滚动开发的连体溶洞“白云洞”、“玉龙洞”,堪与“芦笛岩”和“七星岩”媲美。洞门内有巨型断岩形成的可容千百人之迎客大厅,路径从厅后内引,逐渐变得曲折迷离。两旁奇形怪状的各类钟乳石错落有致,说啥像啥,能引发游客无尽的遐想。洞中有条地下河,游客可乘船顺流转入玉龙洞。玉龙洞出口处那枚堪称稀世珍宝的钟乳石针,晶莹剔透,美到极致,景区为之投保一亿元刻意保护。
现今世界极少的国宝级珍稀树种银杉,亿万年扎根于斯的“沙角洞”,不仅被设为自然保护区,还建成了森林公园,园内动植物非常丰富,景色奇美。
明代猛将蓝玉的故里宗祠坐落在丹口乡,蓝是助朱元璋开国定都的一代名将,闻同为功臣的沫英被害后,欲潜回湖南归隐家乡,不幸卒于途中,后人为其在家乡建祠。近人称之为“蓝玉故里”的建筑宏大壮观,彰显浩然之气。
清代所设镇守边远之地的军事要塞“长安营”,虽经几度朝代更替,但此地居民的京腔京韵,仍能勾起人们对历史的追寻。莽莽苍苍的处女地“十万古田”,充满神秘和未知,历蛮荒而至近现代,静候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偌大的城步到处流水潺潺,古木参天,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确实是生态天成,环境优美,最宜居住的好地方。

(湖南城步南山牧场)
同事情谊永难忘
将我在湖南城步工作的时间和四十二年工龄作比不足十分之一,但与这里的同事们结下的情谊和留存于心中的记念却远胜其他。
很庆幸能在县委书记肖华中靡下工作。他的穿着纯粹一副农民打扮,但憨厚中不失精明,刚强中饱含大度,从里至外透出正直和善良。其先我一月到苗乡,如同兄弟般处处支持包容我。推荐干部的任用,工作建议的采信,遭遇困难的排解,乃至本人的成长进步,多受益于他。其不仅在工作中旗帜鲜明支撑,在生活上亦无微不至地关照。因我家眷未去城步,一日三餐常无着落,若遇会议超时或迟延下班,书记必邀我去他家“填肚子”,亲自下厨做饭菜,浓郁的人情味远胜饭菜香。若遇闲暇,有时晚饭后会在他家打阵扑克,“放松”一下。书记拿筐家乡洞口的蜜桔放在桌旁,指令打输牌者或每次奖三个橘子,或罚钻一次桌子,奖罚可自选,不想钻的奖吃桔子,但吃不下时就只能钻桌子。游戏有规则,诙谐寓仁厚。与这样的顶头上司相处,没有伴之如虎的惶恐,只有服务城步人民、效力苗乡发展的政治合意。因我俩都耿直爽快性格相投,因而彼此肝胆相照,同心共事。我在工作上尊他为上级,在生活中敬他为兄长,情感上更引为知己。可惜各自忙于工作,从未相诉衷肠,全凭着心有灵犀默契配合。
县委副书记肖国密是我敬重的长者,淳朴忠厚,原则性极强。他从邵阳县调任城步组织部长两年后改任分管党群的县委副书记,全力辅助书记工作,任劳任怨。对我的工作也尽心扶持,关照颇多。没有他的支持,我办案得罪人,用人有异议,工作缺经费,成绩引妒嫉之类麻烦肯定不会少。
政法委书记肖仁贤(后为人大主任)厚道朴实,情商极高,虽从不唱高调,但工作中以“义”感人,生活上以“酒”敬人,跟着这样的老师,为人处事“左右逢源”。有了这些“原则性”和“灵活性”很强的顶头上司当靠山,加上县长、县人大主任、纪委书记和四大家班子成员尽皆关心支持我,为我创设了甩开膀子大胆干的相应环境和条件,故而工作起来颇为顺心。
和县政法委的几位副书记相处,可用互帮互学、一个鼻孔出气来形容。与公、检、法、司四家的主要领导及领导班子的成员们关系也很融洽。时任公安局长尤其干活卖力,我向市县两级推荐他来山区挑这副重担,其从市局空降到苗乡后,紧紧依靠县委政府,在政法委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通过调整干部、规范财务、严管车辆、狠抓派出所基础工作、积极创建优秀公安局、搬迁办公楼、改善干警工作条件等措施,一环扣一环,一步一个脚印,使城步公安局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发生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变化。我此前在武冈公安局五年副局长的阅历和目今的岗位职权,为他工作出彩帮了忙。他带领的公安队伍更在全县政法工作格局中发挥了压舱石般的积极作用。这种上下一心合作共事的工作格局,县委政府肯定,市局面上有光,群众也很认可,我的工作自然也就得心应手。
政法部门一些重要业务岗位的负责人,都是通过严格考查反复比选后任命的,如反贪局长、刑侦队长、治安队长、刑事庭长、民事庭长、林业公安分局长、民行检察股长等都是品行正、能力强、能打硬仗办难案的行家里手,有这批中坚力量撑持局面,我的工作思路只要想怎么往前走,不要顾虑能否走得动,更不要在身后去设防。部署的重大工作和活动,方案一出就能顺利实施;县委政府交办的事项,规定时间定能圆满交卷;对群众求助的急难事项基本上做到了尽心尽力。这一切源于领导的支持,更有赖我有一群团结共事的好同志,有一批战壕中荣辱与共的好战友。在我看来,劳动和工作中结下的情谊,远比送出来的“关系”和酒桌上的“豪气”义道、纯洁、牢固得多。

