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组诗
作者:刘伙力
朗诵:功夫小子 桑叶 风清扬 钟瑞 宁静致远 佳缘 难得糊涂 宁静 家明清风 弘华 老马 平常心 东山老兵 五彩云霞
西风 竹子 善待自己 冬雪
(一)《母亲的记忆 金黄的棒子面》
刘伙力
关于母亲的记忆
过了好多年
脑海里还是总存留着点点滴滴
也许这就是思念
也许这就是人生经历过的经历
也许,,,,,,
总而言之
伴随一生,挥都挥之不去
童年的回忆
是老屋长长的土炕
童年的回忆
在腌咸菜的大缸里
童年的回忆
是金黄金黄的棒子面
童年的回忆
是妈妈用那双勤劳的手
维系着我们一大家子的生计
粗糙的棒子面
在妈妈的手里好像没了脾气
它变成了黄金塔
被放进铁锅上竹子编的笼屉
塔坐上还要留一个大大的孔
蒸熟以后
饭桌上的窝窝头
和切成丝的芥菜疙瘩成为了兄弟
粗面也可以细作
妈妈在棒子面里加点豆粉
揭开锅盖的时候死面就会萱起
手捧着添加了豆香的窝头
到了现在早已成了回味无穷的稀奇
粗糙的棒子面
在妈妈的手里好像没了脾气
一大盆黄酱拌的卞萝卜馅放在桌上
些许的油渣被搅拌在馅里
记得金黄的棒子面烫一下还会听话
皮薄馅大
香喷喷的菜团子
是小的时候妈妈最拿手的手艺
直到现在
妈妈的味道仍是我人生最近的距离
粗糙的棒子面
在妈妈的手里好像没了脾气
灶台的大锅里开水滚烫
在手里来回颠倒
妈妈把不听话的棒子面贴在锅壁
柴锅贴饼子非常讲究
热度不够
棒子面会溜进柴锅的水里变成稀泥
长条炕上沉睡的我们
被烤焦贴饼子嘎奔儿的香气熏醒
是谁又专门偷吃了嘎奔儿
直到现在也是一个解不开的迷
因为那时家里兄弟姊妹太多
忙于家务的妈妈做不到事无巨细
但看见没了嘎奔儿的贴饼子也会叨唠两句
说偷吃贴饼子嘎奔儿是没脸没皮
过了好多好多年
棒子面成了煮熟的玉米
黏的,甜的,在早市聚齐
玉米面早已不是生活的主食
但提出棒子面里的故事
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硬着头皮
母亲为儿女历尽千辛万苦
想想过去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人生忘什么都不能忘了本
我把对母亲的思念写在母亲节的前夕
愿天下所有父母幸福安康
愿天下所有儿女
不要忘记母亲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岁月有痕
金黄的棒子面
那是我终生难忘的思绪
2025年5月5日
(二)《妈妈的顶针儿》
作者:刘伙力
在我的记忆里
妈妈的手上
既没有过金银
也没带过翡翠
陪她半生的顶针儿
在我的印象里却弥足珍贵
印象中
那是一只铝制的顶针
每到冬季来临之前
妈妈都会用它给我们
缝制厚厚的棉衣
一针一针绗着过冬的棉被
长长的土炕
妈拿着木尺丈量着布料
椭圆的大白块
在布料上横竖不一地描绘
然后亲自动手裁剪缝制
顶针顶出的针尖
透过厚厚的棉絮
千针万线之后
暖了我们全身,驼了妈妈的后背
印象中
妈妈带着那支顶针儿
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纳鞋底昏花了两眼也从不喊累
还记着
妈妈半盘腿坐在炕上
大号的钢针在头皮上蹭上一蹭
粗线密密缝,每年要缝制
夏天晾晒蓬松后的好几条棉被
那时候
朦胧的我们没有那么懂事
不懂得问妈妈累不累
也不知道
让她先歇一会,然后再喝点热水
又到了清明时节
思念自己的母亲
略带神伤的同时把自己责备
妈妈在世的时候
用手上无价的顶针
装饰了人生,无怨无悔
可作为儿女
为什么没有趁母亲健在
为她买上一个戒指
让她发自内心舒坦地美美
人的一生
或多或少都会有些遗憾
就让泪水化成纷纷的细雨可我知道
妈妈不希望我们
因为过了时的(合)愧疚再去伤悲
