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动坪山”:唤醒非遗文化的璀璨之旅
文/张艺
在时代的长河中,传统文化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坪山麒麟舞,这一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客家文化精髓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宝石,镶嵌在深圳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是深圳文化基因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然而,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浪潮中,传统文化的传播之路略显崎岖,面临着传播渠道狭窄、与大众生活渐行渐远等困境。
为了重燃坪山麒麟舞的生机与活力,让这一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新的光彩,“麒动坪山”系列活动如同一束希望之光,照亮了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道路。
五一的假期,本就是欢乐与热闹的代名词。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光武堂麒麟队积极参与的“四海一家大巡游”活动,宛如一场盛大的文化狂欢。他们宛如文化的使者,带着坪山麒麟舞的独特魅力,走进了熙熙攘攘的地铁,穿梭在繁华的商圈,漫步在宽敞的大道。那灵动的身姿、激昂的锣鼓声,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的空间局限,让都市中忙碌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与非遗文化来了一场亲密邂逅。光武堂麒麟队用自己的行动,以非遗为桥梁,搭建起了传统文化与大众沟通的纽带,让坪山麒麟舞成为深圳文化基因的生动诠释,吸引着更多人的目光,唤起了人们对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关注与热爱。
5月3日,由坪山光武堂麒麟协会主办的麒麟文化营圆满落下帷幕。这一天,仿佛是一场文化的盛宴,吸引着众多麒麟文化爱好者和青少年踊跃参与,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麒麟文化讲座,在坪山戏剧公社龙马社嘉孚随图书馆悄然拉开序幕。传承人们如同故事的讲述者,将坪山麒麟舞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娓娓道来。从明末清初的山西五台山竹林寺,到跟随客家人南迁的漫漫征程,再到民国时期在坪山落地生根,每一个细节都仿佛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珍珠,串联起坪山麒麟舞的发展脉络。它在螳螂拳功法基础上,依据农耕文化的四季生活和劳作习惯创编而成,融合南北两派麒麟之长,外呈刚劲、庄严、细腻、灵活的风格特点,内合儒道两家周易阴阳八卦五行运行原理,讲究内外兼修。学员们如同穿越时空的旅行者,沉浸在这古老文化的深厚魅力之中,深刻体会到中华传统麒麟信仰与客家文化的紧密融合。
麒麟演艺专场,在长守戏剧谷舞台上演。现场的气氛,如同被点燃的火焰,热烈而澎湃。在激昂的锣鼓声中,坪山光武堂麒麟队宛如灵动的精灵,将麒麟舞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伴随着闹锣调、七星调等音乐曲调,生动演绎乡村十二个时节的生产生活场景。麒麟时而腾空跃起,如蛟龙得水,气势磅礴,仿佛要冲破云霄;时而低首含笑,憨态可掬,尽显灵动之态,让人忍俊不禁。精彩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让大家近距离领略到麒麟舞的无穷魅力,感受到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生命力。
麒麟舞技艺教学环节,省级非遗坪山麒麟舞团队光武堂麒麟队的专业老师亲自指导。学员们从基本功、丁字阴阳步等基础学起,虽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挑战,但那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他们的热情丝毫未减。传承人细致入微地讲解和示范,从基本步伐、手势,到复杂的套路组合,让学员们逐渐领悟到麒麟舞的精髓。参与文化营的青少年们更是热情高涨,积极学习,一招一式有模有样,努力展现出麒麟舞的神韵。通过亲身体验,学员们不仅学到了麒麟舞的技艺,更深刻感受到了这一传统艺术的魅力和内涵,为麒麟舞的传承发展培养了潜在的新生力量。
传统武术体验环节,更是让学员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传统武术作为麒麟舞的基础,与麒麟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员们在体验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进一步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麒动坪山”系列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精心的筹备。坪山光武堂麒麟协会牵头,集结了一批专业的麒麟舞传承人、文化专家、活动策划人员以及志愿者团队,共同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支持。活动规划精心细致,从活动流程、内容安排、场地布置到人员分工,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反复推敲。宣传推广更是多渠道进行,社交媒体、线下海报、新闻媒体合作等方式齐头并进,广泛宣传活动信息,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关注和参与。同时,与相关单位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为活动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活动执行过程中,光武堂麒麟队严格按照巡游路线和时间安排,在地铁、商圈和大道等场所进行了精彩的巡游表演。队员们身着鲜艳的麒麟舞服饰,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将麒麟舞的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巡游过程中,与市民和游客进行了互动交流,发放了宣传资料,让大家更加了解坪山麒麟舞的文化内涵。麒麟文化营活动也按照预定流程有序进行,注重学员的体验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活动内容,确保学员们能够充分参与到各项活动中,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后期总结阶段,对项目的各项活动进行全面评估。收集学员、市民和游客的反馈意见,分析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力。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了解到活动的参与人数、传播范围、社会反响等情况,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项目开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梳理出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为今后的非遗文化传承活动提供借鉴。并且,对活动过程中的照片、视频、文字资料等进行整理和归档,建立项目资料库,为后续的宣传和文化研究提供素材。
