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叨叨令】劳动偶得
——翠柳
夸夸咱老刘开荒种地身杆硬,
夸夸咱老谢栽林植柏豪情劲。
为咱那梯田叠翠春犁竞,
为咱那乐园流锦诗囊迸。
好个快活也么哥!
好个快活也么哥!
续写咱千秋青山绿水叨叨令。
赏析:
《正宫·叨叨令》作为元代散曲经典体式,此作在继承传统韵律的同时,巧妙融入乡村振兴的时代主题,形成三重艺术突破。
一、筋骨:劳动意象的立体构建
开篇"身杆硬""豪情劲"以筋骨之力与精神之韧双线并置,老刘躬耕之姿如青铜雕塑般凝固劳动伟力,"春犁竞"三字更以动态犁铧破开叠翠梯田,将千年农耕文明与现代农业竞赛巧妙缝合。曲中人物筋骨既承载着《诗经·七月》的农事基因,又焕发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强音。
二、气韵:声律美学的当代表达
严格遵循"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元曲格律,"硬-劲-竞-迸"四仄韵如夯土机般夯实节奏,复沓的"也么哥"感叹则似山间回响,形成劳动号子般的声效场域。特别值得玩味的是"诗囊迸"的意象创新,将传统文人的锦囊觅句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文化爆破,使"叨叨令"的古调迸发出新时代的裂帛之音。
三、神采:生态智慧的曲体转译
结句"千秋青山绿水叨叨令"完成三重转喻:青山为琴,绿水作弦,劳动者以锄为笔在天地间谱写永恒乐章。这种"生态-艺术-劳动"的三位一体,既暗合《文心雕龙》"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的创作论,更将山水林田的生态治理转化为可吟可诵的艺术文本,使小令体裁真正成为记录生态文明建设的活态史诗。
此作在七行五十六字间,完成从个体筋骨到民族脊梁的精神跃升,使古典曲牌焕发出为山河立传、为时代铸魂的新生命,堪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一篇好的作品。

主播简介:玉华,河北怀来人,退休教师。爱孩子,喜诵读,好旅游。用声音传递真善美,担任多家平台主播和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播讲的长篇小说《南阳月季》《北京的雪》《大同的风》《信与爱》《赫哲密码》等作品入驻喜马拉雅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