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义民
5月11日是母亲节。幸福家园群和快乐驿站群里的王贞民教授、张培民老师、张治民等老师,以极为朴实的文笔,对自己的母亲进行了深情地回忆和发自内心深处的赞美!还有山西大路老师、周永安老师、陈有强老师、徐铁鹏老师、李建岗老师、张忠信等老师的恰如其分的高度点评,使这个极其平凡的母亲节显得愈加有意义,让普天下慈善的母亲更加伟大!
妈妈,您永远活在儿女们的心里。5月15日,也就是明天,是我那慈祥、善良、勤劳、无私、要强的妈妈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20年来,妈妈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仿佛她老人家仍在关爱和护佑着她的子孙后代。
记得在六十年代初,正值困难时期,父亲出门去西安打工,家里剩下母亲和我们姊妹三个儿女,吃不饱,挨饥饿。我那时才五、六岁,什么也不懂,只知道吵着、闹着向妈妈要吃的。妈妈十分心疼儿女们,把她每天在食堂只准吃半斤的口粮也要省下一半给我们儿女们吃。从此,妈妈总是早上工,晚收工,多干活,为的是多挣点工分。时间长了,妈妈连饥饿带疲劳,累下了终身尚未痊愈的晕病。发病时,不敢睁眼,天旋地转,并且伴有恶心、呕吐。当时我们南赵医院的好医生陈医生来看诊时,也无可奈何,只是打两针:一针是止吐针,另一针是安静睡眠针。每一次晕病发作,总得六、七天才能慢慢好起来。多么要强的妈妈,为了儿女,总是这样战胜病魔,默默无闻,无怨无悔!
又记得在66年下半年,文革正值高潮,就读于孙吉中学的姐姐,突然回到家里。那天,妈妈的晕病又发作了,姐姐刚进家门,碰到父亲送陈医生出门。姐姐知道,又是妈妈的晕病发作了,三步并作两步,快速跑到妈妈身边,看见妈妈病疼的样子,哇的一声便哭了起来,我和妹妹也哭了……这时,父亲走进房里,说道:“你们哭什么,你妈是老毛病啦,睡上几天就好了,又不是礼拜天,你回来干嘛?”姐姐不语,只是不停地哭……这时,只见妈妈微微地半睁开眼睛,用尽全身力气,有气无力地说:“芳娃,你有什么事给你爸说呀。”姐姐便说开了:“学校里要组织学生串联,赴北京接受毛主席第八次,也是最后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百万红卫兵,您病成这样,我不去了。”立时,全屋子里鸦雀无声。还是妈妈以颤抖的声音发话了:“芳娃,去吧,多好的机会,还能见到毛主席,妈不要紧的,有你爸在哩,你就放心地去吧。”父亲也说:“你就去吧,机会难得。”我记得,那天,姐姐眼含伤心又无奈的泪水,与在门外已等了好久的几位同学依依不舍地出了家门。
一九七0年八月,十六岁的我,初中七年制学校刚毕业,生产队长便派我和另外几个社员赴杨董“治黄”工程干活。临走前,父亲给治黄指挥部分管生产的领导打了个招呼,说我年龄小,把我安排在大河边上的施工排,活比较轻松。不过,每月要有一礼拜的“高产日”,也就是下放第一线,一人一平车,从杨董深沟里拉石头至河边上,每车装载不能低于500斤,每天拉五趟,算一个全天日。记得我参加第一个高产日拉石头时,我鼓足力气,拼命奔跑,拉完五趟任务后,太阳快要落山了,我精疲力竭,拖着疲惫的身子,连晚饭也没吃便匆匆回到家里。妈妈一见我湿漉漉的头发上冒着热气,满脸通红,棉裤棉袄全湿透了,几乎都能拧下水来。妈妈心疼地不停地对父亲说:“看把咱娃累成啥了,明天不去治黄啦。”我执意要去,还说:“在治黄干活,虽然又苦又累,但人来人往,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晚饭时,妈妈给我做了我最爱吃的细细的、厚厚的炒菜连锅面,我心里觉得甜甜的、美滋滋的。家里有妈就是好哇!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由于我极度疲劳,晚上不到九点钟,我就进入了梦乡。深夜1点半,我起夜小便,朦朦胧胧地看见我那慈祥的妈妈眼含热泪,悄悄地在小煤油灯光下,手捧我那湿漉漉的棉裤棉袄在火炉子上翻来覆去地烤着。望着妈妈心疼儿子的身影,我哭了:“妈妈,都快2点了,别烤了,睡觉吧。”妈妈哽咽着说:“你睡吧,再一会儿就烤干了,明天你穿上就不会冰冷了……”妈妈对儿子这般无私的关爱和呵护,我是铭刻在心里的,是永远也忘不了的!
老天爷不公,在2001年,妈妈又患上了脑梗,手足麻木。一次在洗头时,不慎滑倒,大腿股骨头骨折。我们立马把她送到县医院,经骨科医生诊断,需要立即手术,开刀装钢板来固定。己75岁高龄的妈妈,身体如此脆弱,能经得起这么大的手术折腾吗?手术进行了3个小时,医生全震惊了,纷纷赞叹:老人大腿开了一尺多长的口子,虽然用了麻药,但妈妈一声未吭,紧咬牙关,泰然自若!多么坚强的女性!平日里,妈妈就教育儿女们,遇到任何困难和病魔,不必害怕,要勇敢地面对,坚强地挺住!
由于妈妈年龄偏高,骨质疏松,刚做好的手术不到一个月,钢板错位,股骨头又断裂了,无法下地走路,生活难以自理。从此,大小便都要让人帮忙。那时,父亲因患肺癌已于2002年去世了。妈妈只能和我们在小卖部(我在南赵街上开了个小卖部)生活。当时,我还没有退休,白天忙于公事,晚上陪着妈妈说说话到十点钟我才离开小卖部。一次晚上,给妈妈洗脚时,猛然感觉有水滴在我额头上,我迅速抬起头,原来是善良的妈妈满眼眶的泪水一滴一滴地滴在我的额头上。妈哭,我也哭,母子俩泣不成声。妈妈十分知趣,断断续续地说:“我不死,可把你们亏到几时……”“妈妈,您放心,有您儿子在,我天天晚上给您洗脚,我也心甘情愿,好着哩。您看咱村里有几个儿媳妇会愿意陪着婆婆一起生活呢?您好好的活,我们陪伴照顾您,再苦再累,我们也乐意。”
2005年5月15日,妈妈终因经不住各种病情的折磨,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9岁。
20年来,妈妈身上的点点滴滴,赢得了村民们的赞许!也深深地影响着我。妈妈是贤妻良母,是世界上最慈祥、最善良、最勤劳、最无私、最要强、最伟大的母亲!我们以此而骄傲!
妈妈,儿子想您了。今天,只有把妈妈的所做所为深印在心里,并付之于实际行动,才是对妈妈完美的纪念!但愿二老灵魂有知,在另一个世界里,幸福、安详吧!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