(三)《妈妈盘的算盘扣》
作者:刘伙力
人的一生
免不了回忆过去
那是一种思念
那是一种怀旧
那是一种铭记
有些事情
印在脑海里你赶都赶不走
在我的印象里
不仅有妈妈手上戴的顶针
亲手做的针线活
最难忘的
还有棉袄上妈妈精心盘制的算盘扣
长长的土炕上
妈妈为孩子们缝制过冬的棉袄
裁剪完的布料铺上棉絮
还要仔细检查棉絮铺的是薄是厚
带上老花镜开始缝制
那行行均匀笔直的针脚好不清秀
牵完了领襟,再熨平袖口
妈妈用裁剪衣料剩下的碎布头
开始精心制作起漂亮的算盘扣
碎布条在妈妈手里成了宝贝
棉线在嘴里润湿
再用手抿上两下
眯上两眼穿进细小的针孔
不一会的功夫
被密密缝制的布头
就变成了根根布绳任妈妈左右
量好尺寸从中间穿扭成结
那种匠心精神精益求精滴水不漏
把没安纽扣的棉袄放在炕头
丈量对应尺寸,对称加以标注
妈妈把纽盘和纽扣缝在棉袄两边
不敢一丝马虎
那精致别样的高雅
堪比江南绣娘精心绣出的苏绣
一件精致的中式棉袄
在妈妈的辛勤工作中成就
穿在身上试上一试
妈妈盘的算盘疙瘩
不偏不倚堂堂正正地把扣眼穿透
现如今
看着商场里漂亮的唐装
看着扭结松紧不一的算盘扣
回想起妈妈亲手做的粗布棉袄
内心充满惋惜,内心充满愧疚
不知有多少人还记得妈妈的故事
不知有多少人还把曾经的记忆保留
曾经的曾经已变成了奢望
再也穿不上妈妈做的棉袄
好想再系一回妈妈亲手缝制的算盘扣
又到了母亲节
对妈妈的思念不知不觉又涌上了心头
(四)《娘亲》
作者:刘伙力
奶奶今年已七十有八,在姑姑和爸爸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守寡。因爸妈生活在城外的农村,而且生了我们三个秃小子家里负担太大,所以奶奶把我们带大后,就被姑姑接到了城内条件好很多自己的家。
奶奶一辈子虽然吃了许多苦,但身子骨却硬朗着哪。住在城里的姑姑家,虽离城外的我家并不是很远,可这五六公里的路,对于一个近八十的老人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么多年奶奶经常会不打招呼,走着到我们家,说是坐公交晕车,但说秃噜时会跟我们说,人这一辈子有钱要省着花。
和爸妈住前后院的我们,奶奶来的时候都会聚到爸妈家,听奶奶和爸妈唠着家常,有时还会和我们说说笑话,一大家子团团圆圆好不热闹。逢年过节,奶奶还会让我们陪她和爸爸喝上两盅,住下的时候会催我们先给姑姑家打个电话,免得他们惦记着。
奶奶就爸爸这么一个儿子,而且从小又跟着自己吃了好多苦。不仅如此,姑姑大学毕业留在了城里,在家务农的却是自己的儿子,所以这么多年奶奶一直对爸爸疼爱有加。
去年夏天的一场雨过后,因路面湿滑,一不小心爸爸一跤摔坏了右胯,到医院治疗后,在床上休养的爸爸嘱咐我们:别告诉奶奶,主要是怕她跟着着急,毕竟奶奶已经快八十岁了。
我们平时都忙于工作,老二、老三也还没有成家,所以照顾爸爸的任务就交给了妈妈。爸爸的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有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动手不愿意麻烦别人,而且家里还有队里分的自留地需要妈妈看管,又赶上去年是一个闷热难耐的酷夏,翻身不便的爸爸身上竟长了褥疮才告诉我的妈妈。妈妈和我说了此事我非常内疚,就和单位告了假在家伺候爸爸。
记得是一个周末,奶奶突然来了电话,问爸爸为什么好多天没打电话给她,可能是我在电话里说话有些支支吾吾,没想到当天午后,奶奶竟让表弟开车把她送到了我家,而且也不说晕车了。一进门,看到了自己的儿子躺在了炕上,老太太就急红了眼,看着站立不安的妈妈嘴里唠叨着,我就知道这几天我右眼皮子跳个不停家里一定有事,这么大的事你们也不和我吱一声。爸爸急忙打圆场,说没事过几天就好了,可爸爸是奶奶的心头肉啊!
