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赋
隆光诚(广西南宁)
华夏巍巍岂屈尊?逐倭平寇保生存。
军民赴难千秋气,社稷匡危九死魂。
残缺金瓯归一统,澄清玉宇得重论。
阋墙珍臂罹灾祸,勠力扬帆万里奔。
关于《七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赋》的赏析,目前可获取的公开信息有限,暂未找到具体诗作原文及权威解读。以下基于常见七律体裁和抗战主题诗歌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体裁特征
七律作为传统格律诗,通常以八句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构成,每句七字,严格遵循平仄对仗规则。抗战题材七律多通过意象凝练(如"烽火""山河")和时空对比(今昔对照)展现历史厚重感。
主题解析
若诗题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内容可能包含:
历史回溯:通过具体战役(如平型关大捷)或军民抗争场景,再现民族苦难与坚韧
精神升华:以"胜利"为核心,强调团结御侮、爱国自强的时代价值
现实映照:结尾常转入对和平发展的当代期许,形成历史与当下的对话
艺术手法推测
对仗工整:颔联、颈联可能以地理名词(如"卢沟月""太行雪")或数字对比("八载/千秋")强化节奏
用典隐喻:或化用岳飞《满江红》、杜甫《春望》等典故,延续悲壮美学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