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流芳,绘梦芳华——记青年女书画家陈丽媛
在当代艺术的璀璨星河中,有一颗熠熠生辉的新星——青年女书画家陈丽媛。她宛如一朵绽放在艺术殿堂的幽兰,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陈丽媛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1988年12月,中国矿业大学硕士毕业,父亲古建彩绘师,母亲中学教师已退休。作为八零后的她,成长于京西的一个书香世家。在这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里,祖师奶、师爷和父亲皆尊崇艺术之道,在书画、剪纸等相关艺术领域造诣颇深。从小耳濡目染的她,仿佛天生就与艺术有着不解之缘,落地习艺,踏上了一条充满诗意与挑战的艺术之路。
2015 年,陈丽媛完成了包括博士在内的所有学业,为自己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她数十年如一日地沉浸在文化艺术的海洋中,秉持着传承传统的信念,潜心研究,属于国家统招艺术道路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在校期间,她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艺术天赋和才华,先后斩获各类书画奖项,这些荣誉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着她的艺术征程。
她的作品《我爱祖国》在中华魂,民族心国庆五十六周年书画摄影艺术邀请赛中荣获中青年组银奖,并被授予“小华民族艺术之星称号”。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她精湛的绘画技艺,更表达了她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国画作品《和谐杯》在大赛评委会的初评、复评、终评中一路过关斩将,荣获一等奖,同时她也被授予“首批个国文化和谱使者”荣誉称号。而《出淤泥而不染》则荣获 2006 年教师节宁夏美术,书法,摄影,音乐作品电视展播三等奖,《贺兰山云图》经审定入选《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 140 周年书画作品展览》。这些作品就像是她艺术世界的一扇扇窗户,透过它们,我们可以看到她对生活的观察、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陈丽媛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她的作品上,还体现在她在艺术界的任职和贡献上。她先后担任河北省书画协会理事,国际美协秘书长,她的作品多次在报刊上发表,她也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收藏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这些多重身份的背后,是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毕业后,陈丽媛先后就职于中国皇家画院,中国佛教画院,丽媛书画院,金竹画院,燕山书画院,乐辉书画院等机构进行研修。在这些艺术的殿堂里,她博采众长,不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艺术风格。在书法方面,她融合了颜真卿的沉稳、柳公权的骨力、欧阳询的劲挺和诸遂良的俊逸,结体借鉴柳赵,笔画借鉴欧褚,同时在细节处又有钟王的影子。她的书法严谨秀丽,雅俗共赏,真、草、隶、篆四体俱精,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她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在绘画上,她师法古人,又师法造化,融合新法。她的绘画题材广泛,山水、人物、花鸟皆能信手拈来,构思精妙,笔质酣畅,挥洒自如,不拘一格。她的山水画气势磅礴,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山川的雄伟和壮丽;她的人物画栩栩如生,能够生动地展现出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她的花鸟画则细腻入微,让人仿佛能闻到花朵的芬芳和鸟儿的欢唱。
陈丽媛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用手中的笔墨和颜料,在宣纸和画布上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艺术世界。她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承载着她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现代艺术的创新。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相信她会继续绽放光彩,为中国的书画艺术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她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马新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