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岩丘波峰
杨盛龙
有人概括神州自然风景的典型代表:张家界的山,九寨沟的水,桂林的山水。南方的山水妩媚灵秀,很具诱惑力,往北游览阿尔山熔岩丘何尝不是明智的选择!
阿尔山熔岩丘可算是最年轻最“低端”的山丘吧?我和W旅游到到阿尔山,行走在石塘林木板步道,一眼望去好多座熔岩丘,就像江中的波峰,一波又一波。遥想火山爆发当年,岩浆飞流,大地翻腾,岩溶丘一波波鼓起,波峰浪谷,波涌相连。一座熔岩丘直径十几米,高五六米,鼓凸的岩包,尖尖的穹顶。火山爆发时地下的岩浆和气流冲击地壳,遇水而鼓凸起一个个石头泡,形成圆圆的熔岩构造,像刚揭开锅的馒头。
遥想那时,地层下涌起多么强劲的气流,多么强烈的岩浆奔突啊!热烈,滚烫,激情澎湃。
这会儿的一座座熔岩丘就像刚鼓凸起来,掀开热浪,迸发着热烈,看起来似乎很柔软。我们用眼光的巨掌将一座座熔岩丘按揉抚摸。一只巨掌抓握,满满的一握。
游客中有人突发奇想,这一条山岗鼓凸起两座熔岩丘,是女性还是男性的啊?
如果是男性,鼓凸起两座乳峰有什么用处?有人幽默道:用以区分正反面啊。
看山水风景也如同阅文章读女人,看风景必得奇峰凸起,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乘飞机坐汽车总喜欢选在靠窗座位,以便看风景,经过山区,崇山峻岭峰峦叠嶂看不够,越看越兴奋;越过平原,便昏昏欲睡,那一马平川,一点弯拐平仄都没有,一点起伏跌宕也没有,当地居民怎么找得到自家所在啊!人们每说到不怎么耐看的女人,就说飞机场……云云。
这熔岩丘,可望而不可及啊!有人接近过吗?零距离接触过吗?是温润柔软的还是坚硬的?
一位外国游客说:怎么能随便接近呢?我们那里的熔岩丘都是用玻璃罩专门保护起来的。
他们全国只有两座熔岩丘,物以稀为贵,哪里像我们这里这么多座啊!
我们去接近过一次,我们上去过一座岩山包,那是一座似像非像熔岩丘的岩山包,那是鼓凸起老高的日光岩。是在火山激情喷发之前或者之后从海水中鼓凸出来的吗?那是熔岩喷发的时刻,岩石鼓凸的瞬间,岩流凝固的永恒吗?日光岩同大海抢高下,与大地夺突兀,与日头争光耀。那日光岩上游客壅积高峰时的景象只能远观,只能远远地揣摩,看那岩峰上游客点点,多么像乳峰上的汗珠,日光晒得人汗流满面,岩石的肌肤上汗流满面。大老远眺望,看日光岩,听鼓浪屿,用镜头照射,用眼光抚摸。
夜幕降临,我们投影在日光岩顶,看厦门岛及鼓浪屿万家灯火,数渔火点点,听海涛鼓浪,感受星星眨眼。日光岩膨化,鼓凸起来。日光岩是轻柔温润的葡萄美酒,质地细腻的酒泉玉,玲珑剔透的美色夜光杯。日光岩撑开轻轻薄纱,高高挺立。日光岩温润如玉,日光岩球体在夜雾蒙蒙中凸起。鼓浪屿长藤瀑山石,削肩向夜空,纤纤素手,细腰傍云,海浪拍裙边。很不情愿地离开夜幕下的日光岩,两两杂沓,脚步将石级敲击得闷响。黝黑的海面似一眼望不到边,远处的夜景渐渐隐去,感受脚下日光岩的悸动颤抖。
要不,我们去九寨沟看水吧。到了那里才感受到,不是看水是看人。住在景区大门口外的酒店,天尚未亮明就听到窗外人声鼎沸,打开窗子看到,路上熙熙攘攘,门口似在过兵。我感叹:九寨无战事。拥挤着进入景区大门,人们乱纷纷拥挤着抢上摆渡车。被摆渡车卸货似的卸载在一个它认为游人相对较少的位置,人挨人,人挤人,真是寸步难行。就像儿时被挤在大人们拥挤的浪堆里,从人们的肩头、腋间看戏似的偷窥水景,极其缓慢地移步,比踏着任何悠扬的舞步还慢的步履移步到又一个景点。梦幻般的水池、瀑布,花团锦簇似的五花海、箭竹海。疲惫地坐在一条长椅上歇脚,抽样数点过往男女游客。数了多次,我概括出,到九寨沟的游客,七成是女人,三成是男人。有关于游客性别及旅游目的的分析数据称,那三成男人中有两点九几成是陪同女人的。我这是第二次到九寨沟,上一次是当那百分之零点零几的,这一次是陪同爱人来的。到以水名世的九寨沟,没能亲密接触到水,就是看人来的,数人来的。
看水还是到长江三峡吧。登上大游轮,经过大半天巡游,进入夜间航行。夜渐深,听江波暗暗流响,感受浪花在船尾翻腾。坐在游轮顶层甲板上的游客三三两两散去,只剩下我俩坐在一条长椅上。两岸群山都沉沉睡去,偶尔见到岸边人家,灯光暗淡。说一些沿途观感,上行小三峡的潺潺流水,两旁的岩壁如削,白帝城也像这游轮,一座水中孤岛孤悬在水上,高高的城门,长长的栏杆,两人沿着长廊走了一圈,又回到原地。孤独的留影,悠悠地怅望,高耸的夔门,遥远的故事。坐在长椅上,望头顶夜空,瞭长长峡江,似坐在长岛,仿佛是船不走,山在行。
改坐快艇,这就大不相同了。快艇不大,游客不多,座椅紧贴着水波。橘红的救生衣穿在身上,似乎就在水中浮游了。转头看快艇后面,浪花翻腾,水花飞溅,就像喷气式飞机在蓝天上划出的白雾。快艇加速,感受到船体如同腾空,有时竟像飞机遇到气流时的颠簸,明显感受到快艇从一个波峰腾空飞到另一个波峰。如同腾空的感觉真好,彷佛觉得快艇像是从一座熔岩丘飞到另一座熔岩丘。这可不是刚揭开锅的大馒头,而是水做的骨肉涌起的波峰,两峰间的波谷都被忽略了吗?我们飞跃,我们跨越,我们大“V”起双臂双手,向着长天大声呼喊。
有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这么说来,这快艇下的波峰浪谷就是一个女人体了。两个隆起的圆状物给快艇以及快艇上的人带来百感交集的内心体验,波峰的高耸及富有弹性使人惊喜交加。

作者 杨盛龙,湘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在文艺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学报、《散文》《中华散文》《美文》《华夏散文》《中国散文家》等发表作品约两千篇,《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文库1949~1999》《中国散文大系》《读者》等选载,出版散文集《西湘记忆》《二酉散简》《杨柳依依》《心心相依——中华56个民族散记》等二十多种,《中国当代文学史》等十多种文学史著专节专题评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