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钱这东西
文/青山依旧
钱,钱,钱——为钱奔波,为钱劳碌,为钱欢喜为钱愁。
“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会做推磨鬼。”钱这东西,终归算得上个东西,世人少有不爱钱的,
我亦俗人,同样会在钱眼里打转转,为几个小钱牵肠挂肚。
古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非君子,但并不认为随便什么钱都可以顺手拈来装入自己的腰包,故而始终遵循一个信条:是自己的,当仁不让;不是自己的,不贪不占。
我没有仰面看天的习惯,从不贪图天上突然间能落下一个“馅饼”;也一向很少留意脚下,不曾奢望眼前倏地会冒出一个“金元宝”来。
然而,今儿个,这钱竟然硬生生冲着我来了。
上午,陪做了白内障手术的妻子复查换药,我去了位于新兴顺德路口的爱尔眼科医院。天阴沉沉的,空气中弥漫着细密的雨丝,又赶上到处都在修路,一路拥堵,原本十多公里的路途变得格外漫长,走走停停,一个多小时的颠簸令我的心情如同灰暗的天空一般压抑。好在医生、护士态度很好,那亲切的笑容、温馨的话语如同一缕暖阳,渐渐驱散了我心头的阴霾。
复查结束时,刚好十点来钟。我走出医院大门,雨仍在淅淅沥沥地落着,我不得不留意脚下的水坑。这一看,不成想眼前一亮,一抹鲜艳的红色映入眼帘——积水的路面上,静静地躺着一叠百元大钞。那一刻,我内心深处不经意间涌动着一阵喜悦,想来当时的眼中也一定闪烁着惊喜的光芒。
我弯腰把钱捡起来,下意识地环顾四周,但见静悄悄的空无一人。就在我想要将钱揣入兜里的瞬间,动作却戛然而止,脑海里浮现出前天在医院内看到的一幕: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妇,佝偻着身子,满脸焦虑地站在大夫面前,不停地询问手术费用。老太太说,东挪西借才凑了 3100 元,要是钱不够,老伴的手术就不要做了。当时,我心里涌起一股冲动,欲上前问问他们还有多大的亏空,有心替他们垫付不足的钱,做一次仗义疏财的 “英雄”。可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沉默——素不相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
此刻,手持一叠大红的钞票,我心里犯起了嘀咕。如今盛行电子支付,仍在使用现金的大多是一些老年人,这钱该不会就是前天遇到的那对老夫妇丢的吧?老年人攒钱本就不容易,丢了这么多钱,该有多着急啊!
短暂考虑后,我心生一个愿望,那就是尽快找到失主。可这医院人来人往,该去哪儿找呢?我决定把钱交给院方,让他们帮一下忙,等待失主前来认领。于是,我又折返回医院大厅,找到值班护士,言明事情的经过。妻说应该点点数目,看看究竟是多少钱。我们当着护士的面仔细数了一遍,总共是 1015 元,10 张百元面值的红票,还有 1 张 10 元和 1 张 5 元的小票。护士接过钱,答应帮助寻找失主。我留了姓名和电话,这么做并非欲求什么回报,只是想等失主认领时告知一声,明白这钱最终的下落。
在回家的路上,妻说不该直接把钱交给护士,而应该留下电话让失主联系我们。她倒不是舍不得这钱,只是觉得人心不古,担心钱到不了失主手里。而在我来说,这钱尽管非偷非抢,但别人的钱攥在自己手里就如同一块烫手的山芋,现在交给了他人,于自己则是一种解脱,何况我相信那小护士不会昧下这钱。
回到小区,刚刚把车停下,手机铃声骤然响起,一个陌生的号码打了进来。我接了电话,对方说他就是失主,丢失的钱已经收到。言语间情绪十分激动,还再三表示感谢。失主自称姓杜,电话号码是:15028858178。我没有打问更多的信息,只要这钱能归给原主,也就放心了。
中午,与朋友在一起吃饭,聊起上午捡钱的事儿。有人笑我“迂”,说:“钱这东西无名无姓,到谁手里就是谁的。都啥年月了,你还在做‘雷锋’啊!”实话实说,从捡到钱到交给护士,不过是一瞬间的决定,当时我脑海里并没有想起雷锋的高大形象,作出这样的选择只是基于一种做人的“本分” —— 不属于自己的钱,绝不能据为己有。如果追溯这种 “本分” 的由来,或许与早年 “学雷锋” 的经历有关,但更直接的原因是幼年时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不贪不义之财,不沾别人一丝一毫的便宜——父母和祖母都是非常“本分”的人,他们的谆谆教诲在我灵魂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我的脑海中还铭记着这样一件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天,一位本家大娘在门前捡到两元钱,就是票面为“天涯海角”图案的那种绿色票子。她见人就打问是谁丢的,接连找了许多天,终于找到了丢钱的人。区区两元钱,拿到今天来说或许微不足道,但在那个困顿的年代,足足抵得上一个壮劳力十来天的工值。而我的这位大娘家境十分艰难,甚至连一点儿灯油钱都拿不出来,尽管如此,她也绝对不沾这两块钱的便宜。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
不沾别人的便宜——久而久之,这种“本分”成为了我人生的底线。早些年读高中时,有一次到食堂换饭票,事务处的老师一时疏忽多给了一叠黑票(红薯面饭票),整整4斤。在那个粮食短缺的年月,这4斤饭票能买20个2两重的饼子,足可以让我少挨几天的饥饿。刚发现时,我喜不自胜。可冷静下来后则如芒在背,见了同学都觉得跟做了贼似的。思虑再三,我还是把多出的饭票退了回去。这件事儿奠定了我为人处事的基础,即使后来多少有了点儿管钱管物的权力,我依旧守住了这不贪不占的“本分”。
不沾别人的便宜——我也一向教育孩子们恪守这种“”本分。三年前的一天,在育红读小学读书的小孙儿捡到一张百元的票子。是买零食解馋,还是交还失主?面对这意外之财,他也有过纠结。经过一番矛盾斗争,最终把钱交给了老师。大孙儿就这件事儿写了一篇短文——《弟弟拾到100元》,发表在了《牛城晚报》上。我相信,这件事儿一定会对兄弟俩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今,上天赐我以机会,让我有了一次拾金不昧的经历。这算不上什么高尚之举,更不可与雷锋的无私奉献相提并论,我充其量只是守住了做人的“本分”。更何况,于今天的我来说,虽算不上富裕,但这千元现金并不比当年的4斤饭票分量更重。倘若把这钱据为己有,坚守多年的“本分”将被玷污,那种良心的谴责会令我恐惧与不安。
又有人对我说:“地面上的钱是不能随意捡的,说不定是坏人设的圈套。”我一向不以恶意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更不相信光天化日之下会中了“招儿”。但我也始终相信这么一个道理:不贪便宜吃不了大亏,只要守住不贪占便宜的“本分”,不吞“诱饵”,就不会轻易落入恶人挖下的陷阱。
钱,钱,钱——是财富,也是诱惑;能给人带来幸福,也能腐蚀一个人的灵魂。谈钱,论钱,追求钱,这本身都不为过,但切不可贪图哪些不属于自己的、来路不正的钱。说到底,还是那句老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嗨,钱这东西,还真难说得清它究竟算是个什么东西!
2025.05.09
作者简介:青山依旧,本名郝永渠,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人,大学学历,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协会员,邢台市作协会员,信都区作协副主席,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原邢台县浆水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