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文章:
用汗水擦亮广州迎接第十五届全运会的窗口
天河城管环卫工人说:“扫把虽小,扫出的是城市尊严”
池朝兴
2025年5月12日
当晨光微露,大多数人还在梦乡时,一群"95后"环卫青年已经开始了他们守护城市"门面"的工作。李威和蒲健,这两个名字或许不为大众所熟知,但他们用扫把丈量着城市的每一寸土地,用汗水擦亮着广州迎接第十五届全运会的窗口。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份职业的坚守,更是一种将平凡工作做到极致的尊严与骄傲。
城市环卫工作常被视为社会底层职业,但李威和蒲健们用行动重新定义了这份工作的价值。李威将负责片区的地图视为"游戏攻略",把基础功反复练习到"熟能生巧";蒲健则把《天河区环境卫生管理标准》熟记于心,被称为"行走的教科书"。他们不是简单地清扫垃圾,而是在进行一场精密的城市空间管理,用"绣花功夫"雕琢着城市的面貌。这种专业态度打破了人们对环卫工作的刻板印象,展现了当代青年劳动者对职业尊严的追求。
在台风"苏拉"过境后,李威带着团队在黄金一小时内清理了近4公里道路上的断枝碎枝;蒲健则带领团队通宵达旦,只为让马拉松赛道的路面"路见本色"。这些时刻,环卫工作已超越了简单的清洁范畴,成为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他们不仅是城市的"美容师",更是城市应急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危机时刻展现出惊人的组织能力和执行力。
两位年轻班长的工作方法体现了新一代劳动者的智慧。李威走访商户和居民区,制定让各方满意的"排班表";蒲健用手机保存商户前后对比照片,以实际效果说服商家配合工作。他们不再采用传统的单向管理方式,而是通过沟通、服务和示范,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城市共治关系。这种工作方式的转变,让环卫工作从"管"变成了"服务",从对抗走向了合作。
"扫把虽小,扫出的是城市尊严"——蒲健的这句话道出了环卫工作的深层意义。当咖啡馆店员注意到环卫工人连地砖接缝都会清理干净时,当火车站管委会送来感谢信时,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对个人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整个城市文明程度的肯定。一座城市的尊严,恰恰体现在它对最基础公共服务的重视程度上,体现在它对每一位劳动者的尊重上。
即将到来的全运会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次城市文明的集中展示。聚光灯或许不会对准这些默默工作的环卫工人,但正是他们用扫把扫出了城市的底色,用坚守筑牢了文明的根基。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贵的职业精神:无论工作多么平凡,只要用心做到极致,就能创造非凡的价值。
扫把虽小,却能扫出城市的尊严;工作虽平凡,却能成就不平凡的人生。当更多年轻人像李威和蒲健一样,以专业、创新和热忱投身基层工作,我们的城市必将焕发出更加动人的光彩。这或许就是"青春与城市双向奔赴"最生动的诠释。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