“麒动坪山”系列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文化传播与影响力提升方面,通过五一“四海一家大巡游”活动和麒麟文化营活动的开展,坪山麒麟舞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推广。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的关注和参与,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了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次五一巡游活动,增强了市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许多参与者表示,通过参与活动,对坪山麒麟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愿意积极支持和参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为深圳市唯一受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坪山麒麟舞在今年五月将参加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进一步提升了坪山区域文化的影响力。此外,通过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肯綮科技的合作,将传统麒麟舞与运动感知系统、自学运动增强AI算法等外骨骼核心技术相结合,探索技术赋能非遗发展的新路径,为坪山麒麟舞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人才培养与传承发展方面,麒麟文化营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参与,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了解麒麟舞的平台。通过专业的教学和指导,一批青少年对麒麟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掌握了基本的技艺和方法,为坪山麒麟舞的传承发展培养了潜在的新生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参与麒麟文化营活动的许多青少年表示,愿意继续深入学习麒麟舞,为传承非遗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活动邀请了坪山光武堂麒麟队的专业传承人和资深艺人参与教学和表演,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通过与学员的互动和交流,传承人们的教学经验和水平得到了提升,同时也激发了他们传承和发展麒麟舞的热情和责任感。此外,活动还吸引了一些文化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关注和参与,为传承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合作与创新模式探索方面,项目开展过程中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同时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政企合作,整合了各方资源,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与肯綮科技的合作,将传统麒麟舞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技术赋能非遗发展的新路径。活动积极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模式,将运动感知系统、自学运动增强AI算法等外骨骼核心技术应用于麒麟舞的表演和教学中,提升了麒麟舞的艺术表现力和教学效果。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其他传统文化项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借鉴。同时,与高校、社区、文化机构等建立了多方联动合作机制,共同开展非遗文化传承推广活动。通过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例如,联合高校运用科技手段创新表达,多维度扩大麒麟舞的影响力;通过文化进社区、校园等活动,让更多市民和学生了解和接触麒麟舞。
在社会效益与经济发展方面,项目的开展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了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五一“四海一家大巡游”活动和麒麟文化营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的参与,为他们的节假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坪山麒麟舞作为区域文化名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通过举办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坪山的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了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游客们在欣赏麒麟舞表演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收入。活动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通过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展望未来,“麒动坪山”系列活动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举办类似的文化活动,不断探索创新传承方式,让麒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持续开展文化活动,定期举办麒麟舞表演、文化讲座、技艺培训等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参与。结合不同的节日和主题,推出特色活动,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青少年的培养力度,为麒麟舞的传承发展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强与学校、培训机构的合作,开设麒麟舞相关课程和培训班,培养一批具有扎实技艺和创新能力的后备人才。深化合作与创新,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积极探索文化与科技、旅游、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创新传承模式和发展路径,为非遗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拓展传播渠道,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和技术手段,拓展传播渠道,提升坪山麒麟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平台,广泛传播麒麟舞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麒动坪山”系列活动,就像一场唤醒非遗文化的旅程。我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不断努力,为坪山麒麟舞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古老的文化艺术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