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题材长篇小说 靠山屯的知青们
(上部)
作者:老革
第二章 集体户的男知青
王队长随同社员们刚刚走出生产队的大院,他似乎觉得有哪些不对劲,便很快又折返回来。当他来到生产队的东下屋,推开门进到里屋,看到炕上躺着的六名男知青还在呼呼地大睡时,便高声喊道:“都快起来,生产队的大钟早已敲过多时了,太阳都晒屁股了,集体户的女知青都出工了,你们男知青咋还在睡早觉?”随后,用手扒拉睡在炕头的一名男知青,并趴在他的耳旁喊到:“刘户长,快醒醒,社员们都出工了。”就见那名男知青扑棱一下,睡眼惺忪的从被窝里爬起来,揉揉眼睛定睛一瞧,原来是王队长站在他的跟前。经王队长在屋里这一喊不要紧,睡在炕上的另外5名男知青也同时被惊醒。看着王队长站在炕边,大家都深感不好意思。
这时,睡在炕头的那位知青刘户长边穿衣服边说:“大家赶紧起来,抓紧时间穿衣服。”同时又对王队长抿嘴一笑:“老户长实在对不起,昨天我们睡得太晚了。”然后转身又对一位知青说:“老六章子建,今天是你的做饭日,快起来生火做饭。”此时王队长瞅瞅这几位知青,笑笑后,又摇摇头,心理在琢磨,这些知青娃们自从来农村后从未睡过懒觉,今天这是咋的啦?
功夫不大,知青们都已穿好衣服,在王队长的带领下走出知青宿舍。
这批知青是1968年10月下旬,从省城来靠山屯插队落户的。因他们是全大队接收的第一批知青,对此,刘家堡大队党总支部书记兼革委会主任刘琳非常重视。考虑到靠山屯生产队,在全大队来说,是比较富裕的生产队,所以把这批知青安排在靠山屯。
其实,刘家堡子大队共有十一个生产队,靠山屯生产队是大队所属的第一生产队。但人们按习惯,依然叫靠山屯生产队。
为进一步落实县革委会下发的,《关于加强知识青年在农村生活和政治方面的若干规定》的文件精神,对这些知青要从生活上去体贴和帮助,在政治上要去关心和指导他们。为此,经刘家堡子大队革委会提议,并委派王德有队长担当集体户的老户长。
靠山屯集体户的知青们,都是1966年初中毕业生(俗称老三届)。那名男知青是集体户的户长,叫刘铁。此人身高在180公分左右,由于在家时经常锻炼有关,他的身体肌肉长得特别丰满,浑身好像有股使不完的劲。虽然都是同班同学,但刘铁是1948年末出生的属鼠,其他男女知青都是1950年出生的属虎。
刘铁的父亲和母亲曾是市里某科研所的研究员。1957年他父亲被错划为右派,解除干部职务后,被下放到一家工厂当工人。随后他母亲也被调出科研所,安排在市里的一所中学,任数学教师。刘铁在家是独生子。
虽然刘铁的家庭出身有问题,但自从上中学后,他努力发奋学习,学习成绩始终是班级的前几名。他本人在班级里面人缘特好,下乡前,刘铁在班里就是班长。刘铁还是一位讲义气、重感情、好打抱不平的人,班里无论哪个同学被外班同学欺负,他都会挺身而出,所以在班级同学中威望极高。
当初成立集体户时,大家一致推选刘铁任户长。由于刘铁岁数比他们都大,所以男女知青们都习惯称他铁哥,其他男知青则按生日大小顺序来排列。
集体户男知青们的家,相距都不算远。文革开始后,在家闲着无事,他们6个人经常聚集在一起,来刘铁家学习摔跤、举杠铃,有时晚了,就吃住在刘铁家,时间一长,他们相处的如同亲兄弟一般。
自从下乡后,他们都非常支持刘铁在集体户的工作。互相间也从未红过脸,而且在刘铁的带领下,集体户的知青们在生产队的出勤率都很高,那么今天一早为啥都没有听见生产队的钟声?这事还要从昨天说起。
(未完待续)
请您继续关注知青题材长篇小说《靠山屯的知青们》上部 第三章 俩知青上县城
【作者简介:张文革(笔名老革)、老三届知青、原建筑公司退休干部。现为长春市朝阳区作家协会、长春作家协会、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虽已到古稀之年,但始终不渝地酷爱文学,以“在文字里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安度晚年”为人生宗旨,用笔墨书写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