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苗鉴,勇毅前行》
“我看见千万个可爱的你,不回头向硝烟深处奔去,多少个青春背影消失在夜里,换来晨曦……”
正在玩耍的我,听着一遍遍在耳畔响起的音乐,内心多了几分疑惑。
我顺着声音看过去,妈妈正握着手机悄悄抹眼泪。
“妈妈,你咋哭啦?”我帮妈妈擦去眼泪,好奇地问。
妈妈哽噎着说:“我刚刚看到一个视频,咱们固原今天迎接一位烈士归乡,才24岁!” 我连忙接过手机,视频中一名武警战士正在将一个用五星红旗包裹着的骨灰盒郑重地递到另一名武警战士手上。前来送行的人们在路边搭起了挽联,大家静默致哀,悲痛迎接英雄回家。在悲鸣的车笛中,载着苗鉴烈士的灵车缓缓驶向固原市长城梁革命烈士陵园。
他,是一位烈士;他,是一位默默奉献的武警战士;他,更是一位值得学习的榜样。让我感到遗憾的是,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他,就像歌词里说的那样“黑白间你的笑容多清晰,你说你从来也不后悔把一生奉献给这片辽阔大地。”
之后,我从大人的讲述中了解了更多关于苗鉴烈士的故事。2024年8月2日的下午,苗鉴和战友们跑步途中听到了呼救声,立马跑过去查看情况。原来是一名工人在污水井中工作时,因吸入有害气体过多导致昏迷,不慎掉入污水中。大家立刻结成“人梯”下井救援,苗鉴毫不犹豫地搭在最下面。因为水里的工人已经失去了意识,为了让他脱离危险,苗鉴伸手抓住他的衣领奋力一提,工人在水中上下浮动的身体却让苗鉴失去了平衡,跌入污水中。此时的苗鉴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拼尽全力用身体将工人向上托举。最终,落水的工人被拉出水面,而苗鉴的生命在完成40秒的托举后永远的停在了24岁。
“英雄已长眠,精神永留存”。苗鉴烈士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把安全位置让给了战友,将生还希望留给了群众,用短暂而璀璨的40秒,完成了奋不顾身的英雄壮举。任何一个能够被称为英雄的人,一定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从苗鉴立志从军,到穿上梦寐以求的军装,再到成为一名狙击手,他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却从不轻言放弃,而是用成倍的努力一步步朝着“做最精锐部队的一员,做一个为保卫人民美好生活而存在的人”这个目标前进。在预备狙击手的训练中,苗鉴遇到了“拦路虎”——18米高的攀登索。他担心因为自身恐高的短板,被退回原单位,就专门盯着这个弱项拼命练习。降索练习第一个上,攀登训练多来几趟,凡是和高度沾边的训练科目,苗鉴都要主动给自己“加小灶”,直到站在攀登索的最高处也不再胆怯。为了成为最优秀的狙击手,练臂力,他枪一端就是半个钟头;练定力,他在枪管上摆上弹壳,一趴就是一上午;练眼力,他一颗一颗地数米粒,成百上千次穿针引线……所有的训练科目,苗鉴永远都是练得最狠也最认真的一个,他也成了战友们口中“干啥像啥,啥都干得好!”的“苗老兵”。
听着苗鉴烈士的故事,我明白了“托举”和“传承”的意义。我想用这首歌来和烈士告别:“我仰望你看过的星空,脚下大地已换了时空,你留在风中摇曳的那抹红,在心中心中。”此刻,我们虽然已经错位了时空,但一代又一代先辈们一直赓续的“托举”精神,将指引着我继续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