生活简单心情爽
湖南城步地处偏远,民风淳朴,少数民族的生活也较简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半壶米酒,几碗油茶,只要一日三餐,不问谁当宰相。我曾在武冈云山生活了多年,钟情于蓝天白云清风明月的环境,也很习惯饿了猛吃,吃饱酣睡的简单生活。正好与苗乡人利益诉求少、生活节奏慢、烟火气重、人情味浓的生活氛围很合拍,让我如鱼得水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得很滋润。
我家住武冈,离单位65公里,自己会开车(当时异地交流的干部回家可以用公车),周末只要不开会基本上不加班,下班后,卸下繁忙公务,优哉游哉90分钟便可到家。一周7天有5天在外,回到家这两天真是夫妻恩爱,家人和睦,一大家子其乐融融,非常快活。
周一清晨,自驾返岗,从武冈邓元太过城步西岩,沥青路从平展青葱的田垄中穿过,眼前满天朝霞,脸上晨风轻拂 ,悠闲地听着“朝闻天下”等时政要闻,不时加一脚油门,坐骑便箭一般向前猛冲,那一往无前的勇气和豪情会让我的热血沸腾整整一周。
城步人对油茶的喜爱可谓如醉如痴,不仅入胃更已入心,是代代相传早成定制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家家会做,人人爱喝,佐料配料花样繁多。每天中午都是三五好友聚于一处,边喝油茶边打麻将。主人家师父带徒儿忙里忙外,煮茶配料收碗送茶,客人们手搓麻将口喝油茶,吃玩两不误。苗民劝茶如劝酒,编了谚语说“一碗强盗二碗贼,三碗四碗才算客”,要一个个灌得喉头打呃肚子滚圆才收手。喝罢香喷喷的油茶,又端上肉嘟嘟的水饺让客人饱餐。我间或也去同事朋友家享受这种美食,跟他们学玩两元一炮的“卫生”麻将,觉得这氛围充满和谐和友情,很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宗旨。
城步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我妻偶尔周末来一趟城步,同事们就会双双对对来拉去家中喝油茶,吃野味,玩麻将。那时候环保也重要,但不像现在这样只要跟野味沾上边,无论捕猎、销售、食用者统统从严追究。那时的獐麂兔鹿,野猪石蛙各种蛇类,全是好菜,越是尊贵的客人越用珍稀的“野味”招待。大家围坐一桌,开怀畅饮着热烫烫的米酒,一碗接一碗喝着香喷喷的油茶,用力撕咬着熏得黑里透红的腊味,开心地畅聊着各种话题。生活的乐趣,朋友的交情,未来的期望,都满溢在这一杯酒,一碗茶,一堆话中,好纯净,好简单,好爽快!
春节期间,去邵阳拜年的同事,回程时会相约来我家“搓”一顿。那时不兴红包不送烟酒,几包奶粉一筐冬笋,下手重的外带一块腊猪肉,就是进门的见面礼,妻子因此要忙活一两天。头天要备好菜,把自己家备了过年的菜品,拣好的拿出来,再买些卤菜之类武冈特产堆满一大桌。客人们边吃边赞边邀请“谢大姐”何时也要去他“寒舍”饮杯米酒喝碗茶。那种不论亲疏不讲贫富,情同家人般的交往,真的不是淡如水,而是浓胜酒且甜如蜜。听着他们酒酣耳热后重三复四的话语,看着他们酒醉饭饱后不忍惜别的眼神,我为有这群苗族兄弟和朋友深感自豪。过完年报到上班,我会去政法委副职、检察院同事和到过我家的同事家串个门,给每个小孩发50元小“利事”,喝杯茶就走人。三五天后工作走上正轨,一些要好的同事会排期请我下班后去家中饮“春酒”,大家聚到一起又是一番热闹。
天高地远心静如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与李鸿章称羡的“地上神仙、山中宰相”颇有相似之处。可惜,好景不常在,日月转得忙,正当我沉醉福地洞天,陶然自得之时,组织一纸调令,将我遣往邵东,如此惬意的从政环境和生活氛围,此世今生不复再有了。
经历此后十余年的跌宕起伏,我对巫水河畔的清风朗月,南山脚下的浓郁茶香,对城步大地上的乡音乡情更是无限留恋和向往。(2025.5.12)

【作者简介】赵河澄(1954- ),笔名老马,男,湖南省武冈市人。当过知青、警察、检察官、律师、党政领导干部。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作品】
点击链接赵河澄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陈建湘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点击此处

(别忘了在文首关注我)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