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遇见惊喜
文/沈五群
在十二生肖中,猴和鸡是配合默契的一组,美其名曰:申猴酉鸡。
我的妻子属猴,天性使然喜欢养鸡。她在养鸡过程中,不但旗开得胜收获满满,而且还遇见意外的惊喜。
那一年农历三月,大街上传来卖鸡仔的吆喝声:
“卖小鸡喽,卖……小……鸡!”
那抑扬顿挫的男高音 ,在大街上清脆悦耳,极富磁性。
喜欢养鸡的妻子,立马走上街头,含笑买来10只“叽叽”乱叫的小鸡仔。
瞧这憨态可掬的小鸡仔,尖尖的小嘴,细细的小腿,金黄色的羽毛漂亮极了,宛若一颗颗柔软膨化的小绒球,毛茸茸的玲珑可爱。
它们个个睁着圆溜溜的小眼睛,活蹦乱跳不停地叫着,不停地追逐嬉戏,宛若一群活泼的小精灵,格外逗人。
妻子喂养小鸡很在行。买回小鸡的当天晚上,她便抓两把小米放进碗里,用开水汆一下,然后晾在盘里备用。
第二天清早,她抓起一把晾好的小米,轻轻撒向喂小鸡的纸箱里。瞬间,小鸡们便抖擞精神争抢啄食,有趣的画面动人心弦。
小鸡仔的叫声,惊醒了熟睡的女儿。刚刚五岁的小宝贝,一边揉眼一边喊着妈妈,俨然像一只灵巧的小花猫,倏地翻身下床,一蹦三跳跑过来,亲昵地依偎着妈妈,喜滋滋观看小鸡啄米的精彩镜头。
从此以后,每天撒米喂鸡,便成了母女俩每天必做的“功课”。
见风就长的小鸡们,很快便长出了翅膀和尾巴。
由于我在企业上班,妻子便把家里家外的杂活儿,全都大包大揽起来。她因地制宜设计好鸡舍雏形,一手拿瓦刀抹泥,一手拿砖砌墙,很快便在后院的西墙下,建起一个通风向阳的新鸡舍。
我家后院的南厢,是一个石砌的猪圈。 北侧则是两间门窗破旧的老屋,里面堆放着一些乱七八糟的杂物。
小鸡仔们搬进“新家”,一个个兴奋的翅舞足蹈。自由自在的它们,任性在后院里追逐嬉闹。
闹腾够了,它们还用坚硬的小爪子,争先恐后在闲地上抓挠黄土,憨态可掬地眨巴着小眼睛,仔细寻觅蚁卵或小虫吃。
一只头上带黑点的小鸡仔,偶尔啄住了一条嫩红的小蚯蚓,立马引来了小伙伴们激烈的争抢。很快,这条可怜巴巴的小蚯蚓,便被疯狂的掠夺者碎尸数段,生吞腹中。
小鸡仔们闹腾累了,便各自卧在树荫下,静静地养精蓄锐。
为使小鸡仔们早日长大,妻子每天去地里采野菜,扔在院里让它们竞相啄食。
有时候,妻子还去种菜专业户的地头,捡一些掉落得新鲜菜叶,用菜刀剁碎后,掺上麸皮和玉米面,洒些清水搅拌一下,再倒进食槽里喂鸡。
转眼到了翌年春天,10只小鸡仔渐渐长大成鸡。其中两只已成为漂亮威武的大公鸡,每天清晨伸长脖子打鸣报晓。
其余八只小鸡仔,居然蜕变成姿态各异的黑麻鸡,红麻鸡和黄麻鸡。它们天天跟着两只大公鸡,不是在一起争抢觅食,就是在一起纵情嬉戏。
一天早晨,倏地从鸡舍里传来了“咯哒咯哒”的鸡叫声,我和妻子便循声来到后院。
妻子近前蹲下来,伸手从蛋窝里摸出一枚滚圆雪白的鸡蛋,顿时眉开眼笑。
很快,八只勤奋的母鸡,全都开始连续下蛋。
头几个月里,妻子每天准时收获八枚鸡蛋。
一晃进入伏天,按常规母鸡开始歇窝。每天的收蛋数量便明显减少,经验丰富的妻子自然不会在意。
又过了一段时间,妻子发现那只下蛋又大又勤的黄麻鸡,突然失踪不见,便去村里村外到处寻找。
一连找了好多天,天天都是失望而归。
后来,无奈的妻子便放弃寻找。不想20多天后,那只失踪的黄麻鸡,居然迈着矫健的步伐,眨巴着黑亮的小眼睛,昂首挺胸带领着一群活蹦乱跳的鸡宝宝,出人意料之外而凯旋归来。
原来,那只黄麻鸡在伏天歇窝时,悄然钻进后院老屋的旮旯里,把它日前“野”在那里的鸡蛋,全都扒拉到肚子底下,持续孵化了整整三周,终于孵出了一窝金黄可爱的小宝贝,带来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意外惊喜……
作者简介:沈五群,河北邢台人,现年71岁。原在企业和旅游局工作,现已退休。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著有《太行追梦》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