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世识
十七年,长吗?
长到足够幼童长成栋梁,
长到树苗撑起一方阴凉,
可记忆的闸门,仍在这一天轰然撞响。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大地的咆哮,碾碎了日常的安详。
山川崩裂,楼宇坍塌成绝望的模样,
黑暗瞬间吞噬了无数鲜活的梦想。
那是怎样的场景啊,
废墟下,生命在残垣断壁间躲藏。
求救的呼喊被灰尘呛住,
恐惧如潮水,拍打着幸存者的心房。
但,看啊!
希望的种子在裂缝中倔强生长。
战士们的身影,如巍峨的山岗,
徒手扒开砖石,找寻生的迹象;
白衣天使,用双手托起生命的烛光,
疲惫的身躯,奔跑在生死的赛场。
还有那一封封未发出的短信,
是母亲最后的温柔与守望:
“亲爱的宝贝,记住我爱你。”
这简单的话语,穿透时空,滚烫。
敬礼娃娃,用稚嫩的手,
敬出对生命的礼赞,对救援的敬仰;
可乐男孩,一句“叔叔,我要喝可乐”,
让沉重的空气,有了片刻的轻松与欢畅。
十七年,时光流淌,
汶川从废墟中站起,重塑辉煌。
新的家园,在旧址上拔地生长,
孩子们的笑声,洒满街巷。
当年的伤痛,已化作前行的力量,
废墟上的花朵,开得愈发芬芳。
在这特殊的日子,我们驻足回望,
缅怀逝者,愿他们在天堂,一切安康。
汶川,你是大地的伤疤,也是希望的勋章,
每一次想起,都是为了更好地启航 ,
山川无言,爱与勇气在岁月里传唱,
生生不息,直到地老天荒。
作者简介: 罗世识 广西百色人,壮族,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参战退伍军人,立功受过嘉奖。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政协委员,在《右江日报》深圳杂志《伶仃洋》《广西教育》等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