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镜泊湖:诗意栖居的梦幻之境
文:刘连成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听闻黑龙江镜泊湖之美,我毅然踏上这方土地,开启一段与自然相拥的梦幻之旅。
初临镜泊湖,眼前之景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瞬间将我俘获。“湖畔放眼美景收,山青水碧处处幽。”所言非虚,极目远眺,湖水如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广袤的大地之上,在阳光的轻抚下,闪烁着粼粼波光。四周青山环抱,郁郁葱葱的树木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绿衣,为镜泊湖增添了几分灵动与婉约。山峦连绵起伏,似是大地的脊梁,沉稳而坚毅,它们倒映在平静的湖面上,山与水相互交融,分不清哪是实景,哪是倒影,宛如仙境。
沿着湖边漫步,清风拂面,带着湖水的清凉与湿润,还夹杂着淡淡的花香与泥土的芬芳,那是大自然最纯粹的气息,沁人心脾。脚下的小径蜿蜒曲折,仿佛一条丝带,引领我深入这如诗的美景之中。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镜泊湖独特的韵味,它的美,不张扬,不做作,是一种浑然天成的静谧与优雅。湖水波澜不惊,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故而得名“镜泊湖”,这面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倒映着青山绿树,也倒映着世间万物的美好。
镜泊湖不仅有绝美的自然风光,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那些古老的故事,在岁月的长河中悠悠回响,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传说中,镜泊湖是红罗女的梳妆镜,红罗女的美丽与善良,如同镜泊湖的湖水一般,清澈见底,润泽心田。每一个传说,都是镜泊湖历史文化的沉淀,它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土地的记忆深处。漫步湖畔,仿佛能看到历史的光影在眼前交错,听到古人的欢声笑语在耳边回荡,这些传说,让镜泊湖不再仅仅是一片自然景观,更是一部生动的史书,记录着这片土地的过往。
“染遍青山满眼绿,小河流水野花香。”镜泊湖周边的景色同样令人陶醉。青山像是被大自然用最浓郁的绿色颜料尽情涂抹,那深浅不一的绿,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画卷。山间的小溪潺潺流淌,溪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的沙石和游动的小鱼。溪水撞击着石头,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宛如一首天然的乐章,在山谷间回荡。溪边的野花肆意绽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斑斓,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美丽。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一个世外桃源,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放松。
在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上,灵感如泉涌般袭来。即兴吟诗,仿佛是与大自然的一场对话,用文字描绘眼前的美景,抒发内心的感慨。“即兴吟诗多浪漫”,在镜泊湖的怀抱中,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自然的灵气,每一句诗都流淌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这里的浪漫,不仅在于如诗如画的风景,更在于那份能让人忘却一切烦恼,尽情与自然交融的心境。
黑龙江的暑温凉,更是为这次旅行增添了一抹别样的惬意。在炎炎夏日,能置身于如此清凉宜人的环境中,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没有酷热的侵袭,只有清爽的微风相伴,让人能够全身心地沉浸在镜泊湖的美景之中。这份清凉,如同镜泊湖的湖水一般,滋润着身心,让人留恋忘返。
我静静地站在湖边,凝视着眼前这最后的美景,心中满是不舍。这次镜泊湖之旅,是一场与自然的深情相拥,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作者简介】刘连成,网名苍山一树;退休公务员,中共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桑榆文学社副社长,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喜欢文学,多篇文学作品在省市报刊及全国网络平台发布。其主要作品:自传《哈拉巴山一棵草》;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沸腾的黑土地》《四平市农业合作化史》;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吉林·双辽农场场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