奶奶走到床边,非要查看爸爸的伤情,爸爸拼命地拉着毛巾被,奶奶吼道:我是你妈你有什么可难为情的?一下子把毛巾被翻了个。一见到爸爸身上长了褥疮奶奶的火气更大了,说来也巧正赶上周末我们三人都在家,她冲着我们发怒了。
我从小把你爸爸带大,吃了那么多苦都没舍得让他受这种委屈,可他养了你们哥仨,你们却让他受这么大的罪,你们的良心都喂狗吃了?接下来更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印象中从来没打过我们的奶奶,竟意想不到的扇了我们哥仨每个人一个大嘴巴子,并冲着妈妈吼道:这就是你教育出来的好儿子?此时的爸爸惊呆了,他愣怔怔地靠在床上看着自己的妈妈。
奶奶的一个狠狠的嘴巴一下子把我打醒了,内心里更崇拜起了娘亲的伟大。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妇女,不仅靠自己的双手把儿女养大,连车票都不舍得花却供孩子上学,娶妻生子,盖起了房子,无论孩子多大她都愿把他护在自己的翅膀底下精心地呵护他。从那天起,奶奶不走了她要亲自伺候自己的儿子。每天很早奶奶就起来为自己的儿子上药,不仅如此,还要早中晚每天三次,用热水为自己的儿子擦洗和热敷伤口周围。
每次为爸爸换药的时候,奶奶的嘴里都在嘟囔着什么,有时候声音大些也经意让我们听到几句。他和爸爸说:养了一群儿子还不如养活一个闺女,否则不会让你受这么大罪。气大的时候还会把我的妈妈带上,说儿媳妇不会疼自己的儿子。在奶奶的精心照料下,爸爸的伤口愈合很快,奶奶的唠叨也越来越少了。
一晃立秋到了,爸爸的身体完全好了,奶奶嚷嚷着要回姑姑家。我说开车去送她,可她仍旧不让,说是自己慢慢活动活动。临行前奶奶冲着我说:你是家里的老大,而且都娶了媳妇,要替我照管好你的爸妈,看着奶奶的一脸严肃,我满口答应了她。
奶奶的背影让我潸然泪下,内心又一次感受到了娘亲的伟大。已经近八十岁的年龄本该享享清福,却又一次照看了自己的儿子和教育了已成家立业的孙子。娘亲的恩重如山是我们一生都难以报答,趁父母还健在,让我们多回家看一看自己的爸爸妈妈吧。
(五)《母亲的委屈》
(写在又一个母亲节的前夜)
刘伙力
过了好多年
骨子里留存了一个画面
只要有一点办法
都不会去向别人“舍脸”
那是妈妈为我们所受的委屈
下定决心
一辈子也不会让妈妈的委屈重演
妈妈的委屈
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为了那艰难的日子
母亲没少为了我们“舍脸”
大到穿衣吃饭
小到柴米油盐
为了一条红领巾也要拆借
那只是屈指可数的两毛三分钱
一大堆半大小子
没有一个地方不需要钱
可偏偏赶上那个特殊年代
一夜之间被打倒
父亲从一个手艺人
变成了整日里面朝黄土背朝天
家里没有了起码的生活保障
但坚强的妈妈从不当着我们抱怨
从此
妈妈过上了东拼西借的生活
从此我们开始看人家的白眼
从此妈妈的脸上多了天气预报
一看她的脸色
就知道粗布口袋里没了棒子面
没有粮票,更没有钱
生活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妈妈出去和别人“舍脸”
妈妈的委屈
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过了好多年
内心仍不能释怀对妈妈的亏欠
童年的场景历历在目
时不时的会在自己的眼前浮现
到了吃饭的时候
妈妈总是默默地坐在一边
问她为何不吃
他总是告诉我们自己刚吃完
不懂事的我们总是信以为真
其实
她是把饥饿留给了自己
希望一堆苦命的孩子各个康健
妈妈的委屈
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为了能把我们养活
她变卖了祖上的坛坛罐罐
那可是娘家陪送给她的嫁妆
青釉,红彩
一件件都是值得留存的古玩
换回来的钱解决着我们的温饱
谁能知道
妈妈内心对那些老物件的留恋
这就是母亲纯真的爱
这就是母爱无私的奉献
这就是母亲伟大的人生
世上只有妈妈好
为了自己的儿女长大成人
她受了多少委屈都无悔无怨
每每想起这些
泪水都会模糊我的双眼
它指引了我人生的轨迹
直到如今都在积极向善
也许贫穷是一笔财富
在妈妈的委屈中我学会了隐忍
也许贫穷是一笔财富
因为有了宽阔的心胸
才能在困难面前学会笑对明天
过了好多年
骨子里留存了一个画面
只要有一点办法
都不会去向别人“舍脸”
那是妈妈为我们所受的委屈
下定决心
一辈子也不会让妈妈的委屈重演
2025年5月10日
《母亲的记忆 金黄的棒子面》作者/刘伙力
朗诵/功夫小子 桑叶 风清扬 钟瑞
《妈妈的顶针儿》作者/刘伙力 朗诵/宁静致远 佳缘
《妈妈盘的算盘扣》作者/刘伙力 朗诵/难得糊涂 宁静
《娘亲》作者/刘伙力 朗诵/家明清风 弘华 老马 平常心 东山老兵 五彩云霞
《母亲的委屈》作者/刘伙力 朗诵/西风 竹籽 善待